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17018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 应用化学1002班 )摘 要:两面针是组分相当复杂的体系,其有效成分是其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而现代中药两面针的发展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这一复杂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天然药物中提出分离出单体并发展成新药或为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是中药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提取分离基础上,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型技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关键词: 两面针; 有效成分; 提取; 分离 两面针药材性味辛、苦、微温,小毒,具有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等作用,其中生物碱为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作用。两面针有效成分的提取和

2、分离对于其有效的机理、降低毒性、提高疗效、改进剂型、控制生产质量以及新药开发均有重要意义。有效成分提取的过程就是将溶剂渗入细胞内,将存于细胞内容物中的生物碱、糖类、苷类、酮类等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剂中,随着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而扩散至细胞外,直至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多次输入新的溶剂,而将大部分有效成分溶出。传统提取方法存在溶剂使用量大、提取效率不高、周期长、劳动力耗费多、有效成分损失多等缺点,而一些新技术方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传统经典的提取分离方法及新兴技术进行阐述。1 传统提取分离方法1.1 煎煮法 煎煮法是使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传统提取方法,通过对药材进行加热

3、煮沸而提取有效成分,但是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损失较大,不适于挥发性成分和易被加热破坏的成分,提取前宜用冷水浸泡60min以上,具体煎煮的时间和粉碎的粒径依据要两面针本身的质地、硬度、成分等情况而定。1.2 渗漉法在工业上,两面针药膏的提取方法有浸泡、回流、渗漉提取等方法,其中以渗漉和回流提取法为主。渗漉提取使用的溶剂很多,如水、乙醇、甲醇、丙酮等,但多以乙醇为主要的提取溶剂。在渗漉提取的过程中,所用的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和渗漉体积流量等对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的影响很大。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的提取条件,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差别很大。当乙醇体积分数为95%、浸泡时间为72 h、渗漉体积流量为

4、3.9 mL /m in时,两面针提取液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率最高为0.74% ;当乙醇体积分数为50%、浸泡时间为24 h、渗漉速度为1.3 mL /m in时,两面针提取液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率最低,为0.031%。1.3 回流法 两面针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为:先将药材粉碎成粗粉,以体积分数60%乙醇5-1盐酸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各次溶剂量分别为6,5和4倍,回流时间分别为1,0.5和0.5,总生物碱提取率为94.7%。有文献采用甲醇加盐酸索氏提取法测定两面针药材。生物碱含量,但经实验发现,回流法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比索氏提取法高。以体分数60%乙醇为溶剂按本工艺提取,总生物碱提取率为6

5、8.29%。回流工艺加酸于提取溶剂中进行回流提取,总生物碱提取率提高20%以上。该结果表明,两面针药材使用加酸加热回流法比加热回流提取工艺所得到的氯化两面针碱提取率要高得多。两面针药材的两种不同回流提取工艺方法提取方法溶剂乙醇加热回流75%乙醇溶液乙醇加酸加热回流75%乙醇溶液加 0 3%盐酸溶液2 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技术2.1 硅胶柱层析取两面针药材,用95 %乙醇温浸提取,减压回收乙醇得稠浸膏,此浸膏用2 %盐酸水溶液反复搅溶,直至酸液呈微弱的生物碱反应为止,酸水液过滤,合并,用2 %NaOH液碱化至pH910 ,用氯仿萃取,回收氯仿得总碱(60 g) ,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方法,得到化

6、合物。具体可以查阅两面针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樊洁等。2.2 D001AM树脂及D-101大孔树脂提取分离取 D001AM 树脂 ,加入回流提取的氯化两面针碱,在 25环境下中进行搅拌吸附 24 h,吸附饱和后,树脂用去离子水进行除杂,去离子水的用量为 8BV。树脂晾干后先用 4%NaHCO3-25%EtOH 溶液进行解吸附,解吸附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树脂至流出液为中性后,晾干再加入 3.0 mol/L HCl-70%EtOH 溶液进行解吸附;解吸附剂的用量为树脂体积的20倍,分4次进行解吸附,每次5.0 BV,搅拌 5h 后滤出解吸附溶液,合并 4 次得到的滤液。解吸附液分别离心(3

7、000r/min),可得到母液和沉淀。用 D001AM 树脂提取分离氯化两面针碱的得率为 0.023%,氯化两面针生物碱提取率是44.65%。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两面针总生物碱的工艺中以体积分数60%乙醇5-1盐酸提取液上D-101大孔树脂柱,流出液回收乙醇至,再上D-101大孔树脂柱,其流出液再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上D-101大孔树脂柱,分别用体积分数95%,80%和50%乙醇洗脱。产品总生物碱质量分数为18.07%27.67%。将醇提液上大孔树脂柱进行乙醇体积分数梯度吸附,克服了醇提液一次性回收乙醇后出现大量沉淀、水难溶沉淀、容易堵柱等缺点,在富集总生物碱的同时还实现了把各成分按极性大小初步分

8、离的目的。但该方法流程较长。2.3 阳离子树脂分离纯化 两面针总生物碱的提取可用醋酸水溶液对两面针乙醇浸膏进行萃取,得到的酸水溶液再用氯仿萃取,回收氯仿,经纯化处理得两面针总生物碱。此法氯仿对环境污染较大,也对工作人员健康不利。另外,也有用大孔吸附树脂对两面针中总生物碱进行分离,通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终产品总生物碱的纯度为33.25%,含量比较低。离子交换树脂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在选择优化条件下实验,Ls006型阳离子树脂对两面针中的氯化两面针碱选择性吸附,而且得到的产品经简单分离就可达到较高的纯度。每g Ls006阳离子树脂对两面针总生物碱最大吸附量为32.90 mg

9、,解吸率为94.78%,总生物碱保留率为47.17%,结晶产品以氯化两面针碱计含量达89.07%,得率大于50%。2.4 酶工程技术(酶解法辅助浸渍提取)酶提取是利用酶反应的高度特异性、条件温和等优势,应用适当的酶(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降解细胞成分,破坏细胞壁及间质造成的传质阻力。酶解提取两面针的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与底物质量比均为 1250,4 倍量 pH 5 缓冲液,室温( 30 ) 下酶解 30 min; 最佳浸渍提取工艺为以 12,4,3 倍量 60% 乙醇溶液 ( 盐酸质量浓度 5 gL 1) 室温下浸渍 3 次,每次 2 h,总生物碱提取率 85. 22% 。酶法提取所表现

10、出的明显优势是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使得药效成分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高选择性地转化,增强了有效成分的活性,是将有效成分最大限度提取出的方法之一,优选的工艺简单高效、节能环保,具有广阔前景。2.5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能力强、密度大、粘度低、传值系数大等特征, 作为溶媒用于中药材的提取具有诸多优势。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CO2) 两面针根挥发油,萃取釜压力 25 MPa,温度 47 ,分离釜 1 压力 7 MPa,分离釜 2 压力 5 MPa,釜 1 和釜 2 温度均为室温,萃取时间 3 5 h( 静态时间1 h,动态时间 2 5 h) ,流速20 L / h。用无水硫酸钠

11、干燥后得淡黄色油状物。相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方法,超临界萃取可在室温下进行,防止高热敏性成分被氧化或分解,其密闭系统可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提取效率高、无残留。2.6 超声提取技术超声波能增强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和频率,使坚硬的植物细胞壁发生破碎,提高溶剂穿透能力,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在提取两面针总碱时,超声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相比较,具有省时、节能、提出率高的等优点。通过实验可得出超声提取两面针总碱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频率为100 kHz,超声处理0. 5 h,以75%乙醇为溶剂。2.8 其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是将

12、药品及溶剂进行微波处理,微波辐射是高频电磁波,穿透介质到达细胞内部,细胞内极性分子吸收辐射能量后经分子偶极的调整转动产生热效应,温度迅速上升,压力增大后发生破裂,同时微波产生的电磁场加速萃取组分的扩散。两面针的含水量高能使其内部迅速升温,达到萃取时间短、效率高、溶剂需要量少、能耗低的目的。除上述运用较广的几项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外,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提取分离两面针中的有效成分。如膜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分子蒸馏,高速逆流色谱等等。3 结束语两面针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很多,应根据目标产物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适当的提取分离方法。参考文献:【1】 赵强。新型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13、 技术研发,2012。【2】 刘绍华, 覃青云, 唐献兰,等。渗漉法提取两面针活性成分工艺的研究, 中草药,2006, 37(3):373375.【3】 陆世惠, 龙盛京。从两面针中提取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西北药学杂志, 2012, 27(6):514516.【4】 陆世惠, 邓凤云, 卢红梅,等。酶解法辅助浸渍提取两面针中总生物碱的工艺优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23):4345.【5】 李定祥, 闵知大。 两面针中生物碱的分离, 中国天然药物, 2004, 2(5):285288.【6】 卢凌春, 方琳乔, 龙盛京。阳离子树脂分离纯化两面针中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西北

14、药学杂志, 2010, 25(1):1719.【7】 江邦和, 胡晓忠, 邬行彦。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1, 17(4):379384。【8】 陆世惠, 龙盛京。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两面针总生物碱,西北药学杂志, 2013, 28(1):79。【9】 樊 洁, 李海霞, 王炳义,等。两面针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 2013, 30(2):100105.【10】 周劲帆, 覃富景, 冯 洁,等。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两面针根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012, 21(11):56.【11】 覃兰芳, 赖茂祥, 梁 威 。RP H

15、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 广西科学,2006,13 (4):297 299。【12】 莫肖云, 黄丽秀, 田芳年,等。超声波提取两面针中的总碱, 2009, 28(5):5859。【13】 黄晓燕, 黄光伟, 覃青云,等。两面针两种不同提取工艺方法氯化两面针碱含量的比较,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11, 21(5):2123。【14】 吕洁, 卢晓慧, 黄韵然,等。两面针提取工艺研究,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 27(2):133136。【15】 雷欣潮, 刘华钢, 赖茂祥,等。正交实验法优选两面针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1, 22(10):24942495.【16】 方琳乔。 两面针中两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及离子树脂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2011硕士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