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16705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1-9-28 11:20:13截止提交时间:2011-12-1 23:59:59“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模板培训期间,学员需按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具体要求及模板如下:要求: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0”分。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注意事项:1请将模版复制下来,然后在word中进行编辑,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完成后再网上提交。为了保证辅导老师能清楚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的附件形式上传。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模板:基本信

2、息课题背影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作者及工作单位罗群才 东兴市江平中学教材分析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这种亲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此文在新教材语文版编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记叙性散文的特点。因为新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的编辑思想是根据文学样式编排。第一单元即记叙性散文,所选课文特点都有一条明显的线索,其中第一课背影以特定情景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第二课永久的悔以“红的”、“黄的”、“白的”为线索,第三课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

3、索,第四课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为线索。显然,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求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内容,进而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所蕴涵的情感。2、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作细致描写,在朴实的叙述和描写中充溢着浓浓的亲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亲情、孝道,是十分有教益的。3、第一单元选文的意图注意到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到一些散文,对现代散文有所了解,学习本文及这单元的其他课文,意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散文视野,提高其阅读品位,丰富其阅读积累。学情分析我所教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体为自主学习能力差,语言文字基础、

4、语言感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为做到“因材施教”,我设计“阅读尝试”问题,着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鉴于背影这篇文章写作年代离今天比较久远,而且反映的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老年知识分子的情感,较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的领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在课堂上不要过于求全。但是,亲情和孝道对于学生不应该是陌生的,课文中所蕴涵这样的思想感情,教学中理应引导学生感悟。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准确认读课后“字词积累”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3、把握特定情景中最感人的细节的叙事线索,学习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作细致描写

5、的地方。4、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流露的父子情深,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和默读能力。2、品味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把握特定情景中最感人的细节的叙事线索,学习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作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味儿子对父亲的真情挚爱,从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做一个有孝心的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

6、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走近作者三、朗读训练四、积累字词五、阅读尝试练习六、拓展延伸七、课堂小结八、布置作业播放滕格尔歌曲父亲和我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作者行踪简图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出示词语思考讨论: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3、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找出那些句子来读一读。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从结构上看,课文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4、四次写背影中,哪次写得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5、文中几次写流泪?什么原因使作者流泪满面的?提问:这节课对你有什

7、么启发?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领悟“父疼子,子爱父”的主题收集关键信息听后分角色练习朗读注音、理解含义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听教师总结仿写自己父(母)的背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补充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感情上融入文中意图落实词汇1、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个大体上的了解。2、意图把握全文感情基调,明确惨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3、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背影”的探寻上,抓住叙事线索、描写的焦点,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形容词、动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如何进行细致描写。5、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感情线索,体会父子情深意图激发学生体谅父母的情

8、感,学会感动,学会爱。意图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认识在学习本文写作特色的基础进上行随笔练习板书设计背 影 朱自清惦记背影 (思念父亲)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惜别背影 (父子分手)再现背影 (别后怀念)父子情深(父疼,子爱父)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按如下提纲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1、掌握词语(课后要求积累的词语)。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3、抓住贯穿文章的主线和感情线索。4、仿照课文写法,用200300字写出自己父(母)的背影。教学反思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寓朴实的语言中蕴涵刻骨铭心的亲情。因此,我将教学定位在体味“父子情”上。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1、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和源泉,更是

9、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关键。我在设计课的时候采用了以“境”导趣和以“情”激趣的方法,努力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配以音乐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在欣赏歌曲和听朗读的过程时,那朴实生动、低沉哀愁、饱含深情的语调刻画父亲步履蹒跚地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犹如电影画面般,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体验到人世间那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深。2、抓住背影。通过感知背影品析背影研讨背影领悟“背影”这样的思路预设教学环节。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视为贯穿文章的主线。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讨论式,并融入学生的听读、朗读,让学生感情上融入文中。3、分析流泪。课文四次写到的“我”流泪,也可视为文章的感情线索,从四次流泪入手解读课文,抓住这一条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在“阅读尝试”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师生互动不够紧密,时间把握不够紧凑,就成拖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