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16586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散控制系统课设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学院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2012 - 2013 年度第 1 学期)名 称: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 题 目:工业以太网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分析院 系: 动力工程系 班 级: 自动化09K1 学 号: 091912010120 学生姓名: 隋晓东 指导教师: 李大中 设计周数: 1 成 绩: 日期:2013 年1月17日 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任 务 书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

2、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方案的要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二、主要内容1每个学生依据个人情况选择课程设计题目;2分散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与安全可靠性措施综述;3分散控制系统工程应用方案设计分析;4现场总线技术发展应用综述;5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设计分析;6分散控制系统差错、容错控制技术设计分析;7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功能应用综述;8现场控制站工程应用控制方案设计分析;8SOE、事故追忆技术分析综述;9分散控制系统接地系统设计与可靠性分析;10分散控制系统电源安全供电系统配置方案综述。三、进

3、度计划序号设计内容完成时间备注1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2013年1月14日2文献资料的学习根据所选题目进行方案设计2013年1月15日3与指导教师讨论设计内容、修改设计方案2013年1月16日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2013年1月17日5课程设计答辩2013年1月18日四、设计成果要求1针对所选题目的国内外应用发展概述;2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以及综述、分析等;3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以及参考文献;4要求设计报告规范完整按照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标准格式撰写。五、考核方式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如下:1课程设计报告;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

4、表现;3答辩时回答问题情况。成绩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学生姓名:隋晓东指导教师:李大中2013年 1月 17日一、引言工业以太网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以太网技术,在技术上与商用以太网(即IEEE 802.3标准)兼容。产品设计时,在材质的选用、产品的强度、适用性以及实时性、可互操作性、可靠性、抗干扰性、本质安全性等方面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 Ethernet过去被认为是一种“非确定性”的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是为IT领域应用而开发的,在工业控制领域只能得到有限应用,这是由于: (1)Etherne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协议采用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

5、MA/CD)方式,当网络负荷较重时,网络的确定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2)Ethernet所用的接插件、集线器、交换机和电缆等是为办公室应用而设计的,不符合工业现场恶劣环境要求; (3)在工厂环境中,Ethernet抗干扰(EMI)性能较差,若用于危险场合,以太网不具备本质安全性能; (4)Ether-net不能通过信号线向现场设备供电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广,Ethernet传输速率的提高和Ethernet交换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在工业以太网中正在迅速得到解决。以太网技术由于具有成本低、通信速率和带宽高、兼容性好、软硬件资源丰富、广泛的技术支持基础和强大的持续发展潜

6、力等诸多优点,在过程控制领域的管理层已被广泛应用。事实证明,通过一些实时通信增强措施及工业应用高可靠性网络的设计和实施,以太网可以满足工业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及工业现场环境要求,并可直接向下延伸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的通信。二、工业以太网相关介绍2.1 工业以太网简介工业以太网一般是指在技术上与商业以太网(即IEEE802.3标准)兼容,但在产品设计时,材质的选用、产品的强度、适用性以及实时性等方面能够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也就是满足环境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安装方便等要求的以太网。以太网是按IEEE802.3标准的规定,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CSMA/CD)对共享媒体进行访问的一种局

7、域网。其协议对应于ISO/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以太网的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采用总线型或星型拓扑结构,传输速率为10Mbps, 100Mbps, 1000Mbps或更高。在办公和商业领域,以太网是最常用的通信网络,近几年来,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太网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它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下一代自动化设备的标志性技术,是改造传统工业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点方向。国内对工业以太网络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交通、建材、楼宇管理、现代农业等领域和许多新规划建设的项目中都

8、需要工业以太网络技术的支持。以太网是当今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技术,具有价格低、多种传输介质可选、高速度、易于组网应用等诸多优点,而且其运行经验最为丰富,拥有大量安装维护人员,是一种理想的工业通信网络。首先,基于TCP/IP的以太网是一种开放式通信网络,不同厂商的设备很容易互联。这种特性非常适合于解决控制系统中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和互操作等问题;其次,低成本、易于组网是以太网的优势。以太网网卡价格低廉,以太网与计算机、服务器等接口十分方便。以太网技术人员多,可以降低企业培训维护成本;第三,以太网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提供足够的带宽。而且以太网资源共享能力强,利用以太网作为现场的总线,很容

9、易将I/O数据连接到信息系统中,数据很容易以实时方式与信息系统上的资源、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共享;第四,以太网易与Internet连接。在任何城市、任何地方甚至都可以利用电话线通过Internet对企业生产进行监视控制;另外,以太网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受到了广泛的技术支持。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支持以太网的应用开发,有多种开发工具可供选择。2.2 工业以太网的构成一个典型的工业以太网络环境,有以下三类网络器件: 网络部件 连接部件: FC 快速连接插座 ELS(工业以太网电气交换机) ESM(工业以太网电气交换机) SM(工业以太网光纤交换机) MC TP11(工业以太网光纤电气转换

10、模块) 通信介质:普通双绞线,工业屏蔽双绞线和光纤,工业以太网使用的电缆有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多模或单模光缆。10Mbps的速率对双绞线没有过高的要求,而在100Mbps速率下,推荐使用五类或超五类线。光纤链接时需要一对,常用的多模光纤波长为62.5/125m或50/125m。与多模光纤的内芯相比,单模光纤的内芯很细,只有10m左右。通常,10Mbps使用多模光纤,100Mbps下,单模、多模光纤都适用。 2.3 工业以太网协议由于商用计算机普遍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不能适应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现场设备之间的以太网要求,所以必须在以太网和TCP/IP协议的基础上,建立完整有效的

11、通信服务模型,制定有效的以太网服务机制,协调好工业现场控制系统中实时与非实时信息的传输,形成被广泛接受的应用层协议,也就是所谓的工业以太网协议。目前已经制定的工业以太网协议有MODBUS/TCP、ProfiNet、Ethernet/IP、HSE等。(1) 法国施奈德公司推出透明工厂的战略使其成为工业以太网应用的坚决倡导者,该公司于1999年公布了MODBUS/TCP协议。MODBUS/TCP协议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将MODBUS帧嵌入TCP帧中。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方式,每一个呼叫都要求一个应答。这种呼叫/应答的机制与MODBUS的主从机制相互配合,使交换式以太网具有很高的确定性。利用TCP/I

12、P协议,通过网页的形式可以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并且利用网络浏览器就可以查看企业网内部的设备运行情况。施奈德公司已经为MODBUS注册了502端口,这样就可以将实时数据嵌入到网页中,通过在设备中嵌入Web服务器,就可以将Web浏览器作为设备的操作终端。(2) 德国西门子公司于2001年发布其工业Ethernet的规范,称为ProfiNet。该规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基于组件的对象模型(COM)的分布式自动化系统;规定了ProfiNet现场总线和标准以太网之间开放透明通信;提供了一个独立于制造商,包括设备层和系统层的模型。ProfiNet的基础是组件技术,在ProfiNet中,每一个设备都被看成

13、是一个具有COM接口的自动化设备,同类设备都具有相同的COM接口。在系统中可以通过调用COM接口来调用设备功能。组件对象模型使不同制造商遵循同一个原则创建的组件之间可以混合使用,简化了编程。每一个智能设备都有一个标准组件,智能设备的功能通过对组件进行特定的编程来实现。同类设备具有相同的内置组件,对外提供相同的COM接口。为不同设备的厂家之间提供了良好的互换性和互操作性。(3) 美国罗克韦尔公司于2000年分布工业Ethernet规范,称为Ethernet/IP。Ethernet/IP是一种工业网络标准,它很好地采用了当前应用广泛的以太网通信芯片以及物理媒体。IP代表Industrial Pro

14、tocol, 以此来与普通的以太网进行区别。它是将传统的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现场层的一种有效方法,允许工业现场设备交换实时性强的数据。Ethernet/IP模型由IEEE802.3标准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以太网TCP/IP协议和控制与信息协议CIP三部分组成。CIP是一个端到端的面向对象并提供了工业设备和高级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协议,CIP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传输同I/O设备相联系的面向控制的数据,二是传输同其它被控系统相关的信息,如组态、参数设置和诊断等。CIP协议规范主要由对象模型、通用对象库、设备行规、电子数据表、信息管理等组成。基金会现场总线FF于2000年分布工业Ethernet规范,称为

15、HSE。HSE是以太网协议IEEE802.3、TCP/IP协议族和FF H1的结合体。FF现场总线基金会将HSE定位于实现控制网络与Ethernet的集成。由HSE连接设备将H1网段信息传输到以太网的主干网上,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互连网送到主控室,并进一步送到企业的ERP和管理系统。操作员可以在主控室直接使用网络浏览器查看现场运行情况,现场设备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控制信息。2.4 工业以太网的特点 虽然脱胎于Intranet、Internet等类型的信息网络,但是工业以太网是面向生产过程,对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有很高的要求。既有与信息网络相同的特点,也有自己不同于信息网络的显著特点: (1)工业以太网是一个网络控制系统,实时性要求高,网络传输要有确定性。 (2)整个企业网络按功能可分为处于管理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