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165832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2)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3)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4)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1)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2)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 (3)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1)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2)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 (3)

2、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本课安排依据: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新世纪,世界各国相互依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交往的可能大大增加。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必要进行浅显的国际交往的教育。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交往,必须跨越彼此之间的文化鸿沟。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彼此的差异,必须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个概略的了解。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学生与外国文化的距离拉近了。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甚至迷失自我;也可能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还可能在

3、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产生沟通困难。这些都有必要给学生以恰当的引导,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具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的主要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课时安排:本课需三课时,第一框1课时,第二框2课时。教学方法:通过搜集资料、材料交流、课堂讨论等方法,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教学重点: “丰富多彩的文化”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开放胸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一框 世界文化之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价

4、值观目标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3、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教学重点: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用1课时授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

5、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村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不断扩展的交往中,了解外国的文化、风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成为当代“地球村”村民必备的基本素养。请同学们来领略下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世界文化!二、讲授新课板书框题:(一)丰富多彩的文化(板书)1、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及风俗(1)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一:节日文化说一说: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它们是怎么来的?在这些节日中,有哪些传统食品?大屏幕显示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中国传统节日,节日活动或节日食品等)(2)外国传统节日文化及标志活动二:议一议 说一说大屏幕显示世界风光掠影想

6、一想:你知道这些景观的名称吗?这些景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象征? 这些国家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小结: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当然,同样的节日由于受到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而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活动三:说一说,评一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能说说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吗?(附表在后)国家文化标志理 由 代表人物1代表人物2理 由中国英国美国教师总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

7、的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而同时正是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本民文化推向了世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花园。板书(二)和谐的文化乐章1、文化有差异性 活动四:比一比“谁最棒”!大屏幕显示:(见教材P58页)(1)看谁译的好: 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英语“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 go upstairs”(“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把“无风不起浪”。译成英语“where there is fire , there is smoke ” (“有火的地方就有烟”)想一想: 古诗和成语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

8、么? 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认为呢?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教师总结:面对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一种是沟通。前者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后者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的交流、相互学习。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如果全球化就是变成大家都讲一种语言,只允许一种文化存在,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它就会像一个百花园变成了只有一种花卉存在,很单调乏味的、缺乏色彩感的花园。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不

9、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的局面。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之与其,天下大同”。 2、文化背景不同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活动五:假如是我,会怎么办 大屏幕展示:材料1:女儿回家,看见妈妈正要拿放在高处的东西。 女儿说:妈,我来拿吧!妈妈说:(a)不用了,谢谢。 (b)好,谢谢。(c)好吧,你来拿 请你选择:(1)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妈妈会如何说? (2)我们中国人的妈妈会如何说?为什么?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选C。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是 应该的,自然的,无需客

10、气说谢谢。)材料2:一位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学穿的很漂亮,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同学很纳闷儿:“衣服明明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同学是不是比较虚伪?”。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选C。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是 应该的,自然的,无需客气说谢谢。)想一想:得到别人的称赞,你认为哪一种回答更加得体?你更习惯于那种回答?为什么? 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对此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这说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对此,我们既要尊重本民

11、族的文化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教师总结: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今天,世界的发展更趋于多元化,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活动六:请你欣赏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 大屏幕展示:二泉映月、命运交响曲音乐。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

12、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命运交响曲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里,“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它会蹒跚,它会欢呼。短短的分钟里,描写了个人的孤独感和人类世界的冲突。 中国的二胡经典名曲二泉映月和外国的钢琴名曲命运是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虽然风格和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各有其美,同样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和称赞。因此,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活动七:相关链接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展示大屏幕展示:2003年,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审定“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对遗产,从任其自生自灭或小范围的自发性保护,到全球化的协作保护,从对“有形”遗产的保护,到对“无形”遗产的保护,表明人类对文化遗产的全面尊重,标志着人类认识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纵向来说,人们更加敬重前辈的创造;从横向来说, 人类改变了由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的简单认识,代之以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自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共有31项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列入名录的遗产数量已居世界第三位。还有100多个项目正在申报,是目前申报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黄龙自然景区年被联合

14、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又被列入“绿色环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大屏幕展示: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云南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1987年列入,明清故宫:1987年列入, 敦煌莫高窟:1987年列入,秦始皇陵墓1987年列入, 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1987年列入。一共有21项。 我国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于2001年5月被列入);古琴(于2003年11月被列入)。教师总结:面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坚持为我所用、博采众长的原则,全盘排斥和全盘收取都是错误的,而是要在批评中继承,加强沟通了解,尊重双方的文化价值,应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三、板书设计: 1、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及风俗板书: (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世界文化之旅 1、文化有差异性 (二)和谐的文化乐章 2、文化背景不同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 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四、课堂小结:五、课堂练习(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