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16132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择、宫”等10个生字。学习“都、作、乘、笼”四个多音字。3.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的。4.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教学重点】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比如:(“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自然段)指名说出关键语句。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利用这个方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2)了解课文内容,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2)多音字作zu(作坊) 乘shng(千乘之国)作zu(作业) 乘chng(乘法)都d(首都) 笼lng(笼子)都du(全都 )笼lng(笼罩)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这幅画

3、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名扬中外: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比喻名声很大。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 作坊: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三、介绍作者、整体感知1、简介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北宋画家。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2、整体感知内容。这幅画里张择端

4、都画了些什么呢,找出有关的段落。 四、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完成表格。2、完成表格:名称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内容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画的历史八九百年的历史存放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价值名扬中外(二)整体感知第二部分,第二-四自然段1、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张择端在这幅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2、你从哪儿知道的?用“-”画出关键句子,小组内交流.3、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的。(小组内交流)4、指导朗读:读出对张择端的敬佩。(三)学习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2、出示第五自然段: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3、这段是在介绍它的历史价值。许多专家就是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北宋时期的许多风俗民情、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这是清明上河图宝贵的历史价值。因为这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它成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五、 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物: 人物众多 街市: 可热闹了 艺术价值 桥北头: 细节传神 名扬中外 八九百年历史 历史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