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1578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范本(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挖机操作 安全技术交底表施工企业: 编号:工程名称工 种挖机操作施工部位土方工程交底时间交底内容:1、遵守施工现场的一般性安全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禁止酒后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赤脚、光膊进入施工现场;2、挖机司机必须先到项目部实名制登记,经过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且考试合格,且持有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3、严格执行项目部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及相关工艺流程. 4、挖掘作业的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挖掘作业的施工机械,每班作业前必须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进铲不得过深,提升不得过猛.6、机械挖掘作业

2、时,应有专人指挥,穿反光背心,防止机械伤人或坠土伤人;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7、挖掘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现场的电缆、管线等走向;杜绝挖破电缆、管线现象的发生;8、挖掘作业时,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9、在施工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工,待符合作业安全条件时,方可继续施工: (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土体有可能坍塌; (2)地面冒水冒浆,机械陷车,或因雨水机械在坡道上打滑; (3)遇大雨、雷电、浓雾等恶劣天气; (4)施工标志及防护设施被损坏; (5)工作面安全净空不足

3、.10、挖机作业机械停放和运行要在坚实的地基上,若地基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11、挖掘机械不能超标高挖土以免造成土体结构的破坏;12、挖机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禁止挖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13、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放坡,操作时要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及稳定情况,发现裂纹及坍塌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停止一切作业,待处理加固后,才能进行施工;14、开挖过程中如遇到不能辨识的物品或事先没有遇见到的地下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时,应及时停止操作,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15、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

4、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16、挖机机械按规定离坡边要有一定距离,以防塌方,造成翻车事故;17、夜间挖掘时,挖掘机械上及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18、挖掘机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应超过机械本身性能的规定.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式挖掘机的履带与工作面边缘的距离应大于1米;19、挖掘机应挺稳后再进行挖土作业.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作回转、行走等动作,应使用回转制动器进行回转制动,不得用转向离合器反转制动;20XX业时,各操纵过程应平稳,不宜紧急制动;21、斗臂在抬高或回转时,不得碰到坑、沟侧壁或其他物体;22、挖掘机向运土车辆装车时,应降低卸落高度,不得偏装或

5、砸坏车厢;23、作业中,履带式挖掘机作短距离行走时,主动轮应在后面,斗臂应在正前方与履带平行,制动住回转机构,铲斗应离地1米以上.上、下坡道不得超过机械本身允许最大坡度,下坡应慢速行驶.不得在坡道上变速和空挡滑行.24、当在坡道上行走且内燃机熄火时,应立即制动并楔住履带,待重新发动后,方可继续行走.25、作业后,挖掘机不得停放在高边坡附近和填方区,应停在坚实、平坦、安全的地带,将铲斗收回平方在地面上,所有操作杆置于中位,关闭操纵室和机棚;26、保养或检修挖掘机时,除检查内燃机运行状态外,必须将内燃机熄火,并将液压系统卸荷,铲斗落地.被交底人: 交底人: 安全员: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6、 日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

7、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8、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9、。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

10、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

11、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

12、,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

13、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