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15692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汕妇女发式之演变(近代)妇女发式演变 自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曾经流行的发髻,有螺髻、包髻、连环髻、朝天髻、元宝髻、鲍鱼髻、香瓜髻、空心髻、盘辫髻、面包髻、一字髻、东洋髻、堕马髻、舞凤髻、蝴蝶髻等等。年轻的妇女,除了梳髻以外,还有留一绺头发覆于额上,俗称“前刘海”。前刘海的样式,也不完全一样,有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等等。本图为民国初年的发式。千年发髻 附图是晚清潮汕妇女的发式,左边为扎辫的年轻姑娘,右边为束髻的已婚妇女,拍摄时间是1868年。按汉族的传统,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及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发髻又有各种形状,如堕马髻、螺髻、十字髻、单环髻、双环髻等等,这

2、是上古的情形。后来又将束髻的时间规定在出嫁的时候,以潮汕的习俗,这时的妇女就需束髻梳头,挽面开脸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潮汕已婚妇女的发髻高而突出,状似现代的火箭。但这发型其实来源于古代的“椎髻”习俗。 椎髻就是将发型束成木椎的样子。古书说南越王尉佗“椎髻箕踞”会见陆贾,说明这种发型与“断发纹身”一样都是百越遗风。永乐大典转引潮州最古的志书三阳志说:“州之旧俗,妇女往来城市者,皆好高髻,与中州异,或以为椎髻之遗风。”说明在宋元时期,潮州妇女的发型是以高髻为主的。 按潮汕的先民,崇尚椎髻的应该是畲族了。顾炎武说潮州山畲分为平鬃和崎鬃二种,指的就是低髻或高髻两种发式。至今潮语仍将“髻”称为“鬃”,将

3、“梳发髻”称为“打头鬃”。在我小的时候,上年纪的妇女或农村妇女还有打这种发型的。据说头鬃还分大后斗、牛角鬃、辫鬃、梭仔鬃、吊桶鬃等多种形式,但最常见的是用网兜套着的免鬃。 在今天,这种曾经流行了千年的发髻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才偶尔重现。比如传统潮剧荔镜记中的黄五娘和龙井渡头中的余美娘,梳扮的就是这种发髻。同样在今天,我们重提这种发髻,目的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古代这种生活习俗的意蕴,它的来源和影响。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近现代的调查报告,全国各地畲族的服饰虽然略有差异,但基本是“男女椎髻跣足”,“妇女高髻蒙布,加饰如缨珞状”。我们曾经说过,畲族的民族特征之一是犬鸟合一的

4、图腾信仰。畲族尊崇凤凰,畲族妇女称服饰为凤凰装,称头冠为凤冠。畲族的这一信仰也曾经对汉族产生过影响,这可以在闽南和客家两大民系的服饰和民俗事象中得到证实。 我们先来看看闽南的“文公帕”和客家的“苏公笠”。 “文公帕”是古代潮汕妇女的服饰,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广东潮州妇女出行,则以皂布丈余蒙头,自首以下,双垂至膝。时或两手翕张其布以视人,状甚可怖,名曰文公帕,昌黎遗制也。”福建的泉、漳二州也有此俗,但称为“文公兜”,以为是朱子遗教。 “苏公笠”则是惠州嘉应客区妇女的一种中空竹笠,潮州志载:“客族妇女,晴夏皆戴凉帽,制用竹织,其式为圆简,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

5、分五幅摺而下垂,既可围遮头面,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 也就是说,这些奇异的蒙面风俗都被认为是韩愈苏轼朱熹们儒学教化的结果,是邹鲁遗风,目的是使妇女避免抛头露面! 然而椎髻蒙面的风俗本来就不是汉族的特征,与儒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前文所引的三阳志先强调其俗“与中州异”,接着又说:“嘉定间,曾侯噩下令谕之,旧俗为之一变,今无复有蛮妆者矣。”明确指出这种妆容属于“蛮妆”。只是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并未如文中所说的因地方官的劝喻而绝迹了,因为直到晚清民国,潮属妇女仍以高髻椎结为特色,如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唯其髻发,则殊可怪。如惠来则多将发于脑后结束成小刀形,而旋其末于顶,贯于一红染

6、之竹筒;筒长二寸许,圆径大小如银元,发突出筒外寸许,乃结以经绳,横以约长五寸之针,循下牢插,四围点缀以珠,借壮观瞻,行时动摇不定,如鹭鸶之踣伏颅上,诚奇观也。” 实际上文公帕的原始形态应是一种裹髻的布饰,其来源似与畲族有关。从福建和浙江的地方史料看,这种发饰应该是畲族的民族服饰。如清同治的汀州府志说:“(畲族)女不笄饰,裹髻以布”,清光绪的处州府志则说:“畲妇戴布冠,缀石珠”并引风俗诗云:“筠筒绿拥髻,布幅青搭额”。畲族的这一发饰还保留至当代,比如福鼎的畲族妇女,出嫁时都把头发纽成一束,高高地堆在头顶,结成髻,冠以尖形布帽,形似半截牛角。 文公帕的近代形态是饶平和潮安山区妇女所戴的“帕仔”。帕

7、仔就是取一块一尺见方的蓝色粗布,先将一面摺成两寸边缘,再摺成对半,打系于妇女的高髻上。这种风俗当地传说源于凤凰山区的畲族人家。而随着年代的变迁,帕仔已逐渐被草帽或布帽代替了,但在偏僻山村,直到上世纪后期还有老妇女戴着“帕仔”干活。 “苏公笠”将中间留空,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妇女的高髻,其来源则很可能是畲族的竹冠。竹冠原是畲族妇女的一种束发工具,后演变为头冠。清同治年浙江的景宁县志说:“厥妇女跣足椎结,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皆五色椒珠)”在当代,畲族妇女的常见发式是以花布裹头,中为竹冠。竹冠呈筒状,高约6厘米,周约3厘米;又用各色石珠穿成珠链,挂在冠的周围。石珠如绿豆大,有白、蓝、绿等颜色,每串长约60厘米,类似史书所说的“加饰如璎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