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15685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五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五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五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五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一、基本知识(21分,每题3分)1.下列句子书写对的的一句是().飞船像一叶弧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在芒芒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D.云块间露出碧兰的天暮,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方修辞措施的一句是()A、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B、云压得更的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仿佛都躲藏了起来。C、这种昆虫非常美丽,两片大翼轻盈如纱。D、天空徐徐浮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对的的一项是()这些伪劣药物导致的危害骇人听闻.,药物市场非整顿不可。看到

2、出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历来严肃的爸爸也忍俊不禁.。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措施,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D面对剧烈的竞争,我们不应当怨天尤人,更不应当妄自菲薄.。4、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B弥漫:布满布满相顾:互相照顾C.静谧:安静骸骨:尸骨D.篡夺:用不合法的手段夺取惊恐失措:胆怯慌张得不懂得怎么办才好、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

3、一项是()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陷。C近来,她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近来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奔腾。7、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万公里,真是可望不可即.。(只可以望见而不可以接近)B你否认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铭刻。(万物的发明者)C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摸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用来做标记用的石碑)D.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形容动作、体态像女子同样轻巧优美)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题3分)沧

4、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觉得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两者多矣,可据理臆

5、断欤?、讲学家根据自己的结识得出的最后结论是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得出的结论则为_A、水不能冲石;B、转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石必倒掷坎穴中。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对的的一项是().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10、下列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觉得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觉得应当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

6、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觉得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三种见解都是对的的,只但是实践更重要。三、课内阅读(1分,每题3分)(1)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仍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仿佛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尚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她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边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开始浮现,午后最多,傍晚徐徐消散。在晴天

7、,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的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状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边,有时会浮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背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因此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阐明浮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沿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

8、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也许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尚有一种云彩常出目前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白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达近来几天里天气晴朗。因此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11、选文(1)段的第一层(用“/”表达)第二层(用“/”表达)划分精确的一项是:()A././12.(1)段第句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A卷云丝丝缕缕地飘着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C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D阳光可以

9、透过云层照到地面13对(1)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无论是卷云、卷积云、积云还是高积云,都十分好看。.卷云和卷积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C积云在一天之间午后最多。卷云比卷积云高14()段文字重要阐明了什么?(徐州市中考题)A根据云上的状态,推测天气的状况。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C.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状况。D.什么是“晕”“华”“虹”“霞”。5下列对(2)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徐州市中考题)A.晕与华的区别,重要表目前光环的大小、云彩颜色的排列以及浮现的位置上。B.根据虹、霞来推测天气变化,重要是看它们浮现的时间。C.文中引用的谚语揭示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

10、活经验的总结。D.文中用“推测”而不用“判断”,用“常常”“大多”而不用“所有”,这些词语的使用充足体现了阐明文语言科学性与精确性的特点。四、(0分)16.原文填空。(7分)()绿色蝈蝈选自,作者,国出名家。(2)月亮上的足迹向我们简介了宇航事业上的一块新的里程碑。(3)河中石兽选自,作者,字,代家。(4)问渠那得清如许?。(1分)(5),禅房花木深。(1分)1.兼顾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仿照下面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一段话。(3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领人们登上文化的殿堂;书籍犹如一把钥匙,它将协助我们启动心灵智慧之窗。时间,;,;五、(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

11、风便知雨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湿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平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懂得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来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步,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年里,一种有关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个单位、4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短期气候预测

12、,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将来50年、1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当的是,协助国家决策部门理解掌握将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缓慢,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限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送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来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来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4饮料产量,有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

13、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有关绝非夸张。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国内初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近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始终到9年代,国内始终处在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涉及全球各国的多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种涉及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种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88抗洪年精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