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15662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解弟子规2-总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总序 【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概述:弟子规总序实际上是后面各个章节的一个总录。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孝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谨慎,为人真诚,讲究信用。做人要博爱众生,多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就去读书学习文化知识。【弟子规。圣人训。】这是圣贤人的教诲,而这句教诲是从孔夫子的教诲当中撷取出来,我们在论语里面有看到这句,在论语学而第一里面就有。【首孝弟。】这个首也就是提到做人的根本在哪?在孝道跟弟,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孝弟,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之心,对长者的恭敬。而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的提升

2、,不断的流露出来。其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诸位朋友,有没有觉得:有这么夸张吗?其实大道至简,很深奥的道理,其实都是很根本、很简单的。我们回想一下历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哪一个朝代历史最悠久,国运最昌盛?周朝。多少年?八百年。请问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八百年?凭的是什么?孝跟弟。我们只读了周朝八百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也常常看到,别人的子子孙孙为什么这么优秀?只看到结果,对自己没大帮助,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周朝它开国是周文王、周武王,而周文王的父亲叫太王。太王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是泰伯,老二是仲雍,老三是王季,王季生了周文王,周文王

3、又生了周武王、周公。当初太王刚好看到他的孙子周文王诞生的时候,觉得周文王有帝王之相,有圣主之相。但是他的父亲排第几?排老三。结果他的大伯泰伯看到了父亲看到孙子脸上的喜悦,他了解到他的父亲想把王位传给谁?王季,希望往后能传到这位孙子的手上。泰伯很善体父亲的心境,所以他不声不响趁着要去帮父亲采药的这个理由,就跟他的二弟仲雍相约,两个人就上山去了,去了以后就没有再回来。因为他希望让父亲能够好做事,不用顾于他是长子,能直接就传给他的三弟王季,继而再传给周文王。诸位朋友,这个家族什么都能让,天下都能让出来,而这个让天下的动作成就了哪些德行?孝道!善体亲心,能圆满父亲的心意。再来,不只让出了孝道,还让出了

4、什么?兄弟的友爱,连天下都可以让,还有什么东西兄弟不能相让?除了让出了孝,让出了弟,还让出了什么?让出了忠,忠于天下人民。因为他这么一让,可以让一个圣主领导全国人民,这一让是真正的德行,真正的家风。所以孔老夫子对泰伯、对仲雍的赞叹是德之至也,没有这样的至德绝对做不出这样的行为。所以,有孝、有弟。周文王跟王季(他的父亲王季),他对于王季都是早上、中午、晚上一天三次问候,所谓晨昏定省。这三次去看父亲,一来看看父亲的气色,再来看看父亲吃饭的情况。假如父亲进食得很良好,他就非常欣慰;假如父亲吃得很少,他就很担忧。由于有这样的身教,所以他的儿子武王、周公也学得很好,周武王对周文王也非常孝顺。有一次周文王

5、生病,周武王服侍在侧,十二天没有宽衣解带,帽子也没有拿下来,足足侍奉他父亲十二天。由于这样的孝心,他的父亲的病好起来了,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哪件事比孩子孝顺更能让父母欢心的?一个人快乐的时候,免疫系统功能会上升,这都有科学根据的。他们的孝道承传下来,一家孝,一国就兴孝,当他看到我所崇敬的领导人都是这么样的孝顺,他们会很感动,会起而效法。所以大学里面有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他们的礼让带动了全国人民礼让,很多纷争的事自然就减少。所以上行下效,确确实实感应不可思议。除了周武王有承传周文王的孝道,周公也承传了他的伯父泰伯、仲雍他们的弟,兄弟的友爱。有一次周武王生病了,周公就在他们

6、祖宗的面前(他们那时候叫太庙),他就写了一篇祈祷文,祈求折掉自己的寿命,让他的兄长可以延寿。我们感受到他不只是对兄弟的友爱,也是感受到希望让兄长健康,让他能够治理好天下。周公这祈祷文念完,至诚可以感通,周武王身体就好转过来,而这篇祈祷文就放在太庙里面。经过一段时间,周武王去世了,接下来是周成王即位,周公辅助他,因为成王还年轻。结果周武王帮周成王选了几位老师,太师是姜太公,太保就是周公。假如你的孩子有姜太公教,又有周公教,好不好?好!所以,我们要替孩子找好老师。诸位朋友不要急,只要你有这分诚心,一定会有好的因缘进来。今天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已经有一个好老师,它叫弟子规,这本经书就可以好好让你的

7、家风有很好的提升,很好的延续。后来周成王长大了,有这么好的老师提携他,也能够治理天下。那时候国家有些谣言,都说周公是不是要篡夺天下,就很多流言蜚语出来。周公不等他的侄子说话,他自己就自请到山东去,让他的侄子好做人,不要被这个流言蜚语所影响,他就自己回山东去。结果周成王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天空有些异象,大白天打雷。以前的人很有反省的态度,看到天空有异象,代表什么?是不是我这个天子做出什么坏事?诸位朋友,这是不是迷信?不是!人心与天地万物是有交感的,人心善就会风调雨顺,人心恶,灾难连连。我们现在人心是善是恶?我没有说我们。人心恶才会灾祸,天灾人祸那么多,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异象要反观内省,要开始好好的把

8、这颗心守好,让它向善。周成王看到这个现象,回去就好好反省,就想到是不是我让我的叔叔离开这件事是不正确的?所以周成王也到太庙去跟祖宗忏悔。以前的人心很淳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都会谨记这些老祖宗的教诲。在周成王在忏悔的过程,刚好看到周公为他哥哥周武王的祈祷文,他把它拿起来看,看到自己的叔叔为了让他的兄长能够延寿,不惜向天祈求折自己的寿。周成王看了很感动,马上以天子之身亲自带文武百官去把周公迎请回来。所以,周武王跟周公的兄弟友弟也传给了他的下一代子孙,周朝因为有孝弟,才能够绵延八百年。一个家庭有孝弟可以绵延多久?我们在中国历代,孔老夫子的德行最好,他的德行也感化了他世世代代的子孙,所以他的家风两千

9、多年不衰。诸位朋友,假如今天突然你得到一个消息,你是孔老夫子的后代,你会不会觉得今天跟明天绝对不一样?突然会觉得我不能丢孔老夫子的脸,走出来,言语、行为都很谨慎。所以,德风可以影响这么长久。我在厦门讲课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师,因为我们上完五天的课都会请这些老师上台来分享,就会有十来个老师当代表。这位老师一上台,他就说:这五天的课程,才让我知道德行的根本在什么?孝道。这个来自于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夫孝,德之本也。他接着又说,他对这句话有很深的感受,因为他们整个村落有四十几户人家,统统同一个姓,都姓吴姓,口天吴。他说这四十几户人家出了一百零九个后代,其中有一百零八个大学毕业,素质很好。而这第一百零九个

10、是已经考上大学,但是读了两年因某种因素办休学。可以说,他们下一代完全有大学毕业的程度、的水准。他接着又说,他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一代能这么兴旺。因为他们村落里的长者都告诉他们,只要读书、工作一有放假,要记得回来看看父母。他们每年的大年初一,一定是陪着父母到寺庙里面去拜拜、去祈福,不会去做其它的事。现在你的孩子今年大年初一陪着你去拜拜的举手?你看他们是整个家族做到了。除了陪父母以外,回来之后,就到其它所有这些邻居的家里面去跟长辈拜年,挨家挨户跟这些长者拜年。做到了什么?尊敬长辈,弟!跟长辈拜完年以后,他们这些差不多年纪的邻居,就围在他们村落里面的小学,一起讨论今年你读书有什么收获,今年你工作有什

11、么好经验,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切磋。这个做到了什么?好学!有孝有弟又好学。所以这个村落为什么下一代能有这么好的发展,绝对不是偶然的;绝对不是说那边是龙穴,风水很好,不是这样。而且一个地方的整个风水、整个环境,也会因人心而转变。所以孔老夫子说的首孝弟,当一个人孝、弟做到了,一个有孝心的人,他会推己及人,当他对自己父母孝,他看到别人的父母同样也会恭敬对待。所以弟子规有教导,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诸位朋友,我因为以前教书,有个坏习惯,特别喜欢考试,所以这几天的课程,我都会考前面讲过的。我们求学问有个很重要的态度,要温习,要复习,还要预习。所以还没讲到的,希望诸位朋友这几天把弟子规读熟,这样在

12、上课当中提到这些经句,你会很有感觉,这一句我知道,你的学习效果一定会特别好。因为有些朋友早上没有来听,我们下午的时候开了一帖中药,很有效果,吃了保证道德、学问会增长,就是早上跟晚上都把弟子规念一遍。早上念的时候,提醒自己今天要按照这些教诲去力行;晚上念一遍的时候,反省今天的所做所为,哪些跟经典相应,自我鼓励;哪些还没做到的,赶快要提醒自己去修正;早上一遍,晚上一遍。晚上那一遍不要在睡觉以前念,不然会还没念就睡着了;最好是下班,洗洗手,洗洗脚,然后还没吃饭以前先念,刚好就可以对照今天一天的行为。好,所以首孝弟。【次谨信。】谨是谨慎,谨言慎行。对自己的生活要有规律,不能搞得乱七八糟,连照顾自己的能

13、力都没有,更遑论要去承担家庭的重责。信是会意字,代表什么?人言。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孔老夫子也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很难在社会立足。而孔老夫子的教诲重视四个学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就是言语,第三个是政事,第四个是文学。言语为什么摆在仅次于德行的重要性?因为人与人的互动跟交往,使用什么的频率最高?言语。所以言语,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让家庭和乐,一言也可以让家庭纷争不断。所以言语要学习,很重要。再来:【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广泛的爱众人,这个换现代话讲,叫做人际关系法,如何跟人相处的很和乐。我们弟子规也是赶得上时代,很注重人际关系学。再来是而亲仁,亲近仁德之

14、人。因为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这些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身旁都是狐群狗党,每天自己的言语、行为都愈来愈粗俗。所以亲近仁德之人很重要,而亲近仁德之人也才能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什么?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最后:【有余力。则学文。】当我们把这些立身处事的行为,这些德行都扎实的学好,还有空余的时间,还可以多看些好的文章,学文。古代的文章是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所以古人写文章非常慎重,都是真正有把握可以利益后人,他才把它留下来。现在人写文章

15、怎么样?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也不管会不会天下大乱,所以不够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所以学文还是看古圣先贤的文章比较保险,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历经几千年印证,确实可以启发人的智慧的。这是余力学文。我们进入经文第一个单元,入则孝。诸位朋友,您会不会觉得一天时间很不够用?有没有这个感觉?有。我们现在很难一天还花两个小时来读书,不容易!所以这个余力学文,这个余我们也可以把它拿做化整为零,把一些零散的时间我们好好掌握。弟子规可以随身带在身上,有些很好的格言联璧,我每次都放在包包里,一有空拿起来背个一两句,所谓日积月累,滴水可以穿石。不要小看一天十分钟、二十分钟的积累,所谓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我们来

16、看这个孝是会意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老指上一代,子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合成一体,就是一个孝字。我们来看一下,上一代时时念着要好好把下一代教好,现在为人父母有没有这个态度?我在教书的过程,往往会听到学历不算高的家长,他会流露他的心声,他说: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我为人父母的责任。他学历不高,可是他在讲这句话的时候,都会令我肃然起敬,你看他懂得教育好孩子是他这一生的本分事。父母时时想着要把孩子教好,但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方法。中国有一篇很重要的教育哲学叫礼记?学记,里面有提到什么是教育,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这句话把教育的两大主轴抓到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把孩子教好,一定要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