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15458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送出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县三岔沟梯级电站110kV电力送出工程 卡子下孟110kV送电线路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三岔沟梯级水电站110kV送出工程作业指导书(铁塔组立部分)四川省智华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三岔沟梯级水电站送出工程项目部 审 批 页批 准: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编 写: 年 月 日1.工程概况1.1本工程建设规模从在建110kV 卡子水电站升压站至已建220kV 下孟变电站的新建一条110kV 送电线路,以下简称110kV 卡下线。该段单回线路全长22.593km。沿线架设二根24 芯OPGW 光缆。1.2 线路路径线路从卡子110kV 升压站出线后,首先沿杂谷脑河左岸前进,经

2、大河坝、木卡线南侧,在列列寨一带第一次跨过杂谷脑河到达谷脑河右岸,再经薛城林场、欢喜坡、锅厂、转经楼、祁家寨、孟屯沟、回龙桥、九台地、欧苏寨,最后到达下孟220kV 变电站的110kV 进出线构架,该段线路全长22.593km。1.3沿线地形及地貌本工程线路走廊区域地形地貌属中山低山地貌,海拔高程在1482m2238之间,高差较大,地形坡度较大,局部呈陡坎状。线路地形划分如下:一般山地占20、高山大岭占30、峻岭50%。2.施工规定2.1铁塔基础编号规定:本工程铁塔基础的编号A、B、C、D,以线路杆号递增方向,即由小号侧至大号侧方向,顺时针排序,如图2-1所示图2-1 基础编号示意图2.2脚钉

3、安装规定:脚钉安装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脚钉弯钩一律朝上且在同一直线上,即在安装角钢的准线上。各型铁塔具体安装要求如下:1)单回路直线塔的脚钉安装在D腿上;2)右转单回路转角塔塔身的脚钉安装在D腿上,头部脚钉安装在B腿上;左转单回路转角塔塔身的脚钉安装在B腿上,头部脚钉安装在D腿上。2.3螺栓穿向1)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2)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按线路方向(小号侧)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按线路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斜向者宜由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斜面内取统一方向。3)根据本工程铁塔型式,螺栓具体穿向见图2-3;个别螺栓按规定方向不易安

4、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图2-3 螺栓穿向示意图线路方向 4)组合角钢塔:为防止螺栓发生相互碰撞,其穿向统一规定为顺时针方向,见图2-4。 图2-4 组合角钢螺栓穿向示意图(说明:箭头表示螺栓穿向)5)个别位置螺栓在正、反穿向上均满足验收规范要求时,为方便运行维护,应优先考虑从下往上穿向。2.4螺栓紧固要求:本工程杆塔结构杆件的连接(含防盗螺栓)以热浸后成品的强度来分级,M16螺栓为4.8级,M20螺栓为6.8级,M24螺栓为8.8级。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见表2-1。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 表2-1螺栓规格不论强度等级(见铁塔部分图纸内审及交底说明)M1680M20100M242502.5其他要

5、求: 2.5.1转角塔总图中单线图是右转的示意图,长横担安装在外角侧,短横担安装在内角侧。2.5.2铁塔防盗螺栓(含脚钉)的安装范围为08米(最短腿基础顶面标高为0),如果此范围边界有节点或隔面,则节点或隔面处的联板及包钢全部安装防盗螺栓。2.5.3本工程铁塔除要求安装防盗螺栓、双帽螺栓的部位外,全部安装防松扣紧螺母;2.5.4挂点附近螺栓采用双螺帽,应确保装好螺帽后,螺杆平扣或出扣。2.5.4在排列脚钉时,若遇到需要脚钉代替接头或节点板螺栓时,则脚钉的直径和强度等级应与所代替的螺栓直径和强度等级相同。2.5.5当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

6、不应有空隙;b. 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2.5.6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达到优良级标准,不得超过1/800。3.施工工艺流程图4. 施工准备工作4.1技术资料的准备:4.1.1技术部门按各队划定的施工任务涉及的塔型,制定图纸计划,并汇总统计出图纸总量,准备下发各施工队。4.1.2施工当中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对特殊地形条件下组塔,如水田及水草地或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挖设地锚;塔位距离电力线较近;塔位位于山坡不易打拉线等情况,应由施工队技术员协助工程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经理批复后,附在工作票后指导施工。4.2材料供应准备:4.2.1

7、物资部门应及时根据本项目部的施工计划,编写材料计划,安排塔料供应。4.2.2因材料表上的螺栓用量可能与实际不符,在领到施工图纸后,施工队技术员应组织铁塔组片人员根据塔图要求统计每种塔型各种规格螺栓的实际用量。并将统计结果汇总报物资部,以便物资部付塔料时给予适当调整。物资部也应进行这方面的统计,与施工队核对,调整螺栓的实际用量,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并减少浪费。4.3开工前提供的资料开工前应向各施工队提供下列资料,以便施工队组织学习和进行材料清点,并在施工中贯彻执行。4.3.1施工区段的线路明细表;4.3.2施工铁塔组装图;4.3.3施工任务划分;4.3.4组塔安全保证措施;4.3.5组塔质量保证措

8、施;4.3.6本作业指导书。4.4技术交底:4.4.1在进行铁塔分解组立施工前,必须对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作好交底记录。4.4.2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4.4.2.1设计图纸及有关说明要求;4.4.2.2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33-2005);4.4.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有关章节;4.4.2.4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有关要求;4.4.2.5组塔安全保证措施;4.4.2.6组塔质量保证措施;4.4.2.7本施工作业指导书。4.5工器具准备:施工前应对分解组立铁塔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其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下列

9、要求。4.5.1起重牵引机械:转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应灵活可靠,油路、电路应畅通,噪声正常。机械的额定输出力应能满足施工牵引的要求。由机械操作者负责检查工作。4.5.2起重滑车要求如下:4.5.2.1规格、数量应配套,满足施工要求,不准以小代大;4.5.2.2滑轮转动灵活;4.5.2.3外观检查有下列缺陷时,不得使用: a. 吊钩或吊环有变形或有裂纹者;b.滑轮边缘破损或轮槽磨成沟痕足以损伤钢丝绳者;c.轮轴弯曲、裂纹或严重磨损者。4.5.3钢丝绳:4.5.3.1要按作业指导书所要求的钢丝绳规格、长度、数量进行准备,需插扣者按要求进行插扣;不需插扣者,则在断头处用细铁线绑牢,以防散股;4.5.3.

10、2对钢绳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其断股、断丝、锈蚀、磨损、外观情况;4.5.3.3钢丝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不准使用:a. 断股者b. 断丝根数达到下表4-1数值者 钢丝绳报废断丝数 表4-1 钢 断 丝 丝 绳安全 数系数钢丝绳结构(GB110274)绳6(19),绳6(19)绳6(37)一个节距中的断丝数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71683015c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应按表4-1的报废断丝数,再按表4-2的折减系数折减,并根据折减后的断丝数确定是否报废。折减系数表 表4-2钢丝表面磨损量或锈蚀量(%)10152025304040折减系数(%)85757060500d.绳芯损坏或绳股挤出。e

11、.笼状畸形,严重扭结或弯折。f.压扁严重。g.受过火烧或电灼。4.5.3.4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主要受力一边,不得正反交叉设置,绳卡间不应小于钢绳子直径的6倍,绳卡的数量应符合表4-3的规定。 绳卡连接最小数量表 表4-3钢丝绳直径(mm)718192728373845绳卡数量(个)34564.5.3.5插接的环绳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新插接的钢丝绳套应作125%允许负荷的抽样试验。4.5.3.6通过滑轮及卷筒的钢丝绳不得有接头。4.5.4拉链葫芦:4.5.4.1使用前应检查吊钩、链条、转动装置及制动的装置;4.5.4.2

12、吊钩、链轮或倒卡变形,以及链条磨损达直径的15%者严禁使用;4.5.4.3制动片严禁沾染油脂;4.5.4.4起重轮不得打扭,并不得拆成单股使用。使用中如发生卡链,应将受力部位封固后,方可进行检修;4.5.4.5手拉链或扳手的拉动方向与链轮槽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硬扳,操作人员不得站在葫芦正下方操作;4.5.4.6不得超负荷使用,不得增人强拉,硬扳;4.5.4.7带负荷停留较长时间或过夜时,应将手拉链或扳手绑在超重链上,并采取保险措施;4.5.5棕绳:使用棕绳时应遵守下列规定:4.5.5.1棕绳的允许使用拉力,不得大于0.98KN/cm2。用于捆绑或在潮湿状态下使用,其允许拉力应减半;4.5.5.

13、2霉烂、腐蚀断股或损伤者,不得使用;4.6首件检查:4.6.1每个施工队组立首基铁塔,都应进行首件检查;4.6.2首件检查的目的4.6.2.1检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4.6.2.2检验工器具的可靠程度。4.6.2.3对施工工艺进行实际演练,进行技术练兵。5. 施工技术措施由于本工程地形条件复杂,组塔施工方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铁塔组立分别采用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内拉线内悬浮抱杆和无拉线小木抱杆三种方法进行施工。5.1外拉线抱杆组塔:5.1.1外拉线抱杆的布置5.1.1.1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如图5-11 抱杆;2 外拉线;3 承托绳;4 “V”型套;5 底滑车;6 机动绞磨;7 起重钢丝绳;8 控制大绳;9 塔主材;10 承托绳专用夹具;11 地锚图5-1 外拉线抱杆组塔平面布置示意图5.1.1.2抱杆头部布置(起吊系统的布置):如图5-21抱杆2外拉线3起吊滑车4起吊滑车5硬杂圆木6起吊钢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