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154374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淡计算机课中的德育渗透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电脑摆在家家户户的书桌案头,网络走进每个家庭。有关资料表明,接触网络的中小学生已占总人数的80%以上,上网开始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世界的出现,在为孩子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台的时候,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无孔不入的网上“垃圾”也在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如何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发掘和利用自身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成为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下面浅谈我的看法。一、 善于培养学生的良好

2、行为习惯。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体会到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下课铃一响,上完课的机房椅子乱摆,桌面上乱摆着书本和笔,桌子底下满是废纸、食品袋、饮料瓶;正在运行的电脑有的显示器已关闭了,有的未关闭。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在机房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由于贪玩而离去匆匆。分析原因,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采取固定座位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不断提醒学生发挥主人翁及小组的协同作用,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2)采取把卫生问题、不按程序关机等问题提出来交给学生去讨论,教育并引导他们自律自理。(3

3、)注意每节课上课前要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整洁的机房,看到的是电脑完好,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4)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文件管理”和“文件存盘”的教学就蕴含着培养学生分门别类地管理文件、为文件取个好名字的好习惯的目标,教师若随便给文件取个名字,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是非辨别能力低。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十分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为学生做好榜样的作用。二、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切入点。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

4、,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我命题为“校园是我家”成果展示。学生找来了本次环境教育活动的一些资料、图片等一大堆,然后依次把所需资料、图片一一放入幻灯片中,效果非常好。通过对“校园是我家”成果展示幻灯片的制作,学生增强了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维护学校财产等意识,也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的动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无处不有,关键是教师要以德育为已任,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

5、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两不误的效果。三、鼓励学生发奋学习,振兴祖国。为了避免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使用国产软件,如国内较有名气的金山公司的wps系列,超级解霸系列,网络上的foxmail,以及杀毒软件等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呼吁广大师生对民族软件给予大力支持,并鼓励学生学好信息技术,今后开发出功能更加完善的应用软件。特别是在传授课本知识时,不要忽视了国内软件的介绍,并鼓励学生去尝试国产软件的应用。如在讲office系列知识时可以介绍wps系列的知识,其作用及操作方法都是相似的,以此让学生掌握国产软件wps的应用。计算机硬件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6、是非常尖端的技术,一般只有少数国家掌握。我国地广人多,市场潜力非常大,而中国人的信息技术产业只相当于美国产品和台湾产品的组装工厂,巨额利润都被少数几个国家所瓜分。中国人大部分只生产计算机中技术含量较低的周边设备,而且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很少。在谈起一些技术含量低的设备时,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国外产品,很少提及国内产品。正因为我国硬件核心技术低,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学好知识,将来有机会能在计算机硬件产业中振兴民族工业。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应用软件和计算机硬件,大部分是由外国研发出来的,比如软件office系列、编程语言、图形处理软件、工程控制软件,硬件中央处理器、显卡芯片、主板芯片、硬盘等等。而中

7、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率很少,大部分市场被美国、日本、德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占有。教师通过课堂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在这方面的落后情况,鼓励发奋学习,改变落后状况,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四、为学生在网络交流中护航。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产生的正面、积极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其消极、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自己的电脑、拥有了自己的账号、电子信箱甚至是自己个人的网页,孩子们在网络世界里尽情翱翔。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资历浅,分辨能力、自控能力等各方面还不完善,而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有的孩子从网上下载不良的信息,私下传播观看;有的将不健

8、康游戏存盘,随时玩耍;有的沉迷于网上聊天,误闯爱情聊天室,过早开始了风花雪月,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模仿成人的故事,有的抱着侥幸的心理打游戏机赌钱,由于一心想赢钱而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有的则出于好奇,当自己的电脑受到他人的攻击后,模仿电脑黑客,“以牙还牙”转而攻击别人等。又如:在一次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上网查找所需资料及素材,制作某一主题的幻灯片。有一位学生竟然在网上看起了美女图片,而将学习任务丢弃一边。出现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在课堂中组织不当,监控不力造成的,其实这是因为学生最初上网大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我大力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信

9、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使知识的传播更加快捷,但是由于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所以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消极的思想、黄色图片或小说、不负责任的言论、耸人听闻的“新闻”等。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产生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网络管理员要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安装防护软件如上网助手、美萍安全卫士、家长无忧等。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利用网络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其敏锐的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防止出现“一网情深”的情况。综上所述,要使德育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在课堂中培养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时刻为孩子护航,才能使孩子们走在电脑时代的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