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9152399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摘要:新时期的城市定位研究应当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 和时代特征。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联系,区域、功能和质量相统一的 把握中,我们认为新时期邯郸市城市定位的基本表述为:“以名城、区位、资源三大优势为依托的中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制造业基地”。 简称“三优一地”;其主体表述是:“新型制造业基地”。根据城市定 位,我们提出把“基地战略”作为邯郸市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幷形成以科强体的工业高度化、 以工带农的城乡一体 化、以商促工的经贸互动化和以内联外的开放圈层化的“四大主导战略”框架。关键词:城市定位新型制造叶基地区域经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城

2、市定位,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就是对一个城市的性质、地位和 功能进行定位。在制定21世纪头二十年邯郸市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 略的工作中,首先广泛深入地开展城市定位研究,是高站位、整体性、 集约化地把握国情和市情、把握城市现实和未来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举 措。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无疑将使战略规划建立在更加科学和理性、 更加开放和民主的基础上, 使战略规划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一、城市定位研究的背景和指导思想城市定位从本质上说,属于历史范畴。是以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 文化、地理的历史演变和历史积累为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及其前景的阶段性认识和把握。邯

3、郸市的城市定位在公开宣传和文献资料中曾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最常用、最具影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主要有三种:(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晋冀鲁豫接壤区经济中心,或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3)综合性工业基地,或新兴基础工业基地。这些表述从历史、文化、区域、经济等不同的角 度深刻地揭示了邯郸市城市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认识城市、把握城市,指导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在塑造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提高 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 展等方面曾经发挥了幷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经过了 25年改革开放和90年代 初地市合幷以后,邯郸市的政治、

4、经济、文化、资源、城市建设及其外 部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又提出了 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和“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的战略方针。新的城市变化和新的历史 任务,内在地和外在地要求我们对邯郸市的城市定位重新进行认识和评【 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 价,以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科学制 定和有效实施。 也就是说, 新时期的城市定位研究应当与时俱进, 赋予 其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 应当适应市情和国情变化, 紧扣“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这一时代主题;应当有利 于“全

5、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认为,这是这次城 市定位研究应当确立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具体地说,这次城市定位研究在遵循区域性、功能性和独特性等这 些城市定位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更强的战略性、目标性的特征。要在把握一个城市的历史、 现实和未来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其与21 世纪头二十年这一历史阶段建立起一种战略性的联系, 使城市定位具有更多的前瞻性、 激励性和导 向性方面的价值。(2)有更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意义。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途径,因而也是赋予新时期城市定位的历史使命。(3)有更多的地域化、国际化的色彩。既要考虑到城市所

6、在区域的 特点, 在区域中的地位、 功能和优势, 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地域分工和国 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本区域、 本城市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有利条 件和不利影响, 从而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建设一个真正的对内对外全 面开放型的城市。(4)有更多的主导性、动力性的因素。由于城市区域地位的相对性 和功能作用的多元性, 城市定位可以是多层面、 多角度的, 但在一个特 定的历史时期, 城市定位要抓住那种与特定的历史使命有更直接、 更内 在联系,有更强关联性和主导性的功能特征。以这种功能特征为基础、 为核心的城市定位,无疑具有更强的动力学、战略学和发展学的意义。二、邯郸市城市定位的表述、内涵和依据 根据

7、上述城市定位的背景分析和指导思想,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相 联系, 区域、功能和质量相统一的把握中, 我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时期邯郸市城市定位的基本表述为: “以名城、区位、资源三大优势 为依托的中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新型制造业基地” 。简称“三优一地” ; 其主体表述是:“新型制造业基地”。具体内涵如下:1新型制造业基地 即“以优质重化制造业为基础,以精深轻型制造业为重心,以高新 技术制造业为先导” 的“三位一体” 的新型制造业基地。 其中,“新型” 及其所属的“优质”、 “精深”、 “高新”表明质量和水平; “制造业” 及其所属的“重化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技术制造业”说明性 质和结

8、构;“基地”展示地位、功能和作用,示意大区域、大邯郸。【 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1)优质重化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化 工五大工业;(2)精深轻型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食品、医药、纺织、服装、陶 瓷五大工业;(3)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环保设备、精细化工、生物工 程、光机电一体化四大工业。因此,“三位一体”的新型制造业基地又可具体表述为“五重五轻 四新”十四大新型制造业基地。2中原地区最重要最具活力该表述表明“制造业基地”在晋冀鲁豫中原区域的地位、作用、质 量和水平,及其更广阔范围内的吸引力、辐射力、形象力和影响力。(1)就区域而言,“中原地区”承东启西,

9、连接南北,有更多的地 带性、地域性和中枢性、集散性、转换性的特点。更易于与东中西三大 经济地带、 京津唐环渤海地区, 乃至京津石郑太济大城市圈及其长江三 角洲和沿江经济区的大视野相联系, 较之“晋冀鲁豫接壤区” 的传统经 济协作区而言,具有在一个更广阔、 更具延展性的经济文化大开放区中, 开发利用市场与资源, 特别是发展资金、 科技和人才方面的协作与联系, 发挥制造业在多级开放系统中集聚、 转换与扩散功能, 形成区域和中原 经济带增长极的战略内涵。(2)就地位而言,“最重要”的理想境界是:最大最强最优。它是 区域、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五者内在统一的规定性。 中原南部郑州, 北部京津石、东部济

10、南、西部太原都是国际级、全国级、省会级的重量 级城市,比较而言,邯郸市制造业定位在“中原最重要的”或“中原最 大的”层面上是积极而又适宜的。(3)就质量而言,“最具活力”强调“新型制造业基地”所具有的 技术性、 管理性和精神性的内容, 所具有的改革性、 开放性和发展性的 气势和形象, 所具有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和勇气。 它是现代城市定位中最 内在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规定性。3名城、区位、资源三大优势这是新型制造业基地得以形成,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条 件和环境。优势的选择和认定应具有四大特征:客观;被公众认同;相 对稳定;有相关开发和利用价值。(1)名城优势主要是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城

11、市对内对外多层次开放和制造业开发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最具影响力 的文化资源和品牌资源。它将赋予“新型制造业基地”以生动、深厚而 独特的城市文化背景、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 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 国家老工业基地。这是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历史条件、产 业基础和增强“制造业基地”公信力的重要口碑。(2)区位优势主要是指: 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这是制造业基地高集散功能的必要条件和 有利条件。 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这是制造业基地低成本、高效能开发 利用区域市场资源的地理优势和有利条件。 中原中部中心城市。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上具有承东启西, 吸纳

12、、传递和转换东西经济、技术和文化资源的战略意义。 河北南大门。在联结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上,特别是在开展京 津冀渤海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区的南北对话上,具有吸纳、 中介和枢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资源优势主要是指: 矿产资源。 以邯郸西部本地资源为主体, 以毗邻山西资源为延伸。 农产品资源。以邯郸东部农业为主体。 文化旅游资源。以邯郸市区和周边县区旅游资源为主体,以四省 接壤区文化旅游资源为延伸。 动力资源。以邯郸本地资源为主体,以区域和全国资源为辅助。 如上所述,“新型制造业基地”是区域、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的规定性。4邯郸市这一城市定位的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把

13、握:(1)从经济技术结构来说,有产业基础。邯郸市是以电力、钢铁、 水泥、纺织、机械和化工等传统产业而闻名全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和新兴 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这些传统产业至今仍是邯郸经济的支柱产业; 地市 合幷后的十年来,邯郸市的食品、服装、医药、农机、汽车、零配件加 工等新兴制造业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或已经崭露头角了, 光机电一 体化、 生物制药、 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也都开始规划和起步。 总 的来说, 制造业在整个三次产业中占有五分之二强的比重, 产业高度化 正在不断提升。(2)从产业关联性来说,有带动能力。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 后关联度高的产业, 既对农业、 各种采掘业及能源原材料工业

14、等基础产 业、上游产业有很强的回顾作用,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 料的出现、 发现和应用有较强的前瞻作用和诱导作用, 同时, 对基础设 施建设、 服务行业发展又有较大的旁侧作用和促进作用, 有很强的极化 效应,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主导产业群, 因而能够带动整个三次产业和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3)从工业化演变过程来说,有发展前景。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告 诉我们, 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 第二产业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它始终是 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 从世界趋势来看, 尽管发达国家已步入后工 业化社会,但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15、力, 制造业内部重工业化过程仍然在继续。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 邯郸工业仍处于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 化工业阶段,深加工、设备制造、装备制造和组装工业非常薄弱,技术 集约型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定位在“新型制造业基地”的层面上,意味 着一方面要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产业高度化, 另一方面新兴产 业的发展一开始就要定位在高技术的层面上。 所以,传统制造业的升级 改造和整个新型制造业的发展, 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潜力巨大、 前景广 阔。(4)从周边环境和地域分工来说,有比较优势。邯郸市是晋冀鲁豫 四省接壤区中心城市和我国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 能源、矿产和农产品

16、资源丰富, 重化工业基础优于周边城市, 市场集散能力较强, 为新型制 造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资源、能源和产业优势;在我 国三大经济地带中,邯郸位于东部边缘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东、 西部产业交流中, 可以吸收其产业、 技术和资本对中部地区的转移, 进 而借东、西之力,促使“新型制造业基地”在中部崛起;同时,在南北 经济、科技和文化对流中, 特别是与环渤海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及沿江 经济带的交流中,有较强的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要 素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而,具有制造业承上启下、兼收幷蓄、集聚扩 散和发展多元合作的地域优势和市场优势。(5)从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来说,有外部条件。一方面,在经济全 球化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中, 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在从发达国家和 地区向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