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14430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烛 之 武 退 秦 师 (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 2 第 9 课、苏教版必修 3 )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谋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明朝的刘伯温就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打开中国的谋略宝库,其能人

2、志士不可谓不多也,比如双腿残废的孙膑、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了解一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离间计,瓦解强大的秦晋联盟而使弱小的郑国得以保全的。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 、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原文。 (汜(fn) 南佚(y) 之狐夜缒(zhu) 而出 亡郑以陪(be) 邻共(gng) 其乏困阙(ju) 秦 秦伯说 (yu) 逢(png) 孙)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

3、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主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年)到鲁哀公年(公元前年)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的事物(特别是长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出色的外交辞令和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历史人物形象,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

4、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从中吸取了营养。) ()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烛之武是个怎样的人。 (主要是记叙了公元前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 、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 、教师小结。 ( 以上教学环节,从教的角度看,出示明确的学习

5、目标,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角度看,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 、 梳理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

6、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2 、赏析人物语言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赏析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

7、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只有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

8、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3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再扩展到熟背全文。 (背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

9、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结合本课让学生讨论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2 、结合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分析评价文言文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指点学生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