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第二学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13823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七(第二学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园地七(第二学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园地七(第二学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七(第二学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七(第二学时)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七(第二学时)教学设计江苏省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小学 梁会师课时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感受某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笔顺都发生了变化; 2.熟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重难点:1. 按照“书写提示”注意偏旁的笔画和笔顺变化,写好“劝、堆、转、特”;2. 理解二十四节气歌,并能熟读成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语文园地七”。 2.导人:同学们,想不想把字写得更规范、更美观啊?(生答“想”)好,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书写提示”这一板块。二、学习“书写提示” (一)写好“劝、堆”1.教

2、师出示“又、土”两个字,学生书空、教师板书“又、土”。 2.课件出示“劝、堆”,观察这两个字中作为偏旁的字,找一找,作为偏旁的字单独写和作偏旁时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又”作为偏旁时,第二笔捺写成点;“土”作为偏旁时,第三笔横写成提,“土”字写得细长。4.齐唱书写姿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留有小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一尺一寸一拳远,头正肩平足要安。”5.集体按笔顺书空“劝、堆”,教师在田字格黑板贴里范写。6.学生在书本上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播放古筝曲)7.学生书写展评。 8.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字在作偏旁时,笔画发生了变化?

3、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二)写好“转、特”1.过渡:有些字在作偏旁时,不仅笔画发生了变化,笔顺也会发生变化。2.教师出示“车、牛”,学生书空、教师板书“又、土”。3.课件出示“转、特”两个字,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两个字的方法,自主观察发现这两个字的组成,以及作为偏旁部分的字与该字单独写的不同之处;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4.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名汇报,并适当指导。重点让学生明白:“车”作为偏旁时,第三笔横写成提:“牛”作为偏旁时,第二横写成挺。这几个字作为偏旁时都要写得细长点。5.集体按笔顺书空“转、特”,教师在田字格黑板贴里范写。6.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播放古筝曲)7.学生书写展评。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质疑引人: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常常利用大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来指导农耕时间久了,他们便创造出了很多神奇且具有科学道理的农事文化,譬如二十四节气歌。 2.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教师范读歌谣,同时引导学生明确“二十四节气”各自的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并引导学生与歌谣进行准确对应。注意提醒他们一年十二月中,每月有两个节气。 3.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芒、处”两个字的读音。 4.指名朗读歌谣,教

5、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指导读好歌谣节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学生齐读歌谣。 5.学生再次练习感情朗读歌谣,并试着进行背诵,同集间进行背诵比赛,看看谁背得最快、最好。 6.指名进行背诵展示,男女生进行背诵比保,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齐背歌谣。7.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的先人们正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着自己播种、收获以及更多的农事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呀!为了更好地记住它,后来还有人把它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播放歌曲二十四节气歌)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同时提出希望和要求。2.布置作业:回家后,把二十四节气歌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