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133762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化学复习学案【知识回扣】 问题化知识盘点一、原电池和电解池1原电池上述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该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 ,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发生 ,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应式为 。2电解池(1)电解时,a极是 极,电极反应式为 ;b极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电解完成后,若溶液的体积为1 L,整个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1 mol e,则溶液的pH为 ,若使电解质溶液复原,需通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mol。(3)若用该装置给铁钉镀铜,则应用铜作 ,用铁钉作 ,电解质溶液应为 溶液。4(2011上海高考)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连接

2、电源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 B用碳棒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海淀一摸)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稀硫酸CC NaCl溶液FePt NaCl溶液e-C(甲) 直流电源e-C(乙) CuCl2溶液FeCl3溶液盐桥Cu C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增大甲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Cl- - 2e- = Cl2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Cu2+ 2Fe2+二、新型化学电源1铅蓄电池反应原理: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1(08年广东化学16)LiFePO4电池具有

3、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FePO4+Li 放电充电 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2(08年海南化学7)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42(aq)= PbSO4(s) +2e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在充电时

4、,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s)+2e= Pb(s)+ SO42(aq)3(08年江苏化学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4(浙江理综化学第12题,6分)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

5、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Li+2Li0.35NiO2 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 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2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总反应和燃料燃烧时的总反应实质相同,但反应方程式不一定相同。如:甲烷碱性燃料电池总反应和燃烧反应方程式: CH4+2O2+2OH-=CO32-+3H2O(酸性介质时相同); CH4+2O2CO2+2H2O(2)一般是由O2作氧

6、化剂,可燃物为还原剂。所以可燃物为 极反应物,发生 反应,O2为 极反应物,发生 反应。(3)燃料电池铂电极的作用:吸附燃料气和催化燃料气的反应(加快反应速率)(4)O2在正极放电的电极方程式写法:酸性介质:O2+4e+4H+=2H2O 碱性或中性介质:O2+4e+2H2O =4OH固体氧化物熔融传导O2:O2+4e =2O2熔融碳酸盐: O2+4e+CO2=CO32(O2与CO2反应)例3(2000年理科高考综合卷26题)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和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和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

7、料电池。完成有关电极及电池方程式负极:2CO+2CO32- 4e= 4CO2正极: 总反应式 燃料电池以还原剂(如氢气、烃类、甲醇等)为负极反应物,以氧化剂(如氧气、空气等)为正极反应物。(1)以碱性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氢氧燃料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2)以酸性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氢氧燃料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1.(09年广东化学1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

8、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2(08年宁夏理综10)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ACH3OH(g)+O2(g)=H2O(1)+CO2(g)+2H+(aq)+2e- BO2(g)+4H(aq)+4e=2H2O(1)CCH3OH(g)+H2O(1)=CO2(g)+6H(aq)+6e DO2(g)+2H2O(1)+4e=4OH3.(07年广东化学9)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

9、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AH22OH2H2O2e BO24H4e2H2OCH22H2e DO22H2O4e4OH4.(08年山东29)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5.(09年海南15)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

10、OCl2 = 4LiCl +S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电化学腐蚀(以钢铁的腐蚀为例)(1)析氢腐蚀:条件: 。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_ _。总反应: 。(2)吸氧腐蚀:条件: 。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总反应: 。5.如图所示,A、F为石墨电极,B、E为铁片电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闭合K1,B为_极,A的电极反应为_,最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_。(2)打开K1,闭合K2,E为

11、_极,F极的电极反应为_,检验F极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3)若往U型管中滴加酚酞,进行(1)、(2)操作时,A、B、E、F电极周围能变红的是_。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a.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b.同一种金属的腐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金属的防护方法:(1)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2)覆盖保护层(3)电化学保护法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如右图,保护铁,铁作 极,锌作 极。(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直流电源,使被保护金属,与电源的 极相连。1.(09年广东化学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2.(08年广东化学1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3.(07年广东化学12)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4(09上海卷13)右图装置中,U型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