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129168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下面我将从背景、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背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词首先出现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对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评价的文章中,可视为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最新界定,也是高考作文题的一种新走向。在他看来“通过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是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的比较中说理论证。”鉴于此,我们平时作文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2、的训练和指导。二、学情由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在高考备考中,学生对题目中的“任务驱动”指令缺乏必要的敏感,甚至视而不见,仍存在作文时宿构和套作的弊病,脱离材料自话自说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高考作文背景和学生的分析,我确定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技巧。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的任务指令,选准角度,明确中心,学会带着任务指令进行评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和写作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技巧。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的任务指令,选准角度,明确中心,学会带着任务指令进行评论。五、教法学法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设计这节课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们理解、掌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再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还可以采用对比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和传统材料作文审题上和写作上的区别。六、教学过程 1、导入:为了引起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视,明确告诉学生近几年高考

4、的变化趋势。那就是在传统的材料作文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任务驱动指令,要求考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更高。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指令,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旨在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与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

5、点,可以结合2015年高考全国卷来讲解。2、例题展示。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

6、个人信息。2015年全国新课标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通过对比识

7、别“任务驱动型作文”?识别特点:材料面上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双给”:“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给驱动任务”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4、“任务驱动” 内涵解读:通过任务驱动内涵的解读,使学生们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有更清晰的认识。(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如2015年全国卷要求写成书信体的任务指令)(2)内容驱动(以小见大,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如15

8、年甲卷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乙卷中的“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思考、权衡与选择”就是一个任务指令。材料往往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权衡”作出自己的“选择”,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或方案。)(3)对象驱动(细节上“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要有指向性,一是避免“空泛议论”,即架空分析,从材料理出一个话题或观点后,脱离材料纯议话题;二是避免面面俱到,即“广泛议论”。论的点多,但没有一点说清理透,原因:缺少对象意识,解决办法:“专论一点”。 )(4)思维驱动(“思辨性”与“探究性”:在真实情境下引发真实交流,往往

9、以小见大,即从琐碎中烛照社会问题,由简单粗糙的认知到认知的深化。由问题的强争议性、复杂性决定应对单个事件的立场或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具体分析,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符合高考作文对于考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写作水平,同时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更增强了对“思考、权衡、选择”等“思辨”能力的考查,呼应“探究性”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有了更高的期待。)5、下面通过对两篇作文的比较使学生们更直观地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一个更深的认识。(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分)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

10、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 “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2)明确任务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内涵:1. 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2.内容驱动(写作内容的规定: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3.对象驱动(1

11、)“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不能离开事件,必须是“就事论事”,或“融理于事” 不能“空泛”议论,即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泛化说理;(2)“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广泛”议论)4.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核心事件)讨论:表层问题:“黑衣男”该不该“打人”?深层问题:如何对待“过失者”?你认不认可黑衣男的行为?(抓住材料中“认可”一词,引入学生讨论该不该“打” )简单粗糙的结论:应该打;或依法看,打人总是不对,故“黑衣男”违法。如果你是“黑衣男”,设身处地为他想一想注意,

12、这正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或者说是现代语文与古典语文的区别,现代语文不再只是封闭说理,还要求在“倾诉自己”的同时,“呼应他说”,即聆听别人的意见如果你是“黑衣男”,你不觉得有点冤吗?再者,据网调显示,支持“黑衣男”即觉得他打得对的占约70%,这说明,很多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它具有复杂性,因为具体个案不同,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须坚持“法治”没有错,但“法治”的前提是考察“实情”。打人”深层研究: “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的“暴”,至少是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时间里可控状态下的“暴”,是轻微暴力,而非流氓暴力,是一定限度内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的暴力。这样,从论说上就做到了:由

13、简单论证到入情入理的说服,从粗糙的表态到深入的理由阐述,从封闭的自圆其说到开放的文明交流。初始作文(一) 正义不可灭,公道在人心 一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一女士指责后,不但不听劝,反而用“滚,贱人!”等污秽语言反复辱骂女士,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顾及,最终被一名黑衣壮汉踢脚教训,反而一言不发,终得网友“渣男”的恶名。事件发生后,义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有之。但无论何种反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这正是这一事件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正义不可灭,公道在人心。正义公道维系着国家的尊严。享乔治说:“声张正义和扶植自由,是革除时弊的关键。”韦伯斯特也说:“正义是人类最大

14、的利益。”正义与自由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正义公道,也就难有自由。正义的缺失,有时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国威正,则民气旺。古代燕国勇士荆轲,毅然挺身而出为太子排忧解难。“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守护着燕国的正义。陶潜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正义公道维系着民族的存亡。韦伯斯特说:“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正义是校正邪恶的一把利剑,面对社会的负面势力,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绝不退缩。退缩容忍就是缩头乌龟,退缩容忍就是毁灭与死亡。一个民族

15、,要有民族的气节,气节不能倒。近代革命烈士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逼他交出党的组织。夏明翰坚贞不屈,宁死不降。最后留下了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夏明翰英勇就义,他和他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 正义公道维系着百姓的利益。培根说:“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人与人之间,人与单位之间,有时权义压倒一切,但邪不压正。而往往,正义被邪恶摭挡。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必要的正义感,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的利益就受到威胁。健康社会,除了法治外

16、,也要有正义的力量维护百姓的利益。新时代维权英雄杨剑昌,多次为百姓伸张正义,主持公道,面对各种人生威胁,杨剑昌大义凛然。他办公桌上的两部电话每天总响个不停,每天接待几十批人,可杨剑昌为百姓办事,始终不觉累,杨剑昌一身正气不怕邪,他的正义公道维系着万家百姓的利益。阿拉伯谚语说:“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正义公道是应该弘扬的价值观,弘扬正义,主持公道,是一个正常国家文明素养的表现,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文明气度,是一个公民必备的精神气质。点评:是议论文,但属“泛议”作文脱离材料空议,脱离任务!非一事一议或就事论事。脱离要求。借大量的名人名言为自己壮胆,掩盖自己说理的苍白,代圣人立言,缺少深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