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128279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讲课需要做好准备,那么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加顺利的上好每一堂课。为您整理了一份“?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欢迎您来阅读参加。感觉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可以从尝醋的实验中区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可以做一些有关人的非条件反射的实验;可以提出一些动物与人的条件反射的例子。知识与技能知道巴甫洛夫做的有关狗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的实验;知道动物的刺激有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知道条件反射是与后天的学习、经历所分不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主动实验去探究未知世界;读生理学家的故事学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学准备:一小瓶白醋,一小瓶冷的白开水,一盒棉签。教学过

2、程设计一、学生尝醋的活动。1、谈话: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一个小活动,想请几个同学帮助。2、活动方法:请三四位同学到老师前面,让他们闭上眼,张开嘴巴,伸出舌头。老师在每位学生的舌头上用棉签点一些白醋。3、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几个学生的第一反响就是感到酸,并且嘴里的唾液增多了4、谈话:你们能想方法控制不流唾液吗?5、老师再点一次,让学生说说感受。6、谈话:能不能控制得住呢?其实唾液是控制不住的,这是人的非条件反射,不受意志的控制。二、认识动物和人的非条件反射。1、讲述:我们尝到酸的东西流口水是不受大脑控制的,科学家把这种与生俱来不受意志控制的自动反响称为条件反射,动物和人都有这样的本领。2、认识动物

3、的非条件反射。老师讲述:如母鸡孵蛋,这个并不要学,她生来就会;小牛刚生下来就会吃奶,这些都是非条件反射。谈话:你还能举出一些动物的非条件反射的例子吗?要求学生将这些例子记在书后面的记录纸上。3、认识人的一些非条件反射。讲述:人除了刚刚的对味道刺激的非条件反射。还有其它方面吗?观察:让一学生跷起“二郎腿,老师拿一只小锤在他膝盖下正中处轻敲一下,其他同学观察他有什么反响?活动:请大家也来做做这样的实验;并可以参照教材中的其它两个实验,体验一下非条件反射。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意识的控制,即有意识地让小腿不要弹动,让眼皮不要眨,看看能不能做到三、认识人和动物的条件反射。1、谈话:刚刚尝

4、醋的学生再到前面来,闭上眼睛,张开嘴伸出舌头。老师又要在你们的舌头上滴醋了,准备好。老师实际滴在他们舌头上的是清水2、学生说说各自的体验。即使这次尝的不是醋,但学生嘴里的唾液还是增多了。3、谈话:没有滴醋,为什么嘴里的唾液会增多呢?4、讲述:这就是人的条件反射。比方望梅止渴,人还没见到梅子呢?一听说有梅子,嘴里的唾液就多起来了,自然也就不渴了。动物身上也有一些条件反射的例子,比方小狗可以做算术题,这实际是它经过重复的训练才会学会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是条件反射,你们还能举出动物其它的条件反射的例子吗?将它记在记录纸上。5、举例:让学生举出一些人的条件反射的例子,记在书后的记录纸上。6、交流

5、学生的记录。7、谈话:其实很早以前,就有科学家对此进展了研究。8、学生阅读书中的巴甫洛夫做的的实验,并说一说:在这个实验中,哪个是狗的非条件反射?哪个是狗的条件反射?9、比较、讨论:是人的条件反射多,还是动物的条件反射多?为什么?.cOM更多教案推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什么叫机械什么叫机械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构造和作用;会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知识与技能知道几种传动装置的构造与功能;知道怎样来传递运动和能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展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其乐趣;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中的传动装置。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

6、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教学过程设计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1、谈话:我知道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下面就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的片断。2、提问:第一个运动的物体和最后一个物体之间隔得很远,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接触,可为什么仍然可以引起最后一个物体的运动呢?讨论交流。3、再次观看录像,欣赏动力传递的过程。4、结合录像解释:这些可以把动力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5、提问:你还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传动装置?你能描绘一下这种装置的构造吗?老师适时出示并操作某些有代表性的物体,展示物体的传动装置和传动方式。6、谈话:这些传动装置是怎么样传递动力的?常见的动力传递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

7、起来研究?动力的传递?。板书课题二、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构造和功能。一、探究皮带传动的特点。1、老师出示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操作演示。学生观察:这个传动装置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2、认识皮带传动装置的构造:一根皮带、两个大小不同的轮子。3、老师操作皮带传动装置,学生观察轮子的运动状态。4、交流讨论:当大轮运动时,小轮是何种状态?大轮和小轮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大轮和小轮转动的快慢一样吗?动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到小轮上的?5、讲解:我们把这种传动方式叫做“皮带传动。皮带将运动和能量从一个轮子传到另一个轮子上,带动了轮子的转动,也决定着轮子运动的方向。6、分组操作理论。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组装一个皮带

8、传动装置模型;设法将大轮和小轮按照相反的方向同时转动,画下皮带传动的示意图;记录下大轮和小轮的转动方向和快慢。7、交流汇报,操作演示。8、讨论:皮带传动有什么特点?9、小结:皮带传动装置一般是由一根皮带和它所连接的两个轮子或滑轮组成的。通过皮带,一个轮子的转动被传到另一个轮子上。皮带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轮子转动的快慢,能改变轮子转动的方向。10、欣赏:利用课件展示皮带传动装置运动的画面,理解皮带传动装置在机器运动中的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机、电梯、缝纫机、游乐场里的旋转玩具、工厂里的机器、农村的脱粒机、拖拉机等二、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1、电脑演示、放大座钟内部的传动装置,观察:传动

9、装置的构造跟皮带传动装置有什么不同?2、观察传动装置的运动状况,理解此种传动方式叫“齿轮传动。3、分组操作理论: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内提供的材料做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研究它的传动特点并填写实验记录: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转动齿轮A,观察发生的现象。增加一个齿轮,依次转动每一个齿轮,观察另外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快慢。依次转动每一个齿轮,记下另外两个齿轮的方向和快慢。ABC方向快慢方向快慢方向快慢转动A*B*C*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5、讨论: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的两个齿轮转动方向有什么特点?齿轮传动中,齿轮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6、小结: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

10、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参加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方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齿轮的转速增加一倍。7、扩展阅读:几种齿轮传动的装置教材15页。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8、比较: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皮带传动可以远间隔 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齿轮传动可以限度地传递动力,但必须近间隔 。9、设疑:你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既可以远间隔 传动,又可以限度地传递动力的

11、传动方式呢?三、探究链传动的特点。1、依靠一根结实的链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操作演示链传动装置,学生观察两个轮子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2、交流发现。3、操作实验器材,体验链传动的特点。4、比较:链传动与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之间的联络和区别。链传动可以限度传递力,也可以远间隔 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才能的限制。三、稳固应用,迁移拓展。1、谈话:各组学生分别观察自己小组带来的玩具,找一找玩具的哪个部分是起传动作用的,说一说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传动方式。电动赛车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音乐盒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自行车应用的是链条传动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分别运用了

12、什么传动方式呢?3、拓展迁移:玩一玩:将两只注射器装满水,用胶管连通,推动或者拉动其中一只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另一只活塞的运动,说一说其中的道理。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常见岩石认识常见岩石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根本特征。2、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可以用恰当的词语描绘观察实验等探究性活动。科学知识: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构造、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响中的不同特征;2、知道岩石的根本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2、欣赏

13、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欢祖国山水的美妙情感;教学准备: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出岩石1、出示一块岩石问:这是什么?岩石、哪些地方有岩石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像。、指名讲、补充小结: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板书:岩石二、研究岩石的特征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盘子里有五块常见岩石、砖、煤、玻璃、水泥块假设找错了那么追问: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2、你对这些岩石理解多少呢?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交流

14、、补充。过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5、交流学法: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研究?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老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平安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6、学生开场研究岩石,老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7、研讨交流:1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指名上台交流。2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他同学进展补充交流。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其他组发现了吗?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其他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