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12593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委发20102号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2010年2月2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推动全市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加快全域城市化步伐,深度开发农业新功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努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现就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依托城市并服务城市发展起来的具有生产、生态、生活和人文多功能特征,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高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拓展和延伸。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实施了以“多予不取放活”为核

2、心的强农惠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市正在深入贯彻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要求农业的发展必须与城市的功能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相联系,走都市型现代农业道路,这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需要。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升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农业是重要基础,农村是重要区域,农民是重要力量,“三农”工作仍然是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需要。全域城市化的发展目标,标志着我市城乡统筹进入全新阶段,必将促进工业与农业互补、农村

3、与城市互动、农业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规划协调,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农业自我提升的需要。我市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在提供名优特新精细美高端农副产品上下功夫,在开发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和文化创意功能上见成效,在提高外向度中创品牌、赢市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依托城市功能和资源要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运行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达到惠及民生的目的,将有力地推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巩固党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4、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激活发展动力,认真做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谋划和发展工作。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和全域城市化的要求,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优化生态、拓展功能为目标,以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为依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

5、质产品为标志,以高度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信息化和人文化为特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持续能力,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全市农村发展的新跨越。(二)工作目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经过不懈努力和持久奋斗。其阶段性目标为:经过十年努力,基本建立与我市城市地位相适应,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具有知识、技术、资本高度密集特点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快速运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精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业高科技创新基地、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基地、优质农产品物流基地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区。力争到2015年,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

6、村民生有较大改善,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0元;到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5000元。(三)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引导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道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运用政策手段引导、扶持广大农民和企业投身其中,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2坚持深度开发产业融合原则。依据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深度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人文等多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模式不同、类型各异的都市型现

7、代农业。3坚持面向国际开放合作原则。发挥大连区位和口岸优势,推动农业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全方位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外向型和物流型农业,促进农产品和技术的输出。大力引进外资、外智,提升农业内在质量。4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实行农业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5坚持培训农民科技领先原则。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科技兴农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用现代科技理念培训农民,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8、三、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布局和重点(一)发展布局依据全域城市化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结合各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概括为“三圈、两区、一带”。三圈:主城新城都市农业发展圈、黄海城市组团都市农业发展圈、渤海城市组团都市农业发展圈。两区: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区、水源涵养地农业发展区。一带:滨海农渔业风情带。主城新城都市农业发展圈发展方向:推进近海养殖外移,逐步退出畜牧业养殖和大田作物种植,鼓励发展附加值较高的花卉、种苗、精品果菜等,做大做强大樱桃、黄桃、把梨产业。培育壮大研发和创意农业。黄海城市组团都市农业发展圈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海参、鲍鱼、扇贝、杂色蛤等海产品增养殖业,兴建

9、蓝色食品产业基地,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适度发展特种畜牧养殖业。鼓励特色农作物产业化种植,发展种、养业育苗,实施设施稻田工程。加快优质水产品物流基地建设。渤海城市组团都市农业发展圈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精品蔬菜、优质苹果及西瓜、甜瓜,鼓励发展肉牛、肉禽现代化畜牧养殖业,积极推进海洋渔业工厂化养殖和育种、育苗,探索海水养殖新模式、新途径。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果、菜、粮等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建设,重点发展优质苹果、棚桃、树莓、蓝莓、草莓、板栗、榛子、食用菌和温室蔬菜生产。大力发展猪、禽、草食动物和特种养殖。充分挖掘独有的资源潜力,积极培育沟域经济,加快发展温泉、滑雪、农

10、家乐等观光休闲农业。水源涵养地农业发展区发展方向:依据自然资源的相似性,参照丘陵山区的发展重点推进建设。加大“四荒”植树造林力度,涵养水土,净化水质,保护城市用水和农用水安全。借助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适度发展民俗生态游。继续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杜绝污染养殖场和工业企业入驻。滨海农渔业风情带发展方向:稳步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发展近海、滩涂和工厂化高效益水产品增养殖,积极扩大水产育种育苗规模。依托海岛、海滩、海水资源,大力发展以海滨洗浴、沙滩日光浴、观赏游览、赶海垂钓为主的观光休闲产业,鼓励发展适合海岛特点的高端休闲产业。积极推进海防基干林带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

11、展布局相衔接,规划建设沈大、丹大、永青、城八公路沿线农业产业带。(二)发展重点1生态农业。加大农业生态保护力度,营造城市绿色屏障。引导发展低碳农业,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实施美化工程,增加常青树、彩叶树比重,扩大水果、干杂果栽植面积。扩大贝类养殖规模,减少海藻类碳排放。科学使用有机肥,大力推广生物、物理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加大水稻季节性湿地生态保护力度。实施农业、海洋渔业环境动态监测,加强面源污染治理。禁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防范海域生态环境恶化。2设施农业。突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等主要特征,广泛应用工程、生物、信息等系列现代技术,大力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以规模化专业

12、乡村为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网护果园、陆地工厂化水产养殖、筏式海水养殖、人工渔礁、设施畜牧养殖和设施粮田。3精品农业。以生产名特优新精细美农产品为重点,围绕五大优势产业,推进专业化布局、精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大力生产具有地域特色,安全、绿色、优质、鲜活的高端农产品。重点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饲养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认证注册,积极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大珍稀农产品、海珍品和海洋渔业良种的保护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4种苗农业。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带动作用,培育以农林牧渔业繁种育苗为核心的技

13、术密集型种苗研发中心。加快种苗研发成果的转化步伐,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面向我国北方及沿海地区,兴建粮食、水果、蔬菜、水产、畜禽、林木、花卉等新品种(苗种)繁育基地和种苗交易平台。5外向农业。按照遵循国际规则、实施国际标准、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促进农产品外销和出口。建立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加大地产优质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部在本市聚集,开展多种方式的合资与合作。6休闲农业。大力挖掘农村自然、人文资源,着力构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农业体系。重点开发园区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现代农业休闲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观

14、光农业基地。建设一批市民农园、民宿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重点景区,逐步形成近郊农家乐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温泉滑雪生态游、滨海风情观光游、海岛渔家风情游等现代休闲农业格局。7循环农业。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推进种养连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质再生能源技术,推进农作物秸杆、海产贝壳、人畜粪便、有机生活垃圾向肥料、饲料、原料的转化。加大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发展“畜沼果”、“畜沼菜”、“畜沼鱼”等立体循环农业。着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秸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8创意农业。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和创意理念,研发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采用生物科技手段,改变农产品形状、色泽

15、和口味等特性,将文化元素融入农产品之中;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变农业副产品为传统工艺品;尝试田间地头超市经营,实现时令农产品与消费者的零距离对接;深度挖掘和拓展农耕文化内涵,开发农业节庆、民俗展览、农耕体验等形式的服务产品。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对策(一)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不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中央“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的要求,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将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打造支农、惠农的良好政策环境。落实国家补贴政策,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开辟社会资源投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途径。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

16、支持开发适合都市型现代农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和农民贷款担保机构。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参与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按照“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做好农业重大灾害的预报和防范工作。清理和规范相关收费项目与规定,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二)建立健全农村经营组织体系。以完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加快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坚持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育一批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的市级示范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龙头企业以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以产业为纽带,实行联合与合作,着力打造龙头企业群。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