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12563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0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生态农业创业产业园可仃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概况 4(一)项目名称:宜川交里乡现代生态农业创业产业园 4(二)项目承办单位 4(三)项目地址 4(四)项目简介 4(五)投资概算 9(六)项目实施期限 9(七)项目建设目标 10(八)项目园区模式 10(九)项目劳动定员 11二、项目提出的理由及必要性 11三、项目的市场分析及依据 14(一)项目的市场分析 14(二)项目报告的依据 19四、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20(一)项目建设区概况条件 20(二)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20(三)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21(四)建设内容 22(五)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28五、工艺流程及技术方案 29(一)林下羊

2、肚菌种植设施及大棚建设管理 29(二)有机(果)蔬生产管理 29(三)产品售前管理 30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0(一)投资估算的依据 30(二)编制依据 31(三)投资估算 31(四)工程招标方案 33七、财务评价 34(一)财务评价的依据 34(二)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35(三)财务评价 36八、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 38(一)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 38(二)自然灾害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8(三)技术风险及防范 39九、环境保护 40十、节能 41(一)设计依据 41(二)节能措施 41十一、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 42(一)安全生产、劳动保护 42(二)卫生防疫 42十二、社会效益、生态

3、效益评价 43(一)社会效益评价 43(二)生态效益评价 44十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45(一)结论 45(二)建议 454、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宜川交里乡现代生态农业创业产业园(二)项目承办单位 :陕西国色天香农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项目地址:宜川县交里乡(钟楼寺库区为一期示范区)(四)项目简介本项目是以综合生态农业为基础,集生态观光、旅游渡假为一体, 体现地域文化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根据宜川县的县情、县况,依托 宜川县特有的自然地理、气候、文化及旅游等条件,为致力于建设人 文、生态、开放的新宜川,而特别打造的大型区域一体化建设示范项 目。宜川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

4、游资源,除驰 名中外的壶口瀑布外,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蟒头山、国共合作历史遗 址秋林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寿峰集义山水风光、神奇地质景观孟门山、 距今1.5至2万年的黄河古人类遗址、大禹治水壶口始的传说、恢复 大禹庙遗址而建禹王宫、标志明清黄河繁荣河运的黄河码头古镇遗 址、横渠遗风关学文化云岩古镇及盘古山和盘古庙等多处文化旅游人 文景观,并且紧邻延安精神的发源地南泥湾。宜川也是文化部国家生 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和全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试点县,2008年被命名为陕西省旅游强县,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600余万人次。丰富且具 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宜川具备了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潜 质。宜川县长久以来一直以传

5、统农业为主导产业,资源利用率较低, 生产水平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未能充分将其独有的文化、旅 游等资源优势进行深化开发利用。本项目利用宜川县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人文条件,进行合理开发,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现代 综合生态农业项目。本项目采用“种植 +养殖”的生态模式,大力发 展高产、高效、低耗,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混合 循环农业,形成可 持续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依托科研院校不断 更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 产出率,并在当地及周边地区进行推广。在当地建立配套的加工企业, 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优质的农副产品

6、及其加工品,全面开发绿色、有机且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农产品及畜牧 产品。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发挥示范 样板基地的作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带动有机产业发展,形 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基础种 植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不断深化发展农、林、牧、畐I、渔业, 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 获得较高的经济、生态、社会三 大效益于一身的现代化高效农业。项目根据宜川县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 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大 型绿色、有机食材种植示范基地、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菌种 生产培育 基地、油用牡丹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将山丘沟壑等地的杂木林改种 成红

7、豆杉、文冠果等价值较高的经济林;同时,利用宜川现有地方特 色的名特优水果品种资源,建立生态果园,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机 水果。根据市场对家禽家畜的需求,建立秦川牛、乌骨羊、乌骨鸡、 梅花鹿、野猪、林蛙等各类良种培育基地及养殖 示范基地,实施春夏 放养,冬季圈养育肥的模式;建立珍贵稀有食用鱼种苗培育基地。采 用“公司+农庄”的模式在当地开办农副产品 订单加工企业,建立以 秸秆为原料的生物饲料厂、益生菌生产研发基地等。(注:1、“公司+ 农庄”公司指国色天香集团,农庄为投资人以 资金入股,农户以劳动力和土地入股合作成立的社区支持农业即CSA农庄;农庄是投资人休闲度假和自给自足的基地, 也是其为朋友

8、圈及 社区CSA会员提供订单农业和休闲度假的基地。公司为其提供农业新 技术、种植养殖新品种,并负责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的技术平 台上的可追溯农业的线上服务。投资人享受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的同 时可以确保不低于20%的投资回报率,农户确保原收益的200%勺同时,农庄为其提供社保,完成其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型,公司提 供技术、平台的同时也减轻了规模化管理和销售带来的困惑,亦解决了规模产业化生产和生态循环发展的矛盾, 是国色天香集团的创新和 创举;2、社区支持农业(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 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

9、发展。当 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 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CSA看重在保育生态及资源下共同承担、相互分享的社区关系,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推行健康农作法、永续生活及包括身、 心、灵在内的整合的健康观念。它不单纯是有机生活或环保,亦不单是消费者运动(Con sumersMoveme nt),背後更多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而这看法也反映在 社区发展工作中)凭借宜川县优越的地理位置、 悠久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南泥 湾、黄河文化经济带等周边的自然、人文优势和当地民俗文化资源, 大力传扬南泥湾精神,本项目投资打通南泥湾和钟楼寺水库的旅游交 通线路发扬传承

10、黄河文明。利用综合生态农业的优势,拓展生态旅游 渡假、休闲养生观光、特色民俗文化美食等相关产业。把综合生态农 业建设与生态旅游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第二、 三产业共同发展,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 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性,打造集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 休闲旅游渡假、生态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区域化特色经济产业。本项目将在当地建立示范观光园及配套的休闲民宿度假设施;乡政府所在地(原乡中)配套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农业科技培训推广 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国学教育培训基地;采取“公司+农庄”的模式,在库区以东产业园辖区村民聚集区的 10余万亩林地和4万余亩 耕地

11、上建立200余个高标准的现代生态农庄 (CSA农场);建立宜川 县特色美食民俗文化 村。打造成为游客宜川之行的必到之处,形成学、 玩、吃、住、逛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建立观光农业园:在综合生态农业区开辟出特色瓜果园、 菜园、 牡丹花观赏园、珍稀动植物饲养场等,让游客可身临其境的真 切感受摘果拔菜、赏花、喂养等田园风光。 建立农业公园/森林公园:在农业生产场所及周边沟壑林谷中, 结合林、牧、畐I、渔等布局,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和必要的景 观建筑,在适当的位置建设狩猎场、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 等,为游客回归自然、休闲、渡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 考察等提供理想场所。 开展教育农业园:利用综合

12、生态农业基地中所栽植的作物、饲 养的动物及配套设施,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同 时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了解基地绿色有机产品。 建设民俗观光村:以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为基础,建 立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村,打造提供住宿的农舍、乡村旅店等 示范店;开设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让游客充分享受浓厚 的乡土风情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风俗; 可采摘的直销 蔬果园,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感受劳作过程的 乐趣。 开发大型养生/养老渡假区:利用综合生态农业对当地生态环 境的改善,以及周边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打造适宜休闲养 生的别墅区;开发建设综合养老基地,为周边城市有需求的人 群创造良好

13、的养老环境。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 文化基地:在本项目发展建设的基础 上,后期合作建立影视基地,引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绘画、摄影、雕刻等)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画家村、雕刻村系列文化产业。 亦可作为当地的特色 旅游景点进行深度开发。至此产业园将全方位的开发宜川县交里乡, 建立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的农村新模式,以上规划占地 28万余亩,充分利用辖区内可用的 土地和林区、库区等,将交里乡建设成现代综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最终,通过本项目的示范作用带动宜川县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生产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为基础,为返乡创业农民和大学生提 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创业平台。力争在5年内

14、彻底使宜川县从现有的传 统单一农业模式转型为多元化、 产业化经济发展大县,带领当地农民 脱贫致富。(五)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14.65亿,200个现代农庄对外招商融资10亿,集 团投资4.65亿,含四期投资1亿元的有机食品加工基地;其中固定 资产3.85亿元,流动资金8000万元,一期工程建设完毕投入生产盈 利后,再分别进行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建设。(六)项目实施期限拟从2016年3月到2022年6月,5年内完成前三期规划达到提 出的规模目标,一期建设投资人民币伍仟余万元,当一期工程建设完 毕投入生产盈利后再分别进行第二期、 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建设。项目 分四期建设完成,前二期建设以科技服务和基

15、础建设及示范园投资为 主,资金由集团全资投入,四期总结示范园经验进行现代农庄的复制 期限根据市场发展从2021年开始在4到10年内完工。该园建成后, 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七)项目建设目标发展高产、高效、低耗的有机食材,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培养技术人员,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创出 自己品牌,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带动 有机产业发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 益,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利用壶口瀑布、南泥湾这一线旅游资源优势, 拓展观光、种植、采摘等旅游项目,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宣 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性,打造集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休闲度 假、生态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创业园区,同时,通过示范作 用,促进生产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为基础,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 农民工提供一个创业平台。(八)项目园区模式 园林农业休闲模式: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科技游,漁业 游,牧业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