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123500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第1课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的研究奠定认识的基础。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第二,研究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本课还要锻炼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利用对比实验找出变化规律,记录并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

2、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可以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2.能力目标猜想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能够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进行猜想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操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想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探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教学难点】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3、【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横梁和柱子的模型。2、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回形针。3、学生准备:课本、直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纸条)请一位大力士和老师配合做一个实验,拉一拉这张纸条,(用很大的力气才拉断)教师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本书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答后,教师实验)2纸条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就弯曲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不弯曲呢?也就是说让它抵抗住弯曲呢?(学生说抵抗弯曲的方法:拉近盒子的距离、加支撑物等。) 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活动一:探究增加纸的厚度,

4、会不会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1师:如果增加纸条的厚度,它的抵抗弯曲的能力会增加吗?(会)2师:这里有两张纸,1号纸比较薄,2号纸是由两张 1 号纸粘起来的,也就是说它的厚度是1号纸的(2倍)。3师:那这两张纸,哪张的抗弯曲能力强一些呢?师:都觉得 2 号纸的抗弯曲能力比 1 号纸强吗?4师:(稍作停顿)那 2 号纸比 1 号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强多少呢?预测一下。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沉默)都认为 2 号纸厚度增加一倍,抵抗弯曲的能力也跟着增加一倍吗?5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预测准不准确呢?(实验)如何实验?(放铁垫圈)为了让实验公平、科学,应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呢?(垫圈大小和重量、垫圈放的位置、支撑物

5、的距离和高度、弯曲程度、放垫圈的力量。)教师说明:放垫圈的位置以中间的圈为准;书的距离以纸上的线为准;弯曲程度以沾到橡皮擦为准;放垫圈时不要用力砸。6学生实验,教师参与指导。7交流。8师:实验都完成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师:做了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师小结板书:增加纸的厚度,能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活动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1如果给你们3号纸,3张纸合起来,它们会承受多少?(指几个学生说,教师说明:可以确定一个范围)2我们还有4号纸,小组内先猜测一下3号纸和4号纸能放多少个,再做实验并记录,老师建议:可以先做3号纸,再做4号纸。3学生验证并记录。4交流:刚才大家研究的这

6、么投入,肯定有重大发现。(学生汇报)5刚才,我们对3号纸和4号纸的抗弯曲能力都进行了预测和测量,很多同学都感到非常意外,怎么可以承受这么多的垫圈呢。做了这个实验,你们对纸的厚度与它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什么新发现?(能力不是成倍增加的)三、绘制折线图并分析1在科学上,我们用这样的图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看得懂吗?横向表示什么,纵向表示什么。你会不会画?请同学们把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用折线的形式画下来。2学生绘图。3展示,交流。(学生介绍折线图,有什么发现。)4小结:看着曲线图,你能说说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能不能说,纸的厚度增加1倍,抵抗弯曲的能力也增加一倍,有没有明显的倍数关

7、系)可不可以这样说,增加纸的厚度能显著提高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四、联系生活1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明显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所以在建筑中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重力。(欣赏图片)2(指教室里的梁)这些横梁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横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大多是立着放的,还是横着放的,你能不能也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又是为什么呢?(立放大大提高抗弯曲能力)3用木片来体验得出的结论。五、小结、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明显提高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可是这种办法就需要增加材料的用量。不增加纸的厚度,你能想出办法增

8、加这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吗?【板书设计】抵抗弯曲纸梁宽度 增加 增加纸梁厚度 增加 大大增加柱子间距弯曲程度 规范操作垫片位置.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接着进入探究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而要保证材料既有足够的抗弯曲的能力又可以尽量节约材料的道理,教科书以资料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最

9、后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强对前面活动的认识,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还体现出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尽力追求科学学习的生活性和探究性。【学情分析】本课是六上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但是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课的基础上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通过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过程。2、经历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情感态

10、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2、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前一节课中,我们研究了纸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发现纸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厚度和宽度)那纸的抗弯曲能力除了与厚度、宽度有关,如果我把薄薄的一张纸的形状改变一下,它的抗弯曲能力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板书)二、形状与抗

11、弯曲能力1教师出示一张纸让学生讨论,在这张纸长度不变的基础上,同学们能折出哪些形状呢?按照学生说的把形状画在黑板上.(板书:形状)2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来预测一下这些不同形状的纸的抗弯曲能力!(预测前出示实验的纸)抽两组的预测的结果写在黑板上.(板书:预测)3我们已经进行了预测,那我们接下来要进行实测了,在实测时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呢?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前一节课的实验中我们是控制哪些条件不变的和我们这里有相同之处嘛!(板书:实测)注意:两边的高度不变,垫圈放的位置要在中间而且要轻轻的放,实验时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我们统一为11厘米).4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小组至少选择两种形状进行实测并记录:学生实

12、验的同时教师巡视每个小组(特别关注预测的两组)形状预测抗弯曲能力实测抗弯曲能力5.汇报实验结果:两种情况以上测好的同学请举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的情况,请几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板书:实验数据)6.教师提问:看了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或者提:纸的形状改变了,他的抗弯曲能力怎么样呢?7.结论: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增强.(板书: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增强)进一步解释:让同学再观察一下改变形状的纸,出示一张没有改变形状的纸和改变形状的纸相比较,我们发现纸的什么改变了?(宽度减小了,厚度增加了)我们在前一节学到过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能加强抗

13、弯曲能力.薄薄的一张纸把它的形状改变以后,他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了,那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材料也是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抗弯曲能力的.出示钢材,为了节省钢材,把它们做成了这样各种形状,虽然材料节省了,但抗弯曲能力仍旧很强.三、瓦楞纸板的研究今天材料比较多,老师用一个纸箱子装了过来,我发现纸箱上还藏着个秘密呢!现在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小块这样的纸板,你们可以感觉一下,并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汇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硬板纸的内部结构原来硬板纸除了比较厚之外,更主要是里面有了抗完全能力特别强的波浪形,这种形状又象瓦楞状,我们就把这种纸叫“瓦楞纸”。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把瓦楞纸板剥开看看各部分的结构是怎

14、么样的?各部分的软硬怎样的?教师提问:为什么中间层要做成“波浪型”呢?这样有什么好处吗?有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抗弯曲能力,也把瓦楞纸板做成五成,甚至七成.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都是通过改变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的例子,课后同学们可以去寻找一下。【板书设计】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改变形状减小了宽度 增加了厚度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拱形结构,知道拱形结构的承重能力比横梁要强。2能根据实验观察发现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再根据拱形的受力状况,提出增强拱形承重

15、能力的方法,并付之于实践探究。3能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地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关于拱形的问题。4能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物蕴含着大道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学重点】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根据拱形的形变来分析拱形受力的状况。【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师:刚才我们从西瓜说到了拱形,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拱形的结构,请看(投影图片),对于拱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生说。3师:综合大家的问题,主要的疑惑是我们生活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拱形结构,拱形有什么作用?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