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12229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点题及答案班级: 姓名: 分数: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p tao ji sh mo m hn j z rn zhung jia fn gn zh jin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淹(_) 秦(_) 效(_) 撤(_)掩(_) 奏(_) 郊(_) 澈(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聚(_)会神 不(_)不忙 水平如(_)迷(_)不解(_)地而起 红叶似(_) 随心所(_)神出(_)没桂林的山一座座_,各不相连。2.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_ _3.抗日游击队_,打得敌人魂飞魄散。四、选择恰

2、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只要就 虽然但是既然就 不是而是我_用一根麻绳_把他捆来了。_答应了,你_应该办到。_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_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_他感情脆弱,_这篇课文太感人了。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1)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_(2)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端正了学习目的和态度。(修改病句)_(3)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改成比喻句) 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家乡的蒿笋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

3、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这个季节,正值

4、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_ _ _ _2写出下列

5、词语的反义词。美丽_ 善良_ 隐藏_3蒿笋生长在哪里?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_4用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_七、习作。(20分)你游览过哪些自然景观呢?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身边的景物,也可以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它的特点。不少于400字。_参考答案一 葡萄驾驶茂密痕迹滋润庄稼翻滚逐渐二 淹没 秦朝 效果 撤退 掩护 演奏 郊外 清澈 三 精 慌 镜 惑 拔 火 欲 鬼 1. 2. 3. 四 1. 只要就2.既然就3.虽然但是4.不是而是五 (1)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3)秋天树叶纷纷落下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六 1 尽管 可是 不但 而且 2 丑陋 凶狠 暴露 3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4用蒿笋做的菜的特点是鲜、嫩、香、脆。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