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12028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一重点:熟悉图形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别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其次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外形;(2)按颜色

2、;(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熟悉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第三重点:熟悉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适宜的单位。(留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3、=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学问点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由于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洁,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娴熟把握20以内的加法才

4、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假如让学生自己思索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送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把握,首先告知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终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肯定要拆对。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

5、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简单把握了。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1.学好数学,必需把握三个根本概念:根本概念、根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需认真(总结)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将来。 3.肯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

6、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详细问题。因此,我们应当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当把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渐渐培育适宜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力量,利用文本阅读进展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留意有意识地转移学问,培育解决问题的力量。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学问,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拟,以及前后的学问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学问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像的概念或规律进展比拟,找出它们的一样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学问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学问的概念,了解数学学问的衍生过程,使学问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详细,逐步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展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拟、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学问歧义,学问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开这种状况,学生应当学会写“学问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