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调节》习题精选.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11897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糖调节》习题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血糖调节》习题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血糖调节》习题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糖调节》习题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糖调节》习题精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糖的调节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1正常人血糖含量的变动范围是( ) A6080mg/dL B80120mg/dL C140160mg/dL D160180mg/dL2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来自( ) A胰岛A细胞 B胰岛B细胞 C肾上腺 D脑垂体3正常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血糖的最大吸收阈值是( ) A120140mg/dL B140160mg/dL C160180mg/dL D180200mg/dL4糖尿病的主要成因是( ) A吃糖过多 B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少 C胰岛A细胞受损 D胰岛B细胞受损5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 A吃得多,但日渐消瘦 B喝水多,但口还干渴

2、C尿得多,尿有果香味 D尿得多,尿有醇香味6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 ) A多吃香蕉少吃糖 B多吃粗粮少吃肥肉C多吃蔬菜少吃水果 D多吃甘薯少吃油腻7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能肯定他是糖尿病患者;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两种说法依次是( ) A不正确、正确 B不正确、不正确 C正确、不正确 D正确、正确8在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尿酸等诸物质中,血浆、原尿、尿液中均含有的物质是( ) A B C D9代谢正常的健康人,在下列液体中不该含有葡萄糖的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原尿 D尿液10下列关于流经肾脏后的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3、( ) A含氧量增大 B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C血糖的含量不变 D尿素的含量减少二、非选择题1血钠含量过低会影响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2经尿检,发现尿液中有糖,就可诊断为患有糖尿病。( )3胰岛素必须注射,口服无效。( )4得了糖尿病,身体必然消瘦。( )5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图作出具体分析:(1)正常人血糖含量的稳定在_mg/dL之间。人体血糖的来源是_、_和_;血糖含量去路是_、_和_(2)饭前(AB段)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原因是_;此时胰岛_细胞活动增强并分泌_素,后者作用于_,促使_分解,使血糖含量_(3)饭后2小时(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_;此时胰岛_

4、细胞活动增强并分泌_素,后者促使血糖进入_和_转化成_;进入_转化成_;进入_,被氧化分解,转化成_。并抑制的分解和_的转化。结果出现血糖含量下降(CD段)。(4)血糖的调节中枢是_6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持续保持在_ mg/dL以上,并出现_。其体态特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_多、_多_多,_少。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_受损,导致_不足,使血糖的去路_,而来源_7下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2)糖尿病病人之所以会出现 和 ,是因为病人的胰岛素分泌 。(3)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素分

5、泌量的减少和 分泌量的增加,以及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4)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5)你认为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3C 肾小管对血糖的重吸收的最大值是160180 mg/dL。血糖浓度超过此值后,经重吸收后,剩余部分即随尿液排出。4D5A、B、C 团随尿排出的糖有葡萄糖和果糖,故有水果香味。6BC 7B 8B 9D 10D二、非选择题1 是血钾,非血钠。2 一次性大量吃糖,使血糖含量超过肾糖阈,也会出现尿糖,属正常生理活动,非病也。3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6、蛋白质,口服后经消化液中的蛋白酶、肽酶作用会转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蛋白质的功效。4 不限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有可能又患肥胖病,这种病人危险性更大。5(1)80120。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脂肪或某些氨基酸(2)消耗多于供应;A、胰高血糖,肝脏、肝糖元,上升(3)糖类被消化吸收;B、胰岛,肝脏、肌肉、糖元;脂肪组织细胞、脂肪;各组织细胞,CO2和H2O释放能量。肝糖元、非糖物质(4)下丘脑6160180,糖尿。吃的、饮水、尿的,体重减。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增强7(1)2,1。 (2)高血糖、糖尿,不足。 (3)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4)(略)。 (5)少吃含糖、脂肪较多的食物,多吃一些含纤维多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