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11615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意外的急救处理 溺 水 系各种原因或情况(游泳、海难、洪涝灾害、水下作业或自尽等)所发生的呼吸道被水堵塞或反射性喉头、支气管痉挛而造成的缺氧、窒息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溺水最初的反应是剧烈挣扎和屏气,不久,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便不自主地开始强烈吸气;但因吸入的水对咽喉的刺激,咽喉反射亢进,以致频繁地吞咽,伴有呛咳,吸入的水大量进入体内。随着缺氧的加剧,溺水者可产生呕吐、神志消失、惊厥,终至死亡。人体溺水后多表现为面部肿胀和青紫,双眼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泥沙或杂物,吞水量过多者,可见上腹胀大,肢体冰冷、烦躁不安或昏迷,可伴有抽搐,呼吸频速而不规则,脉搏微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死亡者一般是

2、先呼吸停止,继之心脏停跳。 【急救措施】 1清理呼吸道。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迅速解开溺水者的衣带,清除口鼻腔内污物,拉出舌头。如口紧闭,可将下颌推向前方,使其张开。 2若尚有心跳、呼吸,可选用下列一种倒水方法,尽快将溺水者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 (1)将溺水者俯卧,腹部垫高,头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 (2)双手叉抱溺水者腹部,将背上提,头下垂。 (3)抱住溺水者的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快步走动可使积水排出。 3若溺水者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口对鼻或口对口)。若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吹气量要大,足以克服肺内阻力才能有效。也可采用压背法人工呼吸,最好利用斜坡地形,使

3、患者头朝下,这样有利于肺内液体流出。经短期抢救,呼吸仍不恢复者,不要轻易放弃,应继续坚持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疗急救人员的到来。 4若溺水者昏迷不醒,也可针刺人中促醒。 5神志清醒后,可饮姜糖水、热茶或少量的热酒。 【预防措施】 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但训练时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救护措施,并学会水中救人的本领。 触 电 当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全身或局部的损伤称为电击,俗称触电。触电事故大多由安全用电知识不足或违反操作规程所致,如违章布线、自行检修带电电路或电线,电源电线年久失修、电器漏电或外壳接地不良等,尤其在高温潮湿场所或雨季,衣意外伤病的急救与处理裤受潮皮肤电阻减低,更易引起触电

4、。轻者,仅有恶心、心悸、头晕、局部发麻及肌肉收缩。重者,除触电部位的烧伤外,还可发生抽搐与休克症状,甚至呼吸、心跳骤停。也有触电后立即进入假死状态者。所谓“假死”状态包括三种情况,即呼吸停止,心跳尚在;心跳停止,呼吸尚在;心跳呼吸都存在,但十分微弱。此外,由于触电时肢体肌肉强烈收缩,有时可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由于意识丧失或肌肉收缩被“抛”离电源,以致跌倒或从高处坠下,引发外伤或脑震荡。 【急救措施】 1迅速切断电源。迅速关闭电路开关,或用干的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切记不要直接接触带电的人和物。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5、要有耐心和坚持不懈地进行,直到伤者复苏或医护人员赶到为止。对昏迷不醒的触电者,可针刺人中穴促醒。 3苏醒后,在不确定触电者是否有骨折、颅脑损伤及内脏破裂等情况时,尽量保持原地不动,注意保暖,包扎和掩盖创伤部位,等待医护人员赶来处理。如出事现场附近有医疗条件,要小心搬动,送往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 1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 2雷雨时不可在大树下躲雨或使用金属柄伞在田野中行走。 3遇有火警或台风袭击时应切断电源。 烧 伤 由于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固体,强光,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辐射等原因造成皮肤、黏膜及内脏的特殊性损伤统称为烧伤。生活中,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等

6、热液烫伤最为多见。 1烧伤的深度。 (1)度烧伤(红斑性)。仅伤及表皮浅层。伤面呈红斑状,有明显灼痛感,皮肤微肿发红,无水疱形成。一般35天即可痊愈。 (2)度烧伤(水疱性)。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累及真皮层。伤面皮肤红肿明显,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疱皮剥脱,创面基底呈粉红色,渗液较多,疼痛明显。如无感染两周左右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3)度烧伤(焦痂性)。伤及皮肤全层或皮下脂肪、肌肉、骨骼。皮肤局部创面苍白或黄白或焦黄以至焦黑、炭化,并且痛觉消失。因皮肤和附件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自体植皮才能愈合。 2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1)轻度烧伤。指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度烧伤,小儿烧伤面积减半

7、。 (2)中度烧伤。指烧伤面积为1130的度烧伤或10以下的度烧伤,小儿烧伤面积减半。 (3)重度烧伤。指烧伤面积为3150的度烧伤或烧伤或1120的度烧伤,小儿烧伤面积减半。 (4)特重烧伤。指烧伤面积超过50的度烧伤或烧伤面积超过20的度烧伤,小儿烧伤面积减半。 (5)呼吸道烧伤。指面部有烧伤、鼻毛烧焦、鼻前庭烧伤、咽部肿胀、咽部或痰中可有炭末、声音嘶哑。重者呼吸困难、窒息,喉部可闻及干鸣。 【急救措施】 1火焰烧伤。受伤者应迅速灭火,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的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意外伤病的急救与处理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或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

8、造成吸入性损伤。赤手扑打火焰可造成手部烧伤,应注意避免。抢救人员除指导受伤者自救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受伤者身上灭火,并尽快协助伤者离开现场。 2热流体或蒸汽烫伤。应使伤者迅速离开现场并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余热继续产生作用,使创面深化。可用冷水冲洗患处1020分钟,使烧伤程度减轻并减少疼痛。要尽可能避免将疱皮剥脱,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使伤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开,然后慢慢将衣服脱去。 3化学物质烧伤。对付大多数化学物质损伤,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以大量清水将其冲净或稀释,时间不少于30分钟。遇生石灰烧伤时,应在除去生

9、石灰粒后用大量流动的洁净冷水冲洗10分钟以上,尤其眼内烧伤,更应彻底冲洗。切忌将受伤部位用水浸泡,以免生石灰遇水产生大量热量而加重烧伤;磷烧伤时则应将创面浸于水中,或以多层湿纱布覆盖,以防止磷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加重损伤,并应尽量剔除磷粒。对个别具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如氰化物),应在大量冲洗的同时,尽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4对局部较小面积度烧烫伤,可在家中治疗,在清洁创面后,可外涂京万红烧伤膏、獾油等。对严重烧伤者应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注意事项】 1对于口渴的病人,可以少量多次口服含盐的液体,不要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的白开水,以免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2保护创面。若烧伤部位出现水疱,可在

10、低位刺破,使其引流排空,切忌把皮剪掉,造成感染。用无菌或洁净的三角巾、纱布、床单等布类包扎创面,以免继续受到污染。创面不可私自涂抹任何药物,如外用药膏、红药水、紫药水、酱油、大酱、牙膏等,应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3凡眼部烧伤,严禁用手或手帕等揉擦,如为生石灰、强酸、强碱等烧伤,首先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冻 疮 冻疮是指在寒冷和潮湿环境下(一般是指冰点以上的低温,010之间)引起的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皮肤损害,多发生在肢体末端、耳、鼻等处,为冬季常见病。气候转暖时好转痊愈,天气寒冷时容易复发。全身性冻伤不在本节讨论范围之内。 【症状表现】 1一般多发生于体质较弱或周围血管病患者(如雷诺氏病

11、)等人群。 2典型的皮损为暗紫红色弥漫性水肿性的斑块,触之发凉,压之退色,表面紧张而有光泽,局部瘙痒或刺痛。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痊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 3好发于手足指(趾)、手足背、足跟、面颊、耳郭等外露部位。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 【防范与干预】 1在低温严寒气候、野外作业者,特别是湿冷环境静止不能活动的状态下(如站岗、放哨、守候、执勤等工作),更容易发生冻疮,应当注意防范。注意局部保暖,手套、鞋袜不宜过紧。多做局部按摩、擦揉、拍打以防冻疮发生。 2应以预防为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及时保暖、防潮,保护皮肤。 3未破溃者可用风痛灵、松节油、冻疮软膏,温水浸泡患部后搽用,每日23次;已破溃者应到医院治疗。 【注意事项】 1发生冻疮后不要立即用火烘烤或用热水浸泡。 2过去发生过冻疮,在原部位有再受冻伤的倾向,来年应及早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