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11270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孟子二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孟子二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孟子二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孟子二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二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一: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十五、孟子二章 教材分析: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告子。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斗日益剧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抱负。鱼我所欲也说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见。孟子认为,假如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比照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区分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卑微,经过种种磨炼而最终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难的

2、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学情分析: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尝排比、比照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熟悉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给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表达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熟悉“舍生取义”“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争论点拨法、比拟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3、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积存文言学问,把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见。3背诵两篇短文,积存名言警句。力量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育学生文言文自学力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尝比照、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1理解“舍生取义”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加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熟悉.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加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了解“舍生取义”的道德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难点1正确熟悉“舍生取义”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预备布

4、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孟子的资料。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 1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谈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2介绍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上主见“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根底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以此游说齐、梁等国,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相互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见为迂阔,不予接受。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论和行动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二、朗读课文,找出

5、并解决疑难 1教师范读课文。(1学生边听边在自己不理解的字下作记号。)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实词、虚词。(2学生相互沟通。) 3帮忙学生解决疑难。(3争论存在的疑难,弄不懂的集体解决。) 三、提炼论点,理清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1争论后归纳。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方引出来的。先设比方而后提出论点,这是由于“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行兼得,取其中最美者符合情理也符合规律。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6、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学生争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行兼得的状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由于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假如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反“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丢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丢失呢?是由于他们为物欲所蔽。例 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承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丢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需使自己的

7、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规律推理非常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可以看出设喻的奇妙。 (4)文中的比方、比照、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规律性。) 3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纳了哪些论证方法? (3全班同学阅读思索,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答复,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方论证、规律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比照论证等方法。) 四、突破难点,理解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详细指什么

8、?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2师生争论。明确:“本心”详细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3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由于人有羞恶之心;假如不顾耻辱,“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当停顿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行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拟恰当的。(3记录,领悟。) 五、拓展延长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

9、的思想内容? (1学生争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当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学问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 的观点的依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丢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进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听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正确的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2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10、 六、本课小结: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见,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势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美篇章。 七、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课文。2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 比方论证 生义 舍生而取义 所欲甚于生者 不为苟得 正反比照论证 (假设规律推理) 所恶甚于死者 患且不避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一箪食,一豆羹” (举例论证) 蹴尔而

11、与之,乞人不屑。 (乡) 为身死而不受 为宫室之美受之 (今) 为妻妾之奉受之 见利忘义(反面论述)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1常言道,“宝剑锋乃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才在苦难中造就,国家在忧患中强盛。不经一 番风雨,人生难见彩虹;没有内忧外患,国家就会灭亡。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给我们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同感受孟子文章磅礴的气概、犀利而有文采的言辞、雄辩有力的论说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概和美感。(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2、(2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再次要求学生读课文。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指导学生疏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解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2教师帮忙解决疑难。(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句子翻译) (2小组争论沟通,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争论、沟通、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13、。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卑微、经过种种磨炼而最终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难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需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困难甚至苦痛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打算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终推出论点。) 4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4争论、沟通、明确:这篇短论采纳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比照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排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比照,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

14、观点等等。) 四、拓展升华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一样?请列出两句。(1学生沟通自己把握的学问。(参考: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2学生争论、沟通。 参考: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夫起义首领李白成带着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柔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渐渐适应,最终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3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3学生各自谈自己的体会。 参考: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珍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困难困苦的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