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肤研发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111858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皮肤研发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皮肤研发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皮肤研发史(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电子皮肤研发史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15年第88期早在2003年,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低分子有机一一并五苯分子制成薄膜,通 过其表面密布的压力传感器,实现了电子皮肤感知压力。时隔两年,该研究团队又在特殊塑料薄膜中重叠嵌入分别感知压力和温度的两组晶体管, 在晶体管电线交叉的位置使用微传感器记录电流起伏,可判断出日常温度和每平方厘米300克 以上的压力。此外,这种电子皮肤成本相当低廉,每平方米只需100日元(约1美元)。2009年底,飞利浦研究实验室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一项新的技术E-skin(电子皮肤),主要 用于产品的外观装饰。电子皮肤是飞利浦正在进行的电子纸研究的

2、一部分,利用这项技术可以 对各种产品覆盖一层“变色皮肤”。电子皮肤可以覆盖在各种设备上,不需要使用背光光源,它可以接受周围环境的光线来实 现颜色适配和节能,在户外也能像油漆一样保持色彩明亮生动。这项新技术初期将用于手机、 MP3等小型设备的外观增强。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团队设计出的电子皮肤,可辨别更细微的压强,这种由聚 合树脂和敏感橡胶覆盖锗硅混合纳米线制成的皮肤,可感知50克以下的细微压力。随着尖端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入,石墨烯、碳纳米等特殊材料因超轻薄、韧性强、电阻率小 等优良特性,被科学家认为是电子皮肤的优良“基底”。例如,由我国研究人员使用碳纳米管传 感器制成的高灵敏度皮肤,甚至可感知到20毫克蚂蚁的重量。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在尝试将随意拉伸和变形的电路移植到透明的弹性硅胶上, 力图赋予电子皮肤更多近似人体皮肤的物理特性。按照设计,这种电子皮肤可包裹四肢与手 臂,有望应用于皮肤移植。扈中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