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111629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深圳技能大赛 -中药调剂员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2018 年深圳技能大赛中药调剂员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2018年 8月一、竞赛项目、标准、方式、内容(一)竞赛项目中药调剂员。(二)竞赛标准参照国家职业资格高级(三级)标准为基础,结合行业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相关内容,由组委会统一组织专家命题。(三)竞赛方式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初赛为理论知识竞赛 ,决赛为实际操作技能竞赛。1.初赛。理论知识闯关竞赛。统一使用计算机理论闯关竞赛系统,由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命题,采用上机考核方式进行,现场计算机自动判分,第一关为基础知识,第二关为专业知识。两关均实行百分制

2、,60 分为及格。 第一关及格方可进入第二关。最终以第二关成绩作为初赛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取前 60 名选手进入决赛。时间 60 分钟。2.决赛。实际操作技能竞赛。以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赛前由命题专家参照样题封闭修改30% 作为决赛赛题,满分为100 分,时间 41 分钟。3.相关竞赛资料将于竞赛报名截止后在组委会指定网站( 公布,参赛选手自行下载。(四)竞赛内容1.理论知识竞赛考核大纲。理论知识竞赛考核大纲如表1 所示。表 1理论知识竞赛考核大纲职业功能考核范围考核内容相关知识1能识别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160 种2能识别皮类、 茎木类中药饮片40 种3能识别花、叶类中药饮片 40 种4

3、00 种常用中药(一)中药识别4能识别果实、 种子类中药饮片50 种材及饮片的来源、一5能识别全草类中药饮片 40 种、性状特征及功效。中药6能识别动物类中药饮片 35 种鉴别7能识别其他类中药饮片 35 种50 种中药材及饮(二)中药检测能鉴别 50 种中药饮片的真伪片常见伪品的鉴别特征能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1 中药饮片调配1对患者性别、年龄及医生签名进行审方知识(一)审方审核二2对处方剂量进行审核2 常用方剂的组、中成和功效药3对用药禁忌等进行审核调剂1掌握 400 种常用中药饮片的规范名1 400 种中药饮(二)饮片调配称片的规范名称2能识别同一种饮片的不同炮制品2 不同炮制方法职业功能

4、考核范围考核内容相关知识3能独立调配含毒麻中药饮片的配方对饮片疗效的影响能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复核:1错配、漏配中药调配复核知(三)复核2剂量识3需特殊处理的药物4饮片质量等(一)贵细药材贵细药材的应用三能介绍贵细药材服用方法介绍知识、用药(二)中成药介120 种中成药的指能介绍中成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导绍应用知识1 中成药验收的1能对柜台中成药进行外观质量判别四(一)中成药销有关规定和处理、售2 零售药店促销销2能运用促销技巧对证销售中成药售与技巧服务(二)处理顾客化解与顾客矛盾能处理与顾客的纠纷矛盾纠纷和纠纷的方法2.实际操作技能竞赛考核大纲。实际操作技能竞赛考核大纲如表2 所示。表 2

5、实际操作技能竞赛考核大纲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比重竞赛考试范围为 中国药典(2015 年版)收载的、临床常用的 340 种中药材及其饮片(见附件5-表 9)。参赛选手对随机抽取的40 味中药饮片进行鉴别,裁判员现场阅卷评判。竞赛现场设候考区与竞赛区,候考区一、占实操总成绩设检录与工作人员1 人,引导人员1 人;竞赛区设裁判中药饮片40% (竞赛时人员3-5人,计时员2 人;共设5-6个考位,每组40性状鉴 别间 15 分钟)味中药饮片,根据抽签顺序每轮5-6 位选手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药鉴别,填写中药性状鉴别评分表(见附件 1-表 5),由现场监考人员交裁判人员现场阅卷评判。占实操总成绩10

6、 味中药,包括并开药名、别名、配伍禁忌、用量、二、审 方10% (竞赛时特殊煎药方法等内容的审核。间 6分钟)比赛采取药斗抓药方式进行,处方中药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容器内,随机摆放在中药斗柜内。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调配10 味3 付中药,要求调配操作规范,三、占实操总成绩剂量准确,不撒、不漏,脚注处理合理, 包装美观牢固、中药饮片50% (竞赛时整齐规范。为节省时间,计价与捣碎工作已由工作人员调剂间 20 分钟)完成,参赛选手可忽略该程序;处方审查于赛前单人单桌集中进行,根据调剂审方要求,指出处方中存在的不规范处,并在处方审查答卷纸(见附件4-表 7)上写明存在的问题。调配时,参赛选手可自带戥

7、称。 操作完毕,每 1 位裁判员对同一选手的操作情况、 称量准确度和熟练程度(调配用时)逐项打分(见表 10),作为参赛选手得分。考场设监考人员 2 人;竞赛现场设候考区与竞赛区,候考区设检录与工作人员 2 人,引导人员 1 人;竞赛区设裁判人员 5 人,统分人员 2 人。中药饮片调剂操作项目 (含审方)评分标准见表 3。二、评分标准(一)初赛评分标准第一关为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共50 题,每题 2分;第二关为专业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单选题共30 题,每题 2 分;多选题共10 题,每题 3 分;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1 分;各题型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二)决赛评分

8、标准实际操作技能评分标准如表3 所示。项目表3A中药饮片调剂操作项目(含审方)评分标准评分细则(1)审核处方( 10 分):为了合理利用比赛时间,处方审查考核于赛前单人单桌集中进行。处方由大赛专家组拟定,参赛选手须按处方管理办法之规定认真审查,指出方中错误并予以改正。审查内容包1.操作规括处方前记、正文(中药别名、并开、脚注、处方应付、配伍禁忌、范( 50 分) 毒性中药用量与用法等) 、后记等。每位选手用时 6 分钟审查 2 个处方,审查完毕由裁判员阅卷评分。(2 )验戥准备( 5 分):着装(束紧袖口),戴帽(前面不漏头发) ;衣帽清洁(前面不漏头发)、双手清洁、指甲合格;检查戥子是否洁净

9、;检查冲筒是否洁净;审慎、包装纸(台纸)整齐放置;持戥(左手持戥,虎口向上,手形如“佛手”);查戥(戥砣相符、戥杆、戥盘上下干净,戥绳不绕,戥盘水平);校戥(举戥齐眉,面向顾客,左手不挨戥)。(3 )分剂量( 5 分):为使一方多剂的分剂量均匀准确,参赛选手在调配时,应采用“等量递减”、“逐剂复戥”分剂量,不可主观估量或随意抓配。(4)调配( 10 分):按序逐味调配,单味间隔平放在包药纸上,使其互相之间易于区分。不可混放一堆,调配时,左手持戥杆,右手心向下取药放入戥盘内,不可用戥盘撮药。先称松泡等特殊药物并按规定位置排放的也视为正确。整个调配过程必须做到无混杂、无散落、无遗漏、无错配等。配方

10、过程中,如果将饮片撒到台面上,允许拣回,不拣回的或者落到地上的均视为有散落现象;两种以上药物堆放在一起不易区分的视为混杂。为节省时间,捣碎药物由专家组统一处理。(5 )特殊药物处理( 5 分):处方中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等,不以“脚注”形式注明,由参赛选手自己判断;选手应使用统一准备的包装纸单包并注明药名及用法(四角包或五角包),要求药包平整美观,规格一致,不散不漏,牢固整齐规范。单包药应放于各剂药袋内上方。(6 )复核与装袋( 5 分):处方调配完毕,必须核对,核对时须看方逐项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装袋,并在处方上签字。包装采用药袋,包前须将病

11、人姓名、处方号等填写清楚。药物装袋后要折口,并在药袋右上角逐一注明选手准考证号。选手在调配过程中或复核时如果发现有问题,允许及时纠正。(7 )发药交待( 5 分):为了节省时间,发药时应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的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时间、煎药时间、煎煮方法、用法用量、饮食禁忌、需要特殊处理中药的用法、自备“药引”的用法等内容,参赛选手可直接在事先备好印有中药煎服法及注意事项的药袋选项栏上选择打钩即可(只需填 1 个药袋),空项应划线。(8)及时清场( 5 分):调配完毕后要及时彻底清场,做到物归原处、台面干净。清场后要向评委口头报告“操作完毕”,并将所配处方交给评委。计时结束。本次比赛中,设立了“

12、三剂总重量误差率”和“单剂最大误差率”两个称量准确度评价指标。选手操作完毕后,在本人及评委监督下,由工作人员负责对其调配的三剂中药进行称重,减去药袋重量后的净重作为评2.称量准确分依据(药袋及单包用纸的重量均已提前标定,并在药袋的左上角注(30 分)明)。(1)三剂总量误差率( 15 分):是指参赛者所调配的三剂中药的总量与处方三剂总量的误差率。(2)单剂最大误差率( 15 分):是指参赛者所调配的三剂中药中,实配单剂重量与处方单剂重量误差最大的值。在本次比赛中,以调配时间作为参赛人员操作熟练程度的评价指标。3.熟练快捷开始时间以评委指令为准, 截止时间以参赛者口头报告“操作完毕”的时(20 分)间为准,限时 15 分钟。项目表3B中药饮片性状鉴别项目评分标准评分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