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11160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汇报.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自市2009年农村改厕项目考核验收暨2010年改厕项目执行情况汇报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爱卫会主任 刘玉文(2010年12月1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省农村改厕项目督导组莅临我市对2009年农村改厕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对2010年农村改厕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卫生户厕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省、州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以及多年来给予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帮助,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蒙自市2009年、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予批评指导。一、基本情况蒙自是云南省红河

2、州州府驻地,地处珠江与红河分水岭两侧,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东与文山县为邻,西与个旧市接壤,北靠开远市,南连屏边县,是红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国土面积2228平方公里,辖7镇4乡,86个村(居)委会,15个社区,691个自然村,99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壮、回等19个民族,总人口40.34万人。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0.67亿元,财政总收入9.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13亿元,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4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2元。2010年1至9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79亿元,财政总收入9.5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

3、般预算收入5.37亿元;财政支出7.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97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8.49亿元、117.81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亿元,接待游客1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42亿元。近几年来,蒙自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国西部最具特色城市”等荣誉称号,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过桥米线之乡”和“中国石榴之乡”、“中华特色美食名城”。2009年,我市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涉及文澜镇、新安所镇等10个项目乡镇3000座,已于2010年8月全部完成。2010年

4、,我市农村改厕任务为2000座,截止11月底,已完成405座。目前,已进入农村改厕施工的黄金期、高峰期,我市将进一步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协调、争取各级资金支持,督促项目乡镇抓紧时间,攻坚克难,大力组织发动群众,扎实推进改厕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今年卫生户厕的改厕任务。同时,恳请省级追加补助资金尽快到位。二、主要做法按照“政府组织、部门配合、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列入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宣传,统筹规划,严格把关,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得到了扎实推进。(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夯

5、实农村卫生户厕建设组织保障。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适时调整充实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爱卫会主任为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市爱卫办主任为副组长,市林业局、市卫生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农村卫生户厕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两个组,即项目组织协调组、项目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全市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项目乡镇也成立了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和解决农村卫生户厕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夯实了全市农村卫生户厕建设组织保障。(二)打造载体,强化宣传,积极营造农村卫生户厕建设良好氛围。全市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宣传

6、引导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蒙自电视台、电台、今日蒙自编辑部、蒙自周刊等媒介和蒙自政府信息网站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报道农村改厕动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投身于农村改厕。项目乡镇因地制宜,通过广播、标语、群众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厕工作的认识,由“要我改厕”逐渐转变为“我要改厕”,有效营造了农村卫生户厕建设的良好氛围。(三)强化培训,培养队伍,奠定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改厕项目管理执行能力,规范建造技术,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市农村改厕任务,在省爱卫会的关心帮助和省健康教育所的支持下,今年11月24-25日,在我市专门举办了蒙自市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班。

7、省爱卫办主任李玉勤、省健康教育所书记杨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波、州卫生局党委副书记陈西伟等领导出席了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了讲话。全市11个乡镇分管爱国卫生工作的副乡镇长、专兼职爱卫干部,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妇联、市卫生局、市林业局、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负责人、各乡镇村委会负责改厕工作的干部以及市爱卫办全体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紧密结合我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实际,就厕所的建造技术及其他工作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讲解。截止目前,全市各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共举办各种形式、规模的农村改厕技术培训班(会)100多次,培训人次10000余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干部对农村改水改厕重要性的认识,明

8、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农村改厕的的中坚力量。(四)加大投入,严格管理,确保农村卫生户厕建设有效开展。农村改厕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市坚持“民建公助”和“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形成“政府补助、群众自筹,集体资助、整合资金”渠道方式筹措资金。为了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农村卫生户厕建设的顺利实施,市爱卫办在做好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改厕方案,坚持做到发动群众,因地(户)制宜,务求实效,不定过高标准,不搞形式主义,在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群众思想认识到位、积极性高的村(组)开展改厕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结合农村改厕项目、移民搬迁扶贫项目、

9、生态建设项目和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整合卫生户厕项目建设资金,农民群众以投工投劳或自筹资金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同时,加强农村卫生户厕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出台了蒙自市2010年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保证了改厕专项资金使用规范、合法,充分发挥建设资金使用效果,在工程完工后及时将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600元/户全额兑付到农户。资金使用过程中做到账目规范、数据清楚、票据齐全,专款专用,整个建设资金管理符合财经纪律要求,无挪用专款情况发生。(五)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卫生户厕建设。我市牢固树立全市农村卫生户厕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对全市农村卫生户

10、厕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严格把关,并切实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一是制定方案。制定并下发了蒙自市2010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及蒙自市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原则及标准;二是科学选址。本着“科学、美观、节俭、实用、连片”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户厕的选址全都入户进院,同时,不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粪液不直接排入水体;三是统一标准。按照省爱卫办推荐的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三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结合蒙自市整村推进的工作实际,我市选做三联通沼气池和三格式卫生厕所。市、乡两级采取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现场学习参观、改厕示范户现身说法等的方式,统一组织建设改

11、厕工作。我市建设卫生户厕标准为:有墙、有顶,有窗、有门、有便器,厕所内外粉刷,厕内地面硬化(有条件的贴瓷砖)、标识明显、通风良好清洁,粪便贮粪池密闭无渗漏,粪便无害化处理,厕房的建盖不少于长1.5米、宽1.2米、高2米的规格建盖;四是强化服务。有关部门在技术、物料、使用管护等方面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特别在技术服务方面,为确保农村改厕“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在全市上下着力抓了培训以及施工等各个环节上的技术指导。市爱卫办等部门多次到改厕现场具体指导,及时解答群众在改厕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做到指导、监督、检查“三到位”;五是严格验收。制定下发了关于报送卫生户厕建设进度的通知

12、,建立了农村卫生户厕建设月报制度,坚持每月按时上报农村卫生户厕建设施工状态、场地落实、资金投入情况进度表。同时,建立户厕建造原始档案,建立了有编号、户主姓名、人口数、竣工时间、厕所类型、建设资金等情况的数据、图片资料等规范健全的台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严格把好卫生户厕建设项目验收关,做到了合格一户,验收一户。(六)制定方案,科学监测,确保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为科学评价改厕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切实做到将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效的防控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蒙自实际,科学制定了蒙自县2009年改厕项目粪便无害化效

13、果监测方案。按照建设3000座户厕的5%的比例随机在10个项目乡镇选择150个户厕进行了粪便无害化监测(其中:三格式化粪池式1座,三联沼气式149座),每个户厕采集样品2份,共采集样品300份,监测指标为:蛔虫卵沉降率、钩虫卵、粪大肠菌值、沙门氏菌。从监测结果分析得出,采样监测的150座厕所中,蛔虫卵沉降率或死亡率100%合格,钩虫卵100%合格,粪大肠菌值100%合格,沙门氏菌100%合格。抽取的150座厕所工程建造合格,使用管理正常,有效确保了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三、主要成效通过实施农村改厕项目,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有

14、效减少了疾病发生,产生了良好的健康效益。改厕后有效阻止了粪便污染,降低了伤寒、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机率;较好地阻断了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的传播;有效降低了中重度营养不良。(二)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改厕后有效隔断了粪便对密封性粪池外环境的影响,改善了空气质量;减少了苍蝇,减少了血吸虫、蛔虫、钩虫等寄生虫卵、致病菌和病毒对土壤的污染;减轻了农作物的污染和水源的污染。(三)有效增加了肥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用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施肥,促进了水稻、蔬菜等增产,降低了农作物病虫害,节省了老百姓购买化肥的费用和购买农药的费用。(四)有效提高了文明程度,

15、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农村建造并使用卫生厕所,进一步改变了村民传统的一些不卫生习俗,提高了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改善了村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四、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我市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省、州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缺失。由于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留在家庭中的成员多为老幼妇孺,劳动力缺失,对于农村改厕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资金困难筹措,市级财政压力大。由于农村改厕涉及的范围广,资金数额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城乡统筹发展任务

16、艰巨,农村改厕资金筹措压力大,特别是农民自筹资金忽视了外出务工人员这一现象带来的经济影响。留守老人、儿童,大多只是依靠外出家人定期或不定期汇寄钱物得以生活。与城市不同的是城市留守老人在经济上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对子女的依赖性低;但农村留守老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依赖性却较高。而经济来源独立性的缺失,使得农村留守人员在资金使用上更加节俭,从而使得农村改厕自筹资金遇到较大的困难。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更是一项惠民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坚定信心,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创造洁净和谐的农村生活环境为前提,以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核心,扎扎实实地把农村改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努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为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我的汇报完了,谢谢!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