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110499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音乐中的动与静.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鹏小学第六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音乐中的动与静课型:综合课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1、 了解音乐中的动与静。2、 了解音乐要素速度和力度的形成。3、 学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教学重点:灵活掌握音乐中的动与静课时安排:二节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一、 音乐知识的引入:(视觉到听觉) 1、两幅画的启发,引导学生从画面上感受表现动与静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讨论形成生活中动与静现象的一些因素。如:描绘静态的画面是一幅夜景,使人联想到没有风声、鸟叫声的宁静夜晚。而动感的画面,使人联想到欢庆的场面,人们载歌载舞,歌声、锣鼓声热闹非凡。人们通常把音乐和美术比作一对孪生姐妹,画卷是凝固的旋律,旋律是流动的画卷。2、欣赏

2、下面两首乐曲,把你感受到的乐曲的“动”与“静”写在内。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 教法建议:1) 先看画,比较哪一幅有静感,哪一幅有动感。2) 听音乐比较:春江花月夜 百鸟朝凤3) 分析什么原因使乐曲有动、静感(速度、力度起了重要作用)4) 和同学们一起在黑板上画出分析的表格:曲名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速度慢快力度(静)弱(动)强5) 请同学们看书的的表格一起对照,小结。6) 忆唱大海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两首歌曲,体会哪首有动感,哪首有静感。请同学们分析音乐中各要素的不同特点对形成音乐动静不同感受的作用,并设计较贴切歌曲情绪的动作。感受动与静的不同效果。7) 让学生讨论、总结是什么原

3、因引起动感与静感音乐?4、 继续欣赏第二组音乐地狱中的奥菲欧和动物狂欢节中第四段乌龟选用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片段巧妙地在力度、速度(音色、音区)上加发变形,使曲子由狂热踊跃的舞曲变成缓慢爬行的乌龟形象。 1) 前面所学的是不同音乐由于速度、力度的改变,可带来音乐不同形象的改变。2) 组织学生听这首地狱中的奥菲欧是同一个主题,由于速度、力度的改变(音色、音区也改变),会造成什么样的音乐形象?让学生讨论完后总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曲名地狱中的奥菲欧乌龟速度快慢力度强弱音色小提琴钢琴音区高音区低音区音乐形象轻快活跃、吹欣鼓舞乌龟缓慢地爬行3)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5、课后小结1) 新学期的开始,抓好学生的

4、教学常规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音乐中力度和速度会使音乐产生动感与静感,多让学生说一说,评一评,多体会。第二课1、 复习:动静感的乐曲是由力度、速度造成的。导入新课。2、 学习速度、力度的改变是造成音乐形象改变的重要因素。3、 再一次听音乐地狱中的奥菲欧乌龟。对乐曲的力度、速度进行听辨分析,使学生懂得动与静的感受是由乐曲的力度、速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并将答案填入书上的表格内。4、 歌曲学生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是一首E调二拍子歌曲,歌曲音域较宽(5-i),旋律流畅抒情。5、 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是歌颂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感情去唱?6、 歌曲教唱:1) 听一听 让学生先听范唱录音,提问你最有印象

5、是哪一句?你能唱出来吗?2) 读一读(再唱一唱)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示范读一遍,并用音乐伴奏。再请同学们随着教师的伴奏,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同时拍出节奏,要注意休止符和有圆滑线的地方。读完后再唱歌词,先他段读唱,最后将歌曲完整地唱一遍。3) 划一划 找出主歌和副歌部分,划分乐句,找出歌曲中的难点。4) 教一教 让班上的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分小组进行评比、检查发小红花。7、 活动与练习1) 第一练习通过听讨论音乐形象,巩固音乐知识练习。2) 第二练习通过玩节奏球练习节奏。3) 第三练习通过划找出节拍。4) 第四练习通过听找出风格相同的两首。5) 第五练习巩固音名练习。8、 课堂小结:1)

6、通过练习巩固所滨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 通过唱培养学生热爱教师的感情。第二课 休止符课型:综合课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1、 音乐知识:0是八分休止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八分休止符。2、 歌曲早操歌嘀哩嘀哩。通过学唱这两首歌曲,使学习掌握八分休止符在歌唱中的运用,感受和表现两首歌曲中愉快活泼的情绪。3、 活动与练习:重点为配合两首歌曲的学习而设计。其次也安排了一些听辨力度、速度变化的练习,以及二声部训练和即兴创作能力培养的练习。教学重点、难点:是八分休止符的学习0 0 0 . 0课时安排:3) 第一课时学习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的学习0 0 0 . 0的认、读、拍,做配合休

7、止符学习的活动与练习,学唱歌曲早操歌。4) 第二课时学唱嘀哩嘀哩,做配合这首歌曲的活动与练习。5) 第三课时安排:复习两首歌曲,做听觉和即兴创作的练习。第一课教学内容1) 学习八分休止符。2) 学唱早操歌。教学目的1、 通过歌曲的视唱,灵活运用八分休止符。教具准备磁带、挂谱、卡片、打击乐器教学过程1、 师生问好。2、 常规发声练习,用“mo”音型,加上八分休止符和重音记号:2/4 1234 5 | i 0 5 0 | 5432 1 | 发声练习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控制气息,不能大声喊唱,注意口型。也要注意面部表情,不能一唱发声练习就一脸严肃,要脸带微笑。3、 进入新课: 1)休止符乐谱中,用来表

8、示声音中断的符号叫休止符。当看到 0 时闭口音“m”。用两手握拳的手势来表示。再配上踏节拍的练习,来帮助学习掌握这一技能。2)书本练习:1、2、3、4、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练习,教师逐组检查,评比出优秀组。3)休止符乐谱中,用来表示声音中断的符号叫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0” 时值相同的音符( ) 八分休止符 “0” 时值相同的音符( )4、 学习新歌1) 听一听 让学生先听范唱录音,提问你最有印象是哪一句?你能唱出来吗?2) 拍一拍 教唱这首歌曲时,先让学生找出八分休止的节奏,重点练习。先用m代替,后闭口内心读拍,停半拍 ,最后加上手势帮助。3) 学一学 学歌谱可采用“lu”跟琴唱的方法,既可

9、练声,又可熟悉旋律,然后视唱旋律,突出重音记号的地方。4)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是这首歌曲的特点和难点,需重点练习。5) 本歌曲主要用听唱法学习。5、活动与练习1) 分组手拍节奏、口读歌词等穿插在歌曲教学之中。6、课后小结:1) 通过练习八分休止符,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教养学生读拍带有休止符节奏的能力。2) 通过歌曲学习帮助学生通过歌唱,掌握和灵活运用八分休止符,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学生十分开心)第二课 0 0 0 . 0 嘀哩嘀哩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八分休止符。2)复习巩固连线的两种用法。教学目的1、 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2、 复习巩固八分休止符,掌握其在歌曲中

10、的运用。3、 区别连线的两种不同用法。教具准备磁带、挂谱、卡片、打击乐器教学过程5、 师生问好。6、 常规发声练习,用“mo”音型,加上八分休止符和重音记号:3/4 0 0 0 | 0 0 0 |发声练习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控制气息,不能大声喊唱,注意口型。也要注意面部表情,不能一唱发声练习就一脸严肃,要脸带微笑。7、 进入新课: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这样一个符号,请同学们回忆它叫什么名字?我们说它像什么/在歌曲中见到它要怎样做?”(1) 拍一拍(教师板书): 2/4 | 0 | | |方法:先重点读拍第三、四小节,解决休止符的时值,然后再进行整句练习。2/4 | | 0 0 | 0 |方法:

11、提问这种节奏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什么?(前十六后八)先练习读拍连续的 ,然后练习全句。(注意强弱拍)教师出示歌说挂图:“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句是我们刚才练习过的乐句,找到了,让我们来唱一唱。”(2)唱一唱(教师板书):方法:先听教师将第四句弹奏一遍,同学们用“ti”、”ta”等节奏音型模唱。再听老师弹奏第二遍,同学们唱出旋律唱名。第五句也用同样的方法,解决这两句以后,再进行全曲歌谱视唱,先采用听唱法,即教师弹一句旋律,学生自己视唱,最后让学生边拍节奏边视唱。(3)听一听(教师板书)教师放录音,请学生听范唱。提问: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她们的声音又轻快又明亮,请大家先说说:春天来了,

12、我们可以看见什么?听见什么?你觉得春天是不是最美的季节?教师归纳:我们学习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要懂得更好地爱护花草、树木和小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4)读一读(再唱一唱)(教师板书):方法: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示范读一遍,并用音乐伴奏。再请同学们随着教师的伴奏,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同时拍出节奏,要注意休止符和有圆滑线的地方。读完后再唱歌词,先他段读唱,最后将歌曲完整地唱一遍。(5)动一动(教师板书):教师分发打击乐器,请持乐器的同学分别试奏,然后再为歌曲伴奏,没有乐器的同学边拍手边唱歌曲。(6)跳一跳(教师板书):请几位爱好跳舞的同学上来即兴跳一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表演能力。

13、(几个学生跳,其他同学演唱、伴奏。)(7)想一想(教师板书):提问:1)“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课后练习1说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你能找出第一个段落结束在什么地方吗?”复习巩固认识反复记号。2)在早操歌中找到连音线,有几外?唱一唱。它同嘀哩嘀哩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再唱一唱。(在早操歌中有三处用了连音线,嘀哩嘀哩中只有圆滑线。)(课后练习4)3)听辨音乐的速度和力度。(课后练习5)(8)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嘀哩嘀哩(9)教师小结,下课。附板书设计:嘀哩嘀哩一、发声练习 五、读一读二、拍一拍 六、动一动三、唱一唱 七、跳一跳四、听一听 八、想一想第三课教学内容:1、 复习早操歌和嘀哩嘀哩

14、2、 做活动与练习教具准备磁带、挂谱、卡片、打击乐器教学目的:1、 重点为配合两首歌曲的学习而设计。2、 安排听辨力度、速度变化的练习。3、 即兴创作培养的练习。教学过程:1、 师生问好2、 发声练习:2/4 1234 5 | i 5 | i 5 | 5432 1 |常规发声练习,用“mo”音型。3、 分一分 复习嘀哩嘀哩边打节奏边唱。做课本练习1、分出这首歌曲的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结束在什么地方?找出嘀哩嘀哩这首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乐句。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最后总评,奖励个别同学4、 拍一拍 节奏即兴创作:在原歌曲嘀哩嘀哩节奏中,变换另一种拍法,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鼓励部份同学上台表演)可采用创作接龙的做法,一个接一个拍打,比一比谁的反应快。5、 找一找 在早操歌中找到连音线,有几处?唱准这些地方的音长。(同学讨论,小组长汇报,教师总评)6、 听一听 听音乐辨明速度和力度把下面同一旋律演奏五次的音乐,哪一次的速度有变化(渐快或渐慢)哪一次力度有变化(渐强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