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108365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识所学实际测量的学问,能正确应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根本练习 1、口算。P.145页口算(四)。 3.5+7.6 12-6.2-3.8 70.25 5.61.01 1.7+0.4 3+3.3 5.4-2.5-1.47 2.80.8 (1.25+0.36)0.2 0.99+1.8 2.56-0.37 5000.001 3.21.6 3.9+2.03 7.52.54 0.3612 0.754 4.93.5 1.20.4+1.30.4 2.

2、14-0.9 6.250.8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学问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展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3、(2)比拟它们的面积,你发觉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外形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根据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假如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假如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

4、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索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一、班级状况分析: 从班级的状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根底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把握所学内容,少局部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展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把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的学生,上课时活泼,发言乐观,上课用心听讲,完成作业仔细,学习比拟乐观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固然与家长的监视分不开。局部学生解答问题的力量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承受教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

5、生是教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进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把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会进展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力量。 3、熟悉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6、。 4、初步把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洁的路线图。 5、熟悉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展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悉了解生活中的小数,用线段图较为形象地表示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

7、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2、使学生理解熟悉图形,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根底上,进展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边长和面积。 3、使学生把握小数乘法,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口算、笔算的娴熟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拟娴熟地进展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洁口算。 5、使学生较快地把握和理解新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同整数一样,留意交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育学生敏捷多样的计算力量。 6、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熟悉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中一些最根本的概念有比拟清晰的”熟悉,并学习一些

8、简洁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7、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育学生检验的习惯,进展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训练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训练。 四、教学的重、难点: 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把握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和三步计算文字表达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展检验,会看简洁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表达题,把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把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学会小数的意

9、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把握小数的根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近似数。 3、小数的乘、除法。重点:把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展简算。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展简算。 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重点:把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训练、学习目的性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意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纳多种方法调动学生乐观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

10、,并准时反应。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育学生的分析、比拟和综合力量,抽象、概括力量,迁移类推力量,以及思维的敏捷性。 6、仔细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多和学生沟通、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准时帮忙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准时鼓舞他们,多表扬和确定、批判、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念,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欢乐。 六、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一、熟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 1

1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沪宁高速大路经过整修已经全线通车了,我们跟着小记者起去看看。 播放课件:聚拢某一高速大路收费站,播放各种车辆来来往往进出场面的录像。 引出问题: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看,转轩翻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2、模拟操作,熟悉含义。(请学生在白板上示范转杆的翻开和关闭) (1)同桌合作,作出活动角模拟转杆的翻开和关闭,争论转杆翻开和关闭时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2)结合白板演示沟通,明确转杆翻开和关闭都旋转了90度。 (3)深入探讨:转杆翻开和旋转的方向一样? 学生观看沟通。 (4)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一样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

12、旋转。转杆翻开是逆时针旋转90度,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度。 3、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 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二、将图形旋转90度 谈话:生活中旋转的现象可多了解,今日我们就来把下面一些图形旋转90度。出例如题。 1、 理解题意。 提问: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 指A点固定不动。 2、 转一转。请几位学生在白板上亲自旋转,由于几个同学旋转的方向可能 不同,这里可以用到相机,把每位同学旋转的图形拍下来,然后开头比照,并沟通方法。 学生可能消失:顺时针旋转90度、逆时针旋转90度。 3、全班沟通方法

13、。 三、拓展延长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沟通,重点说说每幅图中的指针分别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白板,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演示整个旋转过程,)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沟通,之后由学生亲拘束白板上演示整个旋转过程。 3、先观看每组图形的特点,再想象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最终通过多白板演示,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比视力。 比拟一下这些图形按要求旋转之后会成为哪一个图形。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了什么本事?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

14、、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看、操作和沟通等活动中,经受熟悉三角形的过程。 2熟悉三角形各局部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预备: 多媒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沟通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现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学问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