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051041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模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范文模版 周新萌 X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15东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XX市靓丽的城市名片。像全国很多城市湖泊一样,东湖也 面临着湖泊富营养化和水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本文通过分析武汉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有针 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改善东湖水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东湖水环境防治对策 东湖是位于XX省XX市XX县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 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

2、 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针对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 施和建议。 一、东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X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对东湖实施水质监测,监测点位有5个,分别是郭郑湖2个点 位,汤菱湖1个点位,庙湖1个点位,鹰窝湖1个点位。从监测结果来看:东湖水环境质量有以 下特点: 1.东湖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湖泊呈现中度富营养状态。说明东湖水质主要 受城市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的影响比较大。2022年至202223年,除2023年东湖水质为v类外, 其余年份东湖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现在东湖水质在v类和劣v类之间波动。采用综合营养状 态指数法对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

3、,东湖的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 2.东湖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202223年4月,我们对东湖十个子湖进行了一次调查性监测。 从监测的结果来看,东湖十个湖区中,水质为类、类和v类的湖区各有2个,另有4个湖区 的水质为劣v类。各湖区营养状态也不一致,有的湖区是中营养,而有的湖区是中度富营养。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湖区根本上由人工堤相互分隔,每个湖区纳污情况和水体自净能力的 差异导致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 202223年4月东湖调查监测各湖区水质类别和营养状态一览表 湖区郭郑湖汤菱湖后湖团湖庙湖小谭湖筲箕湖菱角湖喻家湖水果湖水质类别v劣v劣vv劣v劣v营养状态指数58545050695565587

4、20230轻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中度营养状态中营养中营养 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 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一)水质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长期以来,东湖周边的排污口向东湖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加上东湖周边地表径流 和渔业养殖投放饵料,这些都向东湖输入了大量氮磷等能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据测27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2223)算,东湖每年由外源污染输入的磷为99.6吨,其中,只有大约20.1吨输出湖外,其余蓄积在湖 内,主要是沉积在东湖的底泥中。高含量的氮磷使得东湖成为一个富营养化的湖泊。 (二)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指数

5、下降从东湖多年来水生生物种群生长趋势看,浮游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使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 下降,而它们的数量却增加。在夏秋季,由于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在水果湖一带形成“水华。 底栖动物也是种类减少,耐污种群数量增加。水生植物不但群丛结构趋于单一,许多种群已趋消 失,使其分布面积缩小,许多湖区已见不到水草。这些现象都说明东湖水环境质量已很差,水生 态环境十分脆弱。 改善东湖水环境质量的措施 (一)封堵所有入湖排污口,实现完全截污经过多年的努力,东湖周边的排污口大多数已被截污,但仍有几个小排污口没有完全截污,有污 水排入东湖。要治理好东湖的水环境,首先应该实现东湖排污口的完全封堵和污水“零入湖。 (二)

6、控制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 雨季东湖周边汇水区地表径流会携带大量污染物排入湖中。有研究显示,东湖周边地表径流 污染负荷占整个人湖污染负荷的25左右。因此,采取措施防治地表径流和农田灌溉回水对东 湖的污染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措施包括收集初期雨水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 设人工湿地,使地表径流和农田回灌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排人东湖,尽量减少入湖污染物。 (三)合理疏浚底泥,控制内源污染在排污口被截污后,富含氮磷等污染物的东湖底泥将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有专家预 测,如不考虑底泥的影响,在控制外源污染的情况下,东湖水体在三年内可得以恢复。如果考虑 底泥的影响,底泥中的氮磷不断释放到湖水中,通

7、过用水及生物输出,东湖需要约35年以上才能得以恢复。因此,如何控制和削减底泥对东湖水质的影响应是东湖排污口截污后湖泊治理重点 考虑的问题。根据对东湖水质及底泥的调查结果,东湖重污染区,即现在的庙湖、水果湖等区域 的水质和底泥氮磷含量都比其它湖区高出很多。在考虑经济可行的情况下,重点选择这些湖区进 行底泥的疏浚。 (四)采用生物修复的方法进行水环境生态修复 合理放养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如鲢、鳙等,使水生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控制在较合理的水 平。在局部湖区适当种植能吸收水体和底泥中营养盐的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并定期收获,利用 这种方式加速输出水体中富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五)实施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

8、,提高东湖的自净能力 “大东湖生态水网地处XX市东部,覆盖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位于长江南岸,珞珈 山以北,区域内涉及东湖、杨春湖、外沙湖、严东湖、严西湖、北湖等6个湖泊,水域总面积 62.5平方千米,总库容l亿余万立方米。“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主要是为了构建良性水网 生态系统、改善水网环境、提升水景观和弘扬水文化。大东湖水网工程实施后,将引入水质较好 的长江水到东湖,同时疏通东湖的出水口,从而加快湖水的流动,增加东湖的自净能力,将湖水 中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容量很大的长江,逐步减少东湖水污染物的总量。参考文献 1XX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222023年度)XX市环境保护局.2隋少峰

9、.武汉东湖底泥释磷特点.环境科学,2022.3金伯欣.武汉东湖引江灌湖控制水质可行性的初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武汉 第二篇:长江流域水污染、水环境现状及防治战略长江流域水污染、水环境现状及防治战略 长江水利网2022-2023-20 方子云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长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未能理想地发挥水环境的多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江流域每年的污水排放量为127亿m3,90年代初约为142亿m3,2023年期增了15亿m3,总量占全国排污量的40%。保护长江的水资源不仅是流域人民生活和经济开展的

10、需要,也是跨流域调水的需要,决不能把污水调往北方。所以保护长江水资源是一个关系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经济开展的战略问题。 21世纪人类面临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去满足庞大人口必需的粮食、饮水、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用水要求。 (一)水质概况 从总体来说,长江水质是比较好的,但是干流城市假设干江段、支流和湖泊污染已很严重,以有机物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1995年全流域水质符合、类标准的为45%,符合类标准的为31%,属于、类标准的已污染的为24%。从污染广度看,着推沱江和太湖水系;从污染深度看,当数下游支流和太湖水系。有机污染的总趋势是下游重于中游、中游重于上游;湖泊水域重

11、于江河水域。三大湖泊有机污染程度依次为太湖、洞庭湖、鄱阳湖,而太湖、巢湖、滇池被国家列为三个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泊,并限期整治。 地下水污染以城市较为普遍,20世纪80年代监测,中度污染城市有南京、上海、武汉、长沙、成都、常州、镇江等,轻度污染的城市有苏州、杭州,且呈开展和加剧趋势。 (二)水污染的特点 1、干流的污染 长江干流的污染不是发生在整个断面,而是城市江段的岸边污染带。目前长江干流的污染带,发生在攀枝花以下的3600km,主要又是工业集中的城市江段,自上而下依次是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万县、宜昌、沙市、岳阳、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南通、

12、上海等21个城市。 长江干流城市江段的岸边污染带总长约560km,据19921993年调查评价总河长790km,平水期污染带总长452km,占评价河长的57%。以污染带长度排序依次为南京123km,武汉77km, 上海52km,岳阳30km,重庆27.4km,镇江21km。枯水期污染带总长498km,占评价河长63%, 其中武汉114km,南京80km,上海61km,岳阳27km,重庆26km,镇江23km,宜昌20km,以两个水期中污染带较长的统计,全江污染长560km,其中北岸241km,南岸319km。污染带宽度:上游江段为20m30m,中游江段50m20230m,下游江段20230m或

13、更宽。 2、支流的水污染 长江支流的污染情况与干流不同,它的污染常常是整条河流与整个断面,一个或几个污染源可以污染一个河段或者把一条河流变成排污沟。例如,湖北XX市的蛮河,溶解氧为0。当地群众说:“蛮河水,实在脏,闻得臭,洗得痒,鱼不生,草不长。又如天门河一旦关闸,水体立即发臭。 3、长江船舶等流动源的污染 根据长江水系客运船舶载客情况估算,船舶每天产生垃圾污染量约177t至236t,平均每年约7.5万多t,葛洲坝电厂上游成片厚实的漂浮物,上边甚至可行人而不沉,已严重影响电厂正常运行。治理船舶垃圾污染已成为全面治理长江水域污染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长江船舶垃圾日趋严重的原因,首先是港口接收处理

14、设施贫乏,垃圾处理能力严重缺乏,其次是垃圾袋装化难于推广,法规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强,最近交通部、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等五部委已公布防止船舶垃圾污染长江水域管理规定,但相应监督管理手段仍待加强。 4、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水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峻。 洞庭湖区除水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外,面积逐年锐减。1996年7月洪水总量小于1954年,水位却高于1954年0.76米(1954年武汉关最高水位29.73米,1996年为28.66米),损失沉重,直接经济损失约500多亿元。从1949-1983年的34年间,湖区面积减少了1459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48.8平方公里,容量减少115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减少3.5亿立方米,现容量只有174亿立方米,按这种速率不出50年,洞庭湖就要消失。据统计,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面积缩小也是很快的。 洞庭湖的整体水质根本良好,但局部污染仍比较严重,形势相当严峻。今后应从改善湖区大环境的目标出发,促进湖区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与开展。 其他湖泊的污染问题也相当严峻,如鄱阳湖的有机物污染,近几年比1975年增了2倍;太湖局部水域的有机物、酚和油类的最大值都超过地面水质标准;滇池的有机物和砷的最大超标达2023多倍。流域内一些中小湖泊富营养化更为严重,如武汉沙湖的有机物、酚和汞的平均值都超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