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05077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教材分析:第一组课文包括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带领孩子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教学中,紧紧地围绕“走遍千山万水”的专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第一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2、2、课内理解: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1)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2)“尽“”闲“两个字,给人静寂的境界。第一、二句中动中有静(3)这首诗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望洞庭1、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

3、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2、课内理解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

4、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群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第三四句,把洞庭湖水色比作“银白色的盘子”,把洞庭湖中的群山比作一只小小的“青螺”。忆江南1、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

5、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2、课内理解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忆江南”是词牌名,本首词的标点。忆江南是词牌名,作者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写了三首回忆杭州的词,这是第一首,另外两首如下。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6、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第二课桂林山水(全文要求背诵)1、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本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最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 2、课内理解 “桂林山水甲天下”为全文的总领。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时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

7、辞手法。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要求背诵)本文作者叶圣陶。这是一篇游记。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游览路线是: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作者看到的景物的特点:洞口:像桥洞、很宽;外洞:宽敞;空隙:窄小;内洞:漆黑、大、有石钟乳和石笋(奇)。“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时而时而”写出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写出了溪流的变化多端。“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稍微

8、、一点儿、要是准会”说明孔隙的窄小。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即使”就是“退一步讲”,如果不把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具体比做什么也值得观赏,说明本身已经够吸引人,无需再比作什么。第四课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先写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能用此句式造句资料袋与宽带网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首。2、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

9、湖、洪泽湖、太湖、巢湖。仿写句子仿写描写桂林的山的语句。1、黄山的山真高啊,高得让你感觉到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黄山的山真陡啊,陡得让你感觉随时都会倒下来;黄山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让你流连忘返。仿写描写漓江的水的语句。2、小溪的水真清啊,清得可见水中的石头、细沙和鱼虾;小溪的岸真绿啊,绿得像盖上绿色的毛毯;小溪的物真丰啊,水中小鱼小虾快乐地嬉戏。3、牡丹花真艳啊,红得像是燃烧的火焰;牡丹花真香啊,清风轻拂,飘香四溢,沁人心脾;牡丹花真美啊,远远望去,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美丽少女。4、天上的云真白啊,像棉花糖,像白雪,像奶油;天上的云真美啊,像骏马,像企鹅,像绵羊;千变万化,漂亮极了。用时

10、而时而时而造句1、六月的天气,时而风,时而雨,时而凉,时而热,真是变化多端啊!、中彩那天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记叙了父亲在中彩之后又主动放弃奖品的经过。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的道理。 2、万年牢讲述了“我”的父亲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做糖葫芦的手工艺者,却能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赞扬了父亲(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3、尊严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4、将心比心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宣扬了中华民族(“将心比心”)的传统美德。仿生学: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4、战争中涌现出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人物: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英勇献身:方志敏、董存瑞、保家卫国:黄继光、邱少云我还知道其它的英雄:刘胡兰、李大钊、王二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