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03602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别特征.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特征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的方法很多,有传统的热处理、染色处理、注油处理等,新发展的处理方法有玻璃充填、加充填物的热处理、表面散处理和辐照处理等。 一、红、蓝宝石的热处理及其鉴别特征 红宝石和蓝宝石均可进行单纯的不添加其他化学物质的加热处理,用于改善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颜色,如消除红宝石的紫色调和蓝色色斑,加深无色或浅色蓝宝石的颜色,或者改变蓝宝石的颜色。加热处理还可用于消除红宝石或蓝宝石的丝绢光泽或者增强星光红色、蓝宝石的星光现象。红、蓝宝石的热处理被认为是优化类型。热处理红、蓝宝石的特征有:(一)熔蚀的金红石针 高温下热处理通常会使金红石针完全分解或者部分溶蚀。金红

2、石针熔蚀的典型特征是长针状的晶体被熔断,形成点状线、断续线或者较粗大的晶体被熔蚀成线状溶滴。(二)熔蚀的晶体包体 如果加热的温度达到或接近晶体包体的熔点,晶体包体发生完全熔化或部分熔解。晶体包体的棱角被熔蚀,形成浑圆状的形态;晶体包体完全熔化后凝固成白色或灰色的球状体或似球状体,被称为“雪球”,是热处理的标志性特征。有些晶体熔融或部分熔融后会在与主晶的接触面上形成颜色浓集的区域,称为“色边”,也是热处理的典型标志。 (三)穗边裂隙 如果晶体包体完全或部分熔化后,部分熔体溢入裂隙,形成环绕熔化的晶体分布的熔滴环,或者充填到裂隙的其他位置,溢出的熔体还可能在熔化的晶体周围形成强对比度的空穴,在应力

3、裂隙的最外环,通常形成非常特征的,呈白色或灰白色的边沿,如同环礁的形态,故也称为环礁裂隙。(四)热处理应力晕(锆石晕) 由于锆石具有很高的熔点,在热处理过程中锆石包体不受影响,但其所伴随的应力裂隙有可能会形成环边裂隙。 当晶体包体因加热发生熔融或分解作用时,还可能诱发应力裂隙或者改造原生已存在的应力裂隙,常见现象有:盘状、穗边、环礁裂隙以及锆石晕。(五)热处理后的愈合裂隙(水管状的包裹体) 红、蓝宝石的指纹状愈合裂隙经热处理会形成连通的水管状包裹体和破裂的树枝状包裹体。 原分布在裂隙面上孤立状态的指纹状包裹体,经加热后形成连通的弯曲的、同心状的、象很长的卷曲地散布在地上的水管状的包裹体。(六)

4、色带和生长带 热处理致色的蓝宝石其色带往往具有典型的特征,例如斯里兰卡浅色或无色的刚玉加热后形成蓝色,其蓝色多集中在边界模糊色带和色斑中,而这些色带和色斑又是由边缘不清的蓝色斑点所组成。热处理会使生长带和色带的边界扩散,使界线变模糊,甚至变形。 (七)云雾体 缅甸孟素的红宝石经加热后常形成云雾体,云雾体由致密的白色、低反差的、定向排列的,并可形成三维网格的晶体包体所组成,其成分不明,可能是脱水的水铝矿(Al2O3)。这种云雾体在天然、未经热处理的红、蓝宝石中很少见到。 (八)紫外荧光 紫外荧光可作为热处理的重要特征。 某些热处理的红宝石在长波紫外光发正常的红色荧光,但在短波下,在红色的荧光之上

5、,迭加白垩色及绿白色或蓝白色成分的荧光,形成粉红色的荧光。某些热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发弱的蓝白色、绿白色荧光,注意与焰熔法合成的蓝色蓝宝石相似,但热处理蓝宝石的荧光往往有分带性,可在显微镜下区别。(九)表面凹坑 如果把已切磨好的红、蓝宝石进行高温热处理,宝石的抛光表面上会因高温的熔蚀作用而形成熔蚀的凹坑,以致于要进行重新抛光来恢复原有的洁度。假如重新抛光未能完全除去所有的凹坑,便可在反射光下观察到这种热处理留下的现象。二、扩散处理蓝宝石及其鉴别特征 扩散处理蓝宝石是各种扩散处理的刚玉宝石品种中最常见的商品,从外观上看与优质的蓝宝石无异,仔细观察可有下列的特征: (一)蛛网状图案 在显

6、微镜下(低放大倍数)用柔和的透射光(如在光源上放一片白纸),把样品台面向下,从亭部方向观察,可见刻面面棱及附近颜色较深,构成蜘蛛网状的图案,这是因为扩散处理蓝宝石的颜色在棱角上更为浓集。天然蓝宝石则不具这种特征。 (二)深色轮廓(油浸观察) 油浸观察是对扩散处理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能更清楚地显示出仅仅分布在表面的着色层,把样品浸泡在二碘甲烷之中,扩散处理的蓝宝石显示深色且清晰的轮廓,而自然着色的蓝宝石则相反。(三)深色裂隙 扩散蓝宝石常见沿裂隙浓集的颜色,熔化成球体的晶体包体带有深蓝色的“色边”等特征。 (四)紫外荧光 扩散处理的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以呈现弱的浅蓝白或浅绿白色荧光,偶尔呈暗红

7、色荧光。 扩散处理红宝石的原理虽然与扩散蓝宝石相同,但其产品却远比扩散蓝宝石少见,特征也与扩散处理的蓝宝石有所不同: (五). 吸收光谱 扩散处理的蓝宝石通常缺失450nm的吸收,不过许多天然成色的蓝宝石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三、扩散处理红宝石及其鉴别特征扩散处理红宝石的原理虽然与扩散蓝宝石相同,但其产品却远比扩散蓝宝石少见,特征也与扩散处理的蓝宝石有所不同:(一)雾状外观 扩散处理红宝石透明度稍差,呈灰蒙蒙的雾状外观。 (二)红色色斑 在样品的某些局部和裂隙中可观察到红色色斑。(三)特别高的折射率 扩散处理红宝石折光率达1.81以上,超过珠宝折光仪的测量上限。(四)异常高的Cr含量 宝石表面Cr

8、含量可高达 4wt%,远高于红宝石政党正常的Cr含量,并且因此造成异常高的折光率。 (五)网状微细裂纹 显微镜高倍放大之下,扩散处理红宝石的表面着色层分布有网状裂纹和密集的微小气泡,当用强光从侧面照明时,可出现乳光效应,这是产生雾状外观的原因。 (六)蛛网状图案及相关现象 和扩散处理蓝宝石一样,在柔和的透射光或者浸泡在二碘甲烷浸油中可观察到颜色浓集于面棱及腰棱和裂隙中的现象。 (七)荧光及吸收光谱特征 在短波紫外光下,部分样品出现白垩色荧光。在可见光吸收光谱观察时,较难观察到696nm附近的荧光发射线,而天然红宝石的这一发射线易于看到。 四、扩散处理星光蓝宝石及其鉴别特征 扩散处理的星光蓝宝石

9、在市场上也不多见,其体色呈灰黑至深蓝色,星光完美,可与合成星光蓝宝石比美,但不像天然的星光蓝宝石。鉴定特征是: (一)外观 扩散处理的星光蓝宝石在市场上不多见,其体色呈灰黑至深蓝色,星光完美,可与合成星光蓝宝石比美,但不象天然的星光蓝宝石。(二)缺乏金红石针 在显微镜下可看出星光仅局限于样品的表层,表层内含有大量细小的白点,其成分不明,但观察不到定向排列的金红石针。 (三)红色色斑 在样品的某些局部和裂隙中可观察到红色色斑,如浸入二碘甲烷中则还可观察到样品表面呈红色,成一轮廓清晰、反差明显的红色色圈。(四)异常的化学成分:样品表面具有很高的Ti含量,样品局部Cr含量异常高达。(五)荧光 多数样

10、品无荧光反应,但部分具有红色色斑的样品,其红色色斑可发红色荧光。因而不均匀的红色荧光也是其鉴别的一个特征。五、Be扩散处理的橙色蓝宝石及其鉴定特征 自从2000年发现橙色蓝宝石经过了Be的扩散处理以来, 不仅是橙色的、还有黄色的、甚至蓝色的蓝宝石都可能经过Be的扩散处理,据报道,山东蓝宝石经过Be处理后可以降低深蓝色的浓度。 (一)Be致色的规律 研究发现:1、蓝宝石中的二价离子Mg, Be等在氧化氛围的热处理中可产生稳定的黄色色心。 2、黄色蓝宝石中相对Ti含量而言有需要过量的Mg或者Be的2价离子。(二)主要的鉴别特征: 1、与琢形相关的色带:浸液中部分宝石可以看到中心为浅红色、外围为橙色

11、的色圈。 2、各种高温热处理的包裹体:如雪球状、环礁状的包裹体,溶蚀的金红石针等。浸液下在观察诊断性的包裹体和内部特征是最佳的方法。 3、Be的化学成分分析:为确认有上述特征的黄色蓝宝石确实含Be,还应作激光诱发分解光谱分析(LIB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和光学光谱检测不能 提供区分Be处理和非Be处理黄-橙色蓝宝石的证据。六、愈合裂隙热处理红宝石及其鉴定特征 红宝石常因裂隙影响其外观,为了在加热处理中弥合原先存在的以及在加热处理过程新产生的裂隙,在红宝石热处理时常采用硼砂(NaB4O7H2O)等材料作添加剂,在高温下成液体状态,能够沿开放裂隙渗入到红宝石中,并使红宝石发生溶解和

12、重结晶,使裂隙产生愈合作用。愈合裂隙热处理的红宝石有下列的特征: (一)树技状、蝌蚪状愈合裂隙 沿着裂隙面分布的呈树技状,树技的端头常呈半球状,如同蝌蚪,对光线产生强的反射,在反射光下有强烈的光泽,在暗域下明亮。(二)表面的开放裂隙 反射光下在宝石的表面上可观察到经热处理愈合的裂隙呈细线状,并分布有细小的暗色小点,或成为凹坑。这种现象在天然未经处理的红宝石或助溶剂合成红宝石中都很少见。(三)白垩色的短波紫外荧光 热处理愈合裂隙通常可含硼酸质的或磷酸质,愈合面在短波紫外光下发白垩色荧光,成为其与天然及助溶剂合成红宝石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四)絮状的包裹体 因热处理的作用,在愈合裂隙热处理的红宝石

13、中,会出现影响透明度的絮状或云雾状的包裹体,在高倍(60倍以上)放大下,这些絮状物由白色或浅色的 、无光泽的、似乎由微粒集合而成的细针状体组成,针状体呈三维的定向排列,通常有二个方面最为发育,形成层网状的构造。助溶剂合成红宝石不具备这种特征。 (五)热处理的其他特征 天然矿物包体在处理时被熔蚀,低熔点的形成球形、椭圆形,由玻璃与气泡组成的二相包裹,高熔点的晶体包体则形成浑圆毛玻璃状或表面麻坑状的形态。七、玻璃充填处理红宝石及其鉴定特征 (一)不一致的表面光泽 填充裂隙或孔洞的玻璃的光泽低于红宝石,在反射光下检查宝石的表面可见玻璃填充的位置呈界线清晰的暗色区域及不一致的表面光泽,是填充处理最直接

14、的标志之一。 (二)闪光效应 红宝石中玻璃充填的裂隙和其他宝石的充填裂隙类似,可以看到干涉作用造成的蓝色闪光现象。(三)填充物的流动构造等现象 填充在裂隙及孔洞中的玻璃可能会存在流纹、气泡、脱玻化的枝状微晶等现象,是证明其为玻璃而非天然包裹体的重要证据。 (四)填充物的化学成分 填充玻璃的化学成分较不一致,主要成分以SiO2为主,并可含有Pb等利于玻璃降低熔点的化学成分,与红宝石以Al2O3为主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区别。 (五)溶蚀边现象 充填玻璃的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侵蚀性,会出现红宝石经被侵蚀、溶解、再结晶等过程形成港湾状的溶蚀边现象。由于在风化作用中包裹在红宝石中的不耐风化的矿物(如方解石)

15、被溶蚀,使得许多红宝石原石存在凹洞和较大的开放裂隙,采用熔点较低的玻璃来填这些孔洞和大裂隙。充填处理红宝石的特征比较明显:(六)愈合裂隙的特征 愈合裂隙在形态上多呈不规则的面纱状,在暗域下与助溶剂残余包裹体相似。反射光下有强烈的光泽,其上的分布包裹体呈玻璃态,而助溶剂残余多呈微晶集合体,形态上也很少显蝌蚪状。(七)絮状的包裹体 愈合裂隙热处理的红宝石中,会出现影响透明度的絮状或云雾状的包裹体,在高倍(60倍以上)放大下,这些絮状物系由白色或浅色的,无光泽的,似乎由微粒集合而成的细针状体组成,针状体呈三维的定向排列,通常有二个方面最为发育,形成层网状的构造。助溶剂合成红宝石不具备这种特征。(八)热处理的其它特征 天然矿物包体在处理时被熔蚀,低熔点的形成圆形,椭圆形由玻璃与气泡组成的二相包裹,高熔点的晶体包体则形成浑圆毛玻璃状或表面麻坑状的形态。 (九)白垩色的短波紫外荧光 充填热处理红宝石通常因硼酸质或磷酸质的愈合剂,在短波紫外光下红色荧光背景上表层显示白垩色荧光,成为其与天然及助溶剂合成红宝石的最重要的一种鉴别特征。 八、淬裂处理的红宝石及其鉴别特征 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经淬裂处理鉴定较为困难,焰熔法合成的红宝石与天然红宝石的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