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_第四次作业(1)_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035210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_第四次作业(1)_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_第四次作业(1)_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_第四次作业(1)_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_第四次作业(1)_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_第四次作业(1)_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_第四次作业(1)_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次作业(一)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三)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四)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P296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通货紧缩是一种金融危机。与通货膨胀引起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通货紧缩也是一个与每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价值持续升值的过

2、程。通货紧缩的特性: 通货紧缩的表现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货膨胀一般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从物价上涨率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下)、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上100%以下)和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0%以上)。2、从市场机制作用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3、从人们预料的程度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

3、期的通货膨胀,后者是措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4、从形成原因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等。通货膨胀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特点: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P315/P342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

4、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5、货币的政策目标和货币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目标一定要选择准确,一般以稳定币值即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的选择就是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达到政策目标。三、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通货膨胀时期,即货币供应量较大产生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采取的政策

6、围绕以下几点:(1)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

7、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

8、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差别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税收优惠、补贴等财政手段和信贷支持、利率优惠等货币政策手段,鼓励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对于高成本,高能耗商品则采取相反的政策予以抑制。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外生性,其作用较快,但是可持续性有限。货币政策的内生性成份较多,其作用效果慢,持续性较强,并且容易牵动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如汇率变化等,导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通货紧缩时期的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时期的经济政策相对。四、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从2003年下半年

9、以来,中国的经济出现了“过热”的现象。在此期间,我最能够体会的是我国的利率变动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手段。当国家经济“过热”现象,应当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即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可以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减缓物价上涨。紧缩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引起利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却使利率提高,从而抑制企业投资。双紧政策相配合,将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但这种政策不宜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应谨慎使用。双紧政策的适用条件有三:第一,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第二,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第三,经济秩序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