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034090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数学试题(理科)(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命题人:陈波审题人:潘光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x|y|”是“x-y”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向量a(2,3,5),则下列向量中与a平行的是()A(1,1,1) B(2,3,5) C(2,3, 5) D(4,6,10)3向量a(1,2)所对应的复数是()Az12i Bz12i Cz12i D z2i4一个袋子里放有3个球,另一个袋子里放有5个球,每

2、个球各不相同,从两袋子里各取一个球,则不同取法的种数为()A8 B15 C125 D2435设z1、z2C,则“z1=z2=0”是“z+z=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若函数,则它的导函数 ()A B CD 7在长方体A1B1C1D1ABCD中,E为AB中点,且AB=2,AD=1,BB1=1,则直线D1E与CA1 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8. 设复数,,则的最大值为()A B 4C D9. 四名同学去学校食堂就餐,他们在食堂一楼、二楼、三楼都可以就餐,如果他们中有同学在一楼就餐,则他们在食堂各层楼的就餐情况有()种A24

3、B37 C48 D6510.在平行六面体A1B1C1D1ABCD中,M是AC与BD的交点,若A1B1 = 4,A1D1 = 4,A1A = 6,AA1B1 =AA1D1 =B1A1D1=, 则B1 M的长为()A6 B. C. D 11. 把8个完全相同的美国“苹果”,送给5名学生,则不同的送法有()种A35 B. 56 C. 495 D79212. 已知两函数的图像,在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13. 若命题:,使,则是 ;14已知平面的法向量为a=(1,2,3),平面的法向量为b=(-2,7,k),若,则k= ;

4、15. 已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16. 有下列五个等式 ; ; ; ;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共6个大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 满分10分) 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 (2)已知:,且,求; (3)若,且,求的值。18. ( 满分12分)有2名女生4名男生和1名老师排成一列照相。 (1)老师站在中间的不同的排法有多少种?(2)若从2名女生中选出1名,4名男生中选出2名和老师一起排成一列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若其中的A、B、C三人中有两人相邻,但这三人又不全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19. ( 满分12分) 已知函数。(1

5、)求的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求的极值点;(3)若,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20. ( 满分12分) 命题:实数满足,命题:实数满足(其中)(1)若,且为真,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1. ( 满分12分)如图,多面体中,都为正三角形, 在平行四边形中. (1)求证:平面;(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2. ( 满分12分)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设当时,求的取值范围。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数学试题(理科)答题卷题号一二三总 分得分171819202122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题

6、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 14: ;15: ; 16: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题满分10分)18、(本题满分12分)19、(本题满分12分)20、(本题满分12分)21、(本题满分12分)22、(本题满分12分)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3级2015年春季中期考试数学试题(理科)参考答案一、112. B D C B A A C D D B C A 二、13. 使 14. -4 15. 16. 三、17. (1); (2); (3),原式= 。18. (1); (2); (3) 。19. (1); (2)为极小值

7、点; 为极大值点;(3) 。20. :实数满足 ,:实数满足 ()(1) ; (2) 。 21.(1)证明:显然,四边形ABCD为菱形设AC与BD相交于点O,连结FO因为 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且O为AC中点又FA=FC,所以 因为 , 所以 平面BDEF (2)解:因为四边形BDEF为菱形,且,所以DBF为等边三角形因为O为BD中点,所以,故平面ABCD由OA,OB,OF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AB=2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BD=2,所以OB=1,所以 所以 , 设平面BFC的法向量为,则有所以 取x=1,得 同理可得,平面AFB的法向量为则 , 由图像可知二面角A-FB-C是钝角 ,所以二面角A-FB-C的余弦值为。22. (1),当时,在单调递增;当时,时,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2),设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即。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恒成立,符合题意;当时,存在,使,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不恒成立,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