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01956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整册教学设计.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学 科: 思品与社会 年 级: 三年级 班 级: 教 师: 李秀珍 大庆市远望小学教书育人,做学生良师益友勤勉敬业,铸教师高尚人格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追求快乐课堂学科阶段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

2、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阶段目标: 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

3、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

4、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

5、、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

6、中受到教育。本册教材目的要求:1 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继续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身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2 通过教材,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展示完整的社会生活,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3 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关注思维过程及其体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 教学内容1.社区我的大“家”第

7、1 课时 授课日期教 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概况。2. 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3.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图片。有关国外社区的图片或资料。父辈小时候和自己以社区为背景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 师学 生一、 导入:1. 出示社区全景图,问:这是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社区。2. 你对社区的理解是怎么样的?3.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4. 出示课题。二、 认识社区的设施。1. 在我们的社区里有许多公共设施,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设施吗?2. 这些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生活

8、的社区:1.全班学习“我生活的社区”。2.在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后,让学生每个人自己了解的社区的名称,社区里的主要机构和单位。3.小组讨论:社区实施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4.调查社区中的主要设施。课后反思教学这一课,学生需走进社区去了解、去调查,这对上好这一节课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缺少感性的认识,无疑会让学生感到习以为常,没什么兴趣。如果课堂能让学生在各种形式下学习、交流,一定得准备有足够的丰富的材料。引导他们热爱社区,学会感激社会给自己创造的良好生活环境至关重要。教学内容1.社区我的大“家”第2. 课时 授课日期教 学目标了解农村与国外的社区教学准备同上教学过程

9、教学活动教师学生一、 出示某个社区的示意图,简介该社区的情况。、三、 你所在的社区的辖区哪几家单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四、 农村也有自己的社区。我们再到农村去看看,呼吸一下那里的新鲜空气。 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区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我们看看照片等资料就能明显的感受到许多不同。1.向相关人员收集各种资料,了解社区的变迁。二、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1. 小组交流。2. 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发言。3. 其余同学可提问。4. 说说自己的调查感受。选最有特点的一家单位做具体的介绍。1.看农村社区的录像或图片。2.说说你对农村社区的了解。3.谈谈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比较你现在的社区说说你

10、的感受。课后反思比较才能发现,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利用感性的材料加深对社区建设的理解。学生凭借手头生动的图片资料,了解变迁,理解变迁,从而切身体会、发现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助于让学生受到教育。教学内容2.可爱的社区人第2 课时 授课日期教 学目标1. 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社区里工作的人。2. 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大们工作的辛苦。3. 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教学准备.社区公仆榜,社区劳动者的照片,有关垃圾分类投放的专访和调查,收集辩论资料。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学生一、 导入。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2.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社区中有

11、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工作着。我们作为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又该怎么做呢?二、 认识了解社区干部。在走访社区时,我们已经认识了社区居委会主任。我们再认识几个社区干部。出示公告了解社区中一些社区干部名称。三、 学习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1.社区干部的工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四、 观察一位劳动者,请他介绍一下,他每天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在社区里,这些人的工作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怎么样?五、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生:老人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去

12、。2.学生自由读故事,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3.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4.你所在的社区里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干部?5.夸夸社区的好干部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后反思从了解和体会中,我们不难发现社区人的工作,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之中,由此而得到的经历会使人真正产生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钦佩。教学内容可爱的社区人第 2 课时 授课日期教 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搜集辩论资料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学生一、组织辩论赛。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如经管社区学院等。原本由学校承担的午间、放学后管理,

13、对学生来说有许多好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教师的教学精力。于是,有人提出可以由社区来承担。对此你持什么观点。二、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1.你所在的社区有没有开展此 项工作。三、总结。1. 双方围绕各自观点收集有关资料。2. 双方各派四位同学担任主辩,其余同学旁听。3. 旁听同学为自己一方提供更多的辩论资料。4. 双方分别提出观点,并阐述理由。5. 旁听同学根据辩论情况提出反驳意见。1. 交流调查情况。2. 访问环境保护专家: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回收?本社区垃圾处理现状。3. 访问社区主任:将采取那些措施实现本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回收?4. 小调查。5. 观察记录垃圾投放情况。课后反思 教学与讨论应围绕到社区的各项管理工作上来,我们响应社区提出的各项管理要求,是为了更好地享有社区给大家创造的便利和良好的环境。反过来,大家都有责任一起去遵守和维护,并给社区提出宝贵的建议,老师应给以充分的鼓励。教学内容3.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第 1 课时 授课日期教 学目标1. 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社区活动。2. 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教学准备某个社区的暑期活动计划;国外志愿者介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