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探测425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01701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探测425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气探测425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气探测425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气探测425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气探测425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探测425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探测425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象观测工作的组织观测站的分类:(1)国家基准气候站(基准站)是国家气候站的骨干;一般300-400公里设一站,每天观测24次。(2)国家基本气象站(基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网中的主体;一般不大于150公里设一站,每天观测8次。(3)国家一般气象站(一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的补充;一般50公里左右设一站,每天观测3次或4次。(4)无人值守气象站(无人站)用于天气气候站网的空间加密;观测项目和发报时次可根据需要而定。(5)高空气象站:一般300公里设一站,每天探测2次或3-4次。观测场设置: (1) 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确因条件限制,也可取16m(东西向)20m(南北向),高山站、

2、海岛站、无人站不受此限;需要安装辐射仪器的台站,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 (2) 要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精确到分)和拔海高度(精确到0.1米),其数据刻在石桩上,埋设在观测场内的适当位置。(3) 观测场四周一般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所用材料不宜反光太强。场地应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不长草的地区例外),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观测记录造成影响。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4) 为保持观测场地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0.5m宽的小路(不用沥青铺面),只准在小路上行走。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5) 根据场内仪器布设位置和线缆铺设

3、需要,在小路下修建电缆沟或埋设电缆管,用以铺设仪器设备线缆和电源电缆。电缆沟(管)应做到防水、防鼠,并便于铺设和维护。 (6) 观测场的防雷必须符合气象行业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仪器设施布置: 要注意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具体要求: (1) 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边,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边; (2) 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 m,南北间隔不小于3m,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m; (3) 仪器安置在紧靠东西向小路南面,观测员应从北面接近观测仪器;(4) 辐射观测仪器一般安装在观测场南面,观测仪器感应面不能受任何障碍物影响。 (5) 因条件限制不能安装在

4、观测场内时,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以及日照观测仪器可安装在天空条件符合要求的屋顶平台上,反射辐射和净全辐射观测仪器安装在符合条件的有代表性下垫面的地方。 北回归线以南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场内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太阳位置的变化进行灵活掌握,使观测员的观测活动尽量减少对观测记录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影响。 时制、日界和对时:时制: 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其余观测项目均采用北京时。 日界: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对时: 台站观测时钟采用北京时。 自动气象站以采集器的内部时钟

5、为观测时钟;值班员每天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北京时相差大于30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集器的内部时钟。 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台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气象仪器的属性:灵敏度:测量仪器的响应变化除以相应的激励变化。(灵敏度可依赖激励性)。识别率:测量仪器响应激励值微小变化的能力。分辨率:指示器件对被指示量的紧密相邻值作有意义的辨别的能力的定量表示。滞差:测量仪器对确定的激励作用的响应特性,表现为与先前的激励结果有关稳定度(仪器的稳定性):仪器维持计量特性随时间不变的能力。漂移: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的缓慢变化。响应时间

6、:响应受到特定突变激励与响应到达并保持在其规定的最后稳定值时刻的时间间隔。滞后误差:由于观测仪器的有限响应时间而使一组测量可能具有误差。 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简述)大气探测工作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由于气象要素随时、随地在不断地变化,而且仪器本身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以大气探测是一种复杂的动态测量过程。为便于了解大气整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大气探测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三性”是大气探测工作的基本要求。代表性:测站的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站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站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确保观测地点的代表性,观测数据取样平均的代表性。准确性: 测量值与真值一致的程度。

7、观测记录要真实反映实际大气状况。比较性: 不同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测站在不同时刻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辨出气象要素值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三性”的联系: 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准确性也就谈不上代表性。只有准确性而没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也是难以使用的。观测资料的比较性,也必须以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前提,因为如果观测资料既无代表性,又无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时空比较的意义。什么是云云是由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而形成的微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雪晶,由它们单一或混合组成的,形状各异飘浮在天空中可见的聚合体。其底部

8、不接触地面云的宏观观测:判定云状 估计云量 测定云高 选定云码云状分类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云形成的基本条件形成云的两个条件: (1)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关键) (2)大气中存在凝结核或冰核使水汽达到饱和的方式: (1)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主要) (2)空气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既增加水汽,又降低温度降温冷却过程的方式: (1)绝热上升冷却(主要) (2)混合冷却 (3)辐射冷却对流云的演变: Ci not Cs Cs fil Cb cap As op / / Cb calv Ns Sc cug Cu con

9、g Ac cug Cu hum Fc 测定云高各云属常见云底高度范围气象能见度的目测人工观测能见度,一般指有效水平能见度。有效水平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如某一目标物轮廓清晰,但没有更远的或看不到更远的目标物时,可参考下述几点酌情判定: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如村庄的单个树木、远处房屋的门窗等)清晰可辨时,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五倍以上;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二倍半到五倍;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二倍半。应考虑目标物的大小,背景颜色,以及当时的光

10、照等情况。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途长度,用来表示大气透明度。(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透射式能见度仪原理:采用测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水平空气柱的平均消光(透射)系数而算出能见度。适用范围:仅用于一些对能见度测量要求较高的测站,如机场;或是做为散射仪的检定标准。散射仪有三类:前向散射型、后向散射型、侧向散射型天气现象: 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和近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大气光学现象、雷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台站经常观测的天气现象共34种特征和符号降水现象:雷电现象:雷暴:为积雨

11、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闪电: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但不闻雷声。风暴现象:大风: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0米秒(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 飚: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龙卷: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从外观看,是从积雨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空中;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旋风过境,对树木、建筑物、船舶等均可能造成严重破坏。尘卷风:因地面局部强烈增热,而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小旋风,尘沙及其它细小物体随风卷起

12、,从地面向上扩展,形成尘柱。直径超过2 m,高度在10m以上。多形成于干燥地区的春季、夏季午后。记录规定:(1) 天气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记录。下列天气现象应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时、分):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雾、雨淞 、雾淞、吹雪、雪暴、龙卷、沙尘暴、扬沙、浮尘、雷暴、极光、大风。(2) 飑只记开始时间。凡规定记起止时间的现象,当其出现时间不足一分钟即已终止时,则只记开始时间,不记终止时间。(3) 下列天气现象不记起止时间:冰针、轻雾、露、霜、积雪、结冰、烟幕、霾、尘卷风、闪电。(4) 天气现象正好出现在20时,不论该现象持续与否,均应记入次日

13、天气现象栏;如正好终止在20时,则应记在当日天气现象栏。(5)凡同一现象一天内出现两次或以上时,其第二次及之后出现的起止时间,可接着第一次起止时间分段记入,不再重记该现象符号。(6)大风的起止时间,凡两段出现的时间间歇在15分钟或以内时,应作为一次记载;若间歇时间超过15分钟,则另记起止时间。 例如:某日大风实际出现时间是: 13021304 13061307 13221325 13411342 13441345 则观测簿应记为: 13021325 13411345(7) 最小能见度的记录规定:沙尘暴、雾、雪暴以及浮尘,烟幕、霾等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记录加方括号“ ”。每一现象出现时,每天只记录一个最小能见度。最小能见度是指最小有效水平能见度,以m为单位取整数。(8) 雷暴记录: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起止时间记法:以该系统第一次闻雷时间为开始时间,最后一次闻雷时间为终止时间。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或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