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01250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2016年9月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引言11.2国内外发展现状11.2.1国外发展现状11.2.2国内发展现状3第二章 节段箱梁预制及安装方法82.1 节段箱梁长线预制法82.1.1 长线法预制工艺82.1.2长线法匹配预制技术的特点82.2节段箱梁短线预制法92.2.1 短线法预制工艺92.2.2 短线法匹配预制技术的特点102.3 节段箱梁安装方法112.4.1 悬挂法施工112.3.2 悬臂法施工12第三章 节段箱梁体外预应力体系研究143.1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143.1.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应用143.1.2体外预应力工艺的优点与缺点16

2、3.2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173.2.1体外预应力索构造173.2.2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固系统183.2.3体外预应力筋的转向装置193.2.4 体外预应力系统的防腐与防护203.2.5 体外预应力筋的定位与减振213.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213.3.1 整体施工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223.3.2 节段施工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233.3.3 影响体外预应力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24第四章 *桥南岸滩桥总体施工方案274.1工程特点274.2 跨径选择274.3 施工方案选择28第五章 工程实例、耐久性研究及方案比较305.1 国内相关内似工程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法施

3、工的典型实例305.1.1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节段梁工程概况305.1.2 泉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浅水区节段梁工程概况315.1.3 虎门二桥节段梁工程概况325.1.4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节段梁工程概况335.2耐久性研究345.2.1承载极限状态的力学性能345.2.2各种因素引起预应力损失下结构安全度345.3方案比较36第六章 调研结论及建议39第一章 概 述1.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的发展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期,因此桥梁设计的各种新的理念和桥梁施工的各种新的方法都不断的被尝试。其中,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最令人瞩目,而且得到了世界各国建设领域的广

4、泛认可。20 世纪60 年代初期,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方法首先出现在欧洲,70 年代传到美洲,直到80 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并且结构型式呈现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到目前为止,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化发达国家应用比较广泛,而在我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桥梁施工正朝着构件生产的工厂化、标准化、结构拼装化和装配化以及施工设备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预制拼装技术将是今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要施工方法之一。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是近五十年内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施工技术。它是借助预应力束施加于混凝土预制节段上的压力,使得节段间接触面紧密结合,从而使节段整合形成一个整体来承担桥梁荷载

5、。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之所以能被工程界广泛认同,主要的优势表现在:桥梁上部结构节段预制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可同时进行,施工速度快,工期缩短;梁体的预制工厂化,施工质量好,而且上部结构线形控制较为容易;节段箱梁的养护时间较长,成桥以后梁体的徐变和预应力损失较小;工厂化预制和机械化施工提高了现代化桥梁的建设水平;采用流水施工,箱梁的预制和安装可以分开进行,相互不干扰,缩短了施工工期;有利于桥位处的环保,减少了对桥下的现有交通的影响。1.2国内外发展现状1.2.1国外发展现状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工程师在节段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基础上形成了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施工方法,将节段预制与平衡悬臂施工相结合,加快了施工速

6、度,提高了施工质量。1962年在巴黎南部塞纳河上建成的Choisy-Le-Roi桥是最早采用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施工的混凝土桥,该桥由著名工程师Jean Muller设计。图1.1法国Choisy-Le-Roi桥20世纪70年代,预制节段拼装施工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最初的平衡悬臂拼装施工方法,逐步发展成逐跨拼装施工等多种方法。1980年竣工、由Jean Muller设计的美国Long Key桥,是美国第一座采用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施工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也是新一代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该桥平均施工速度达到了每星期2.5跨。之后,结合体外预应力技术和先进架桥设备的标准化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在全世

7、界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量节段拼装类型桥梁出现在城市高架、跨海大桥等工程中。美国佛罗里达州Mid-Bay和Garcon-Point跨海大桥采用了干接缝、体外预应力、节段逐跨拼装施工法,分别在1992年9月和1998年3月创造了逐跨拼装施工一周架桥290和299m的世界记录。1996年竣工的韩国汉城内环线,也采用了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施工,预应力体系为体内、体外混合配束形式。2000年建成的泰国曼谷曼纳高速公路高架桥,全长55km,耗资10亿美元,平均跨度42m,整个工程预制节段39570个,全部采用体外预应力、干接缝、逐跨拼装技术。此外,马来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许多公路交通项目中都采用了节段预制拼装

8、技术。(a)Long Key bridge (b) Seven Mile bridge(c)泰国曼谷曼纳高速公路桥图1.2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的代表作在铁路桥梁方面,最早采用预制节段施工法的是法国1976年建造的MarnelaVallee高架桥和日本的Kakogawa桥,桥长分别为1528m和500m,采用上行移动式支架悬臂拼装施工。进入90年代,在城市轻轨和高速铁路桥梁方面,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法得到了推广应用,而且体外预应力的使用呈现逐步上升趋势。1991年建成通车的墨西哥蒙特雷地铁线高架桥梁(全长18.7km,共用6503个预制节段),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逐跨拼装施工方法。2000年建成通车的法

9、国TGV地中海线的阿维尼翁特大桥,是首次在高速铁路桥梁上采用预制节段上行式移动支架悬臂拼装的体外预应力结构。随着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已不限于在桥梁的上部结构使用。20世纪70年代桥梁下部结构的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在荷兰、美国等一些国家也开始得到应用。标准化分段、系列化的预制与拼装施工工艺,在现场施工环境较差情况下,可以大大缩短现场施工时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并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1.2.2国内发展现状在我国,对预制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当时在成昆铁路上建造了两座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旧庄河1 号桥和孙水河5号桥。旧庄河1

10、 号桥主跨为24m+48m+24m,采用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施工法;孙水河5 号桥主跨32.3m+64.4m+32.3m,采用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施工法。这是首次在我国铁路建设上采用了悬臂挂篮、箱形截面、梁段预制胶拼施工等一系列新技术。随后于1994 年完工的郧阳汉江公路大桥首次采用专用三角吊机进行节段箱梁悬臂拼装施工,这是一种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在施工设备上的进步。此后,随着施工机械的进步和完善,节段预制拼装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认可和发展。随后的石长线湘江大桥、珠海淇澳大桥、闽江大桥、福建厦门高集海峡大桥、夷陵长江大桥等数十座大桥都采用了节段预制拼装、逐跨施工技术。当前,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

11、,桥梁建设步入了高峰期,与此同时工程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对施工的制约条件越来越严格。施工速度快、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小以及对桥梁结构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成为现在的主要话题。这些因素对节段预制拼装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2001 年,嘉浏高速公路上的浏河大桥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采用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建成的。该桥全长421m,主桥采用混凝土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如图(1.3)所示。图1.3 新浏河大桥该桥采用的“预制梁节段拼装”先进施工方法在我国国内尚属首次,机上悬挂拼装工艺,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与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制造了我国国内第一台DP450 型架桥机,

12、又填补了一项空白。随后建造的香港西铁高架桥,该桥主梁设计成若干2.5m 左右的主梁节段,采用架桥机组合拼装,如图(1.4)所示。图1.4香港西铁高架桥西铁高架桥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主梁整体预制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采用节段箱梁预制拼装工艺,而且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该工程建设中,在第82 跨和第96 跨采用的是型架桥机安装主梁,这是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在施工设备上的又一大进步。2003 年建成的上海沪闵二期高架道路工程,全长5.4km,是我国国内首次采用短线法匹配预制工艺预制宽节段箱梁,而且该工程中的“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弧形箱梁试验研究”为我国首次,改变了满堂支架对施工环境的影响,体现了我国桥

13、梁设计和施工的又一次进步。2006 年通车的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使节段箱梁生产工厂化以及预制节段在现场通过架桥机安装技术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08 年建成的苏通大桥采用节段箱梁短线法预制工艺以及悬臂拼装法施工工艺,跨径为1088 米,斜拉桥跨径为全球之最。悬臂拼装技术和短线匹配预制工艺在苏通大桥上的又一次成功的应用,充分体现了采用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进行工程施工作业在我国逐渐走向成熟。在该桥的有力推动下,大量跨江跨海通道引桥如上海长江大桥引桥、崇启长江大桥、南京第四长江大桥、厦漳跨海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引桥等项目均采用该项技术。此外,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广州地铁4号线首次采用节段

14、预制拼装技术,路线全长14.6km. 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的一些主要应用实例如表1.1所示。表1.1 国内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技术的典型桥梁桥梁建成时间结构形式最大跨度(m)施工方法香港蓝巴勒海峡大桥1996连续刚构120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澳门珠澳莲花大桥主桥1999连续刚构96节段预制悬臂拼装上海新浏河大桥2001简支梁42节段预制逐孔拼装上海沪闵高架2004连续梁35节段预制逐孔拼装广州地铁4号线2005简支梁30节段预制逐孔拼装深港西部通道引桥2007连续梁75节段预制悬臂拼装厦门集美大桥2008连续梁100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苏通大桥引桥2008连续梁75节段预制悬臂拼装上海长江大桥引桥20

15、09连续梁60节段预制悬臂拼装崇启长江大桥2011连续梁50节段预制逐孔拼装南京第四长江大桥2012连续梁65悬臂拼装、逐孔拼装厦漳跨海大桥2012连续梁67.5节段预制悬臂拼装2010年12月建成的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816m混合梁斜拉桥,该桥边跨混凝土箱梁长251m,宽38.5m,首次摒弃了传统的支架现浇施工工艺,而采用落地支架的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箱梁结构的耐久性。该技术成果是在混合梁斜拉桥首次出现,具有以往国内外常规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和创造性,为国内桥梁界中解决宽幅混凝土箱梁收缩裂缝提供了新的途径,大大拓宽了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的使用范围,推动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图1.5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与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腹板箱梁相比,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自重减轻约20%、充分发挥了材料性能(混凝土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