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012327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平时,我经常给家乡的亲人写信、打电话,有时暑假回老家看望他们。每当遇到佳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今年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上圆圆的明月,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妈妈。于是,我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起看看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欢迎查阅!小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1唐代有位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已经两年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

2、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材解读: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文包诗是苏教版一大编写特色,课文题目源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诗,这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脍炙人口、常被人引用的一句,以这句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介绍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写作的背景和缘由。唐代诗

3、人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两件后的重阳节,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的情景,王维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借此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明白如话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故事,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诗句、感情意境、体验情感,作好了铺垫。第二部分则是王维真情流露而写下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用词自然而凝练,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景表达了出来,同时透露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一个“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思乡情浓。因此,也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课文共四个自然段。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王维15岁时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

4、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处境。第二自然段写“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到了”,本来在“异乡”为“异客”思乡之情就难免,更何况“佳节”来临,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去登高游玩”,而王维形单影只,于是思念亲人的浓烈感情油然而生,然而,长安与家乡路途遥远,难以见到亲人的。第三自然段写王维回忆、想象“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今天他们还会思念着我吗?在这段,王维通过“我”对“兄弟们”的思念,来遥想“兄弟们”对“我”的思念,在一种想象的感情交流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第四自然段在前面一个故事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原诗,让人进一步体会原诗的凝练和意

5、境。教学理念:1、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2、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师的合理有效地引导推动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与探究。3、课堂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深入对话的场所,师生应该在其间共同展开学习,互相进行思维碰撞,最终让师生都有所习得,进而让语文素养不断得到积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认识

6、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能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4、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教学思路:整体思路:从题目入手引出诗句,由读猜诗句的意思产生疑问,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释和文本的解释进行对照,进一步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积累,让诗文在自然结合中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贯穿主线“思亲”:了解为何而“思亲”体会为何而“倍思亲”品悟“思亲”之情感受“思亲”之心。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课题1、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哪

7、些传统节日吗?2、我们把一些让人高兴的好的节日称作(板书:“佳节”)边写边讲解,齐读。3、看到“佳节”这个词,我们的心情一般都会(高兴),为什么?是呀,好的节日总是让人很开心的。4、但是,唐代有位诗人在某一个佳节来临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完成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5、个别读题目。6、这句诗你在哪儿见过吗?板块二:初解古诗,激发学生走入文本欲望1、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一读诗:(1)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顺。(2)指名读(3)齐读3、二读诗:(1)请你再次自己读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读不懂的又是什么?(2)指名交流。(3)解决:“佳节”是重阳节(九月

8、九日)。“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代人认为重阳节戴着它可以祛邪避灾。它代表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心愿。(不懂处:你很会读书,很爱思考。大家都很会读书,那让我们一起带上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看看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在故事中你一定会对这首诗有更深的了解。)4、过渡:在全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感叹,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对诗有更多新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吧。板块三:诗文对照,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世界学生自由读文。1、了解为何而“思亲”(1)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读第一小节。(2)通过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王维)在这两年里,他会怎样?谁也来读读这一小节。(3)是呀,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去长安求学(板书:长安)独自一人在外,难免会有孤独的感觉,这就叫“独在异乡为异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