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00405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学科地理学段:地理必修2年级高一相关领域人文地理教材书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年 4 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现代地理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中重要的便是要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的技能,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重与实际相结合,组织开展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围绕着地理统计数据展开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地理观察和理解能力,促进地

2、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地理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在课前教师收集了不同历史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的数据资料,又以身边的人口迁移为出发点,对本校学生家庭人口迁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做出统计表格;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运用数据资料绘制人口迁移的路线,、总结归纳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原因。教学背景分析1课标解读 本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要寻找“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重点应放在“举例”两字上,人口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要求学生能用身边具体实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应为运用水平,运用世界人口迁移资料,学生家族人口迁移调查资料,绘制图表,探究人口的迁移特点,同时人口迁

3、移的概念、主要类型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这条课标的必要知识铺垫。2. 教材分析 本节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举例来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人口的迁移,第二部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材第一部分人口的迁移是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的延续,也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另一重要因素。主要内容包括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分类,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第二部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因素,其中主导因

4、素是经济因素。教材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案例,分析美国人口发生迁移的因素。3. 对教材的处理 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导学案自学完成,课上通过4个例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口迁移及人口迁移的分类。添加国际人口迁移资料及微课,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不同时期国际人口、国内人口人口迁移的方向、特征”,引发学生对人口迁移原因的好奇。人口为什么会出现大量迁移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家族人口迁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的基础上明白就世界范围来看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但就一个地区或国家来说人口的迁移(人口的机械增长)也是其原因,

5、而且人口迁移是很常见的社会现象,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兴趣浓厚容易理解。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利用资料,绘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流向图。 (2)通过微课学习国内人口迁移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2)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

6、学重点: (1)国际人口迁移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 (2)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 (3)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6.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整理调查资料,确定案例。(2)查找补充案例。 (3)多媒体课件。 (4)学生学案。 (5)人教版必修2教材。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应用时间安排课前环节(1)搜集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数据及资料,汇总筛选,形成案例。(2)制定学生家族人口迁移情况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回家进行调查.(3)回收问卷,筛选出人口迁移的典型案例。(4)录制本节微课。按照调查表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将所学知识和自己

7、的生活结合,激发兴趣预习课本,完成本节导学案中自学部分EXCEL表格课前1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据”看春运百度迁徙展示大数据的威力 人口迁移是社会常态,提出问题:1. 人们为什要离开家乡?2. 春运流动人口是不是人口迁移?3. 人口为什么迁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入学习状态PPT2MIN自学成果检测提供四个人口流动例子1. 甲同学从晋城一中毕业后去北京上学。2. 乙同学随父母从沈阳迁至晋城定居。3. 丙同学暑假去台湾岛旅游。4. 丁同学从凤鸣小区搬到凤台小区。设问:你认为这些是否属于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启发提示根据课前自学内容判断什么是人口迁移PPT5MIN出示人口迁

8、移的概念: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提示总结满足人口迁移的关键条件: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时间限度 :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阅读人口迁移的概念,思考并在学案上写出人口迁移的关键条件小组探究(一)布置任务: 6人结为一组(全班共8组,4个组研究国际人口迁移,4个组研国内人口迁移)。每一组同学手中有国际国内人口迁移资料(见导学案)。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小组1-4(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箭头在世界地图上绘制不同时期(二战之前和二战之后)国际人口迁移路线图。(要求不同时期用红蓝颜色箭头区分)(2)分别找出二

9、战前后的人口迁出大洲和人口迁入大洲。(3)试分析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原因及意义,列表总结。小组5-8(1)阅读材料3-5,用箭头在中国地图中绘制不同时期(古代、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方向。(2)试分析不同时期国内人口迁移的特征、原因及意义,列表总结。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对画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案:在世界/中国政区图中画出相应的人口迁移方向展示交流总结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特征及原因倾听、感受PPT导学案5MIN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成果展示挑选两个小组分别展示各自的探究结果对学生讨论过程遇到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小组代表到

10、讲台上分析本组成果其他学生聆听、思考、补充PPT导学案5MIN探究活动(二) 出示班级学生家族调查统计表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调查统计表,说出影响家族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2.对表中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出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对画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挑选两个小组分别展示各自的探究结果对学生讨论过程遇到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小结:从表格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工作。)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依据案例总结所案例中涉及到的人口迁移的原因对表中原因归类,绘制思维导图PPT导学案8MIN补充案例补

11、充人口迁移的案例:(1)深圳市形成发展图文资料(2)沙漠化吞噬村落图片(3)不同时期迁移数量、频次、距离差异(4)躲避饥荒和退休养老的资料案例提问:分析上述案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学生判断的影响因素列在黑板上。阅读案例,判断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PPT5MIN小结人口迁移因素PPT呈现讲解:人口迁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还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

12、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将本课讲过的人口迁移原因进行归类落实学案PPT3MIN课后提升 在晚间自习时间播放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篇微课,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完成导学案的课后练习题观看微课解决疑问PPT10MIN出示对人口迁移的3个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利弊。1.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这些国家的人口增减主要取决于人口迁移。 2.许多地区人力资源不足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人口的自由迁移是实现人力资源空间重新配置的前提条件。 3.人口迁移不仅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而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将结果写成小文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吗?2.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 这节课的资料准备是否充分?4. 这节课的课堂调控是否把握到位?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如何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