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

上传人:办****家 文档编号:549003342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 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要求】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建议 】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

2、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2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3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

3、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 1、众数.1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2、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

5、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

6、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边介

7、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过,并且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特点。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本课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注重知识发生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是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而统计观念的形成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二、加强习题的开放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的提高与发展。 学生分析: 这节课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知识调查,调查中发

8、现学生对投球游戏这一体育活动项目很感兴趣。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但间隔时间较长,且我校学生来源复杂。因此,关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审美、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

9、生感受“数学好玩”的思想,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统计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4、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六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直观体验操作感知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活动实践合作交流尝试动手制作掌握特征分析数据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分析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练习卡、方格纸、彩笔 课前活动

10、: 师:在体育课上你们做过投球游戏吗?根据你的经验,猜一猜投球时单手投的远,还是双手投的远? 师:究竟谁的想法合理呢?请同学们试一试,并收集小组单手、双手投球的数据。制统计表(学生开始投球游戏,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课外,同学们做了投球游戏,那么结果是什么呢? 教师:你们是用什么方式统计的? 生1:统计表。 生2:用统计图。 教师:用哪个方式好呢? 生1:统计表。 生2:条形统计图。 二、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来展示小组的统计方式。同学们来看看哪种方式更好。 (先展示统计表再展示统计图) 生1:统计表方便操作。(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制成的统计表) 生2:统

11、计表可以制成统计图,统计图能更直观的看出单手和双手的差别。 教师: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的数据呢?(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制成的统计图。学生设计出的统计图各式各样,整理后共有五种情形:第一种将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两幅条形统计图;第二种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上,把小组所有同学两种情形的条形全都挨在一起制成条形统计图;第三种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上,把每人两种情形的条形摞在一起,用颜色区分;第四种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上,把每个同学两种情形的条形挨在一起;第五种在同一张图上,用不同颜色的条形分别表示两种情形:有纵向的,还有横向的。) 教师:请同学们评价,哪幅统计图既美观又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谈谈你对这

12、几幅图的看法。 第五种比较起来最方便,形象直观。 教师:我们把像第五种这样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竖着的叫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横着的叫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优化统计图: 教师:请各小组修改统计图。 教师:谈谈从你们组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一边展示自己组的统计图一边说)我们组的同学都是单手比双手投的远。 四、巩固练习: 19951999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很快,城乡居民平均每年旅游消费迅速增长,下表是19951999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 1、把作业纸上的统计图补充完整,遇到困难可以求助其他同学和老师。 2、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

13、哪些数学问题? 五、回顾总结: 1、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2、收集一些报纸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看看能获得那些信息。 4、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

14、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