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987576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平衡施肥技术.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玉米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又是畜禽的优质饲料,它品种多适应性又强,几乎在全国各地不同土壤上都能种植。所以玉米种植面积既多又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植政策,大家种玉米的积极性那是空前的高。可是,你越想种好,却越不能如意。力没少出,肥料也没少施,成本增加了不少,可产量就是上不去,就连玉米倒伏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粒少、秃顶现象也随处可见,眼瞅着,别人种的玉米又好又壮,不少人纳闷:一样种的玉米,怎么人家种的玉米产量又高,既不倒伏也没秃顶、缺粒现象呢?这些都跟施肥是否平衡合理有关,所以要想把玉米种好,实现高产高效,就必须学会平衡

2、施肥,要学会玉米平衡施肥,首先得要了解玉米的营养需肥规律。一、玉米的营养需肥规律与其它禾本科作物相比,玉米植株高大,吸收养分多,玉米正常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铁、锌、铜、锰等多种元素。种类产量吨/公顷千克/公顷克/公顷部位 氮磷钾钙镁氯硫 铁锰铜锌硼钼9.5籽粒12971472.1184.5121106020190506秸秆6118188555576.092020280901901403在氮磷钾素相对需氮钾较多,需磷较少。不同品种、产量水平之间略有差异。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千克玉米子粒需要吸收氮2.4千克2.6千克,五氧化二磷0.9千克1.4千克,氧化钾2.0千克2.3千克,其比例是1:0.

3、4:0.8。一般情况下:高肥力地块通过施肥提供的产量占总产量30%以上,中等肥力地块占总产量40%以上,低肥力地块占产量的50%左右。也就是说,土壤肥力低的地块,施肥增产效果显著。玉米从播种到收获要经过苗期、穗期、花粒期三个生育期,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品种、数量、比例有很大不同。苗期: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这段时间,一般20-30天。是生根、长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是培育壮苗打基础的时期。随着幼苗的生长消耗养分的数量开始逐渐有所增加,吸收养分占全生育期的比例分别为:氮占2.5、有效磷占1.12、有效钾占3;这一时期总的需肥量较少。苗期吸收营养物质虽然少,但苗期是肥料的敏感期,肥料过量或不足对苗期

4、玉米的生长都不利。这一时期,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播种时施入过量的可溶性氮肥,一旦遇到干旱,就会伤害种子,影响发芽,出苗慢而不整齐,降低出苗率,氮肥过量也会影响正常生长。氮肥不足时,生长初期植株生长缓慢,呈黄绿色;旺盛生长期氮肥不足时呈淡绿色,然后变成黄色,同时下部叶片干枯,由叶尖开始逐渐达到中脉,最后全部干枯。玉米幼苗期缺钾生长缓慢,茎秆矮小,嫩叶呈黄色或褐色。严重缺钾时,叶缘或顶端成火烧状三叶期,还是磷肥营养临界期,玉米从发芽到三叶期前,幼苗所需的磷是由种子供给的,三叶期前以后,开始吸收土壤或肥料中的磷。但因幼苗根系短小,吸收能力弱,如此期磷素不足下部叶片便出现暗绿色,此后从

5、边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极度缺磷时,叶片边缘从叶尖开始变成褐色,此后生长更加缓慢。玉米三叶期缺磷,将导致以后的空杆秃顶氮肥临界期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抽穗期。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供应必须及时,才能获得壮苗。穗期:从穗期是拔节到抽雄穗开花,一般30天左右。这个阶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每穗小穗数,减少空杆的主要时期。是玉米果穗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这一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51.15、有效磷占63.81、有效钾占97;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在这一时期营养充足,能促使玉米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玉米开花期最容易缺磷。开花时期植株内

6、部的磷开始从叶片和茎秆向子粒中转移,此时如果缺磷,雌蕊花丝延迟抽出,受精不完全,往往长成籽实行列歪曲的畸形果穗。但磷肥也不宜过多,施磷过多玉米加速生长,果穗形成过程很快结束,穗粒数减少,产量不高。 穗期氮肥过多,会导致生育延迟,植株生长繁茂,但产量下降。玉米倒伏大多是由于氮素过多,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大量消耗碳水化合物,因此植株组织分化不良,表皮发育不完全造成的。 穗期玉米的植株缺钾时叶脉变黄,节间缩短,根系发育弱,同样易倒伏。而且植株缺钾时,果穗秃顶,籽粒小,产量低。花粒期:花粒期指从抽雄开花穗到成熟收获,一般30-50天。这一阶段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进入到以子粒形成为中心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决

7、定粒数和减少秃顶缺粒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形成籽粒的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关键时期。直到成熟,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的比例为46.35、有效磷为35.07、有效钾为0。花粒期需肥量虽然不如穗期多,但如果肥料供应不足,常会引起植株早衰,影响子粒充实,造成灌浆不良。粒瘪减产。适当补充粒肥可防止早衰,延长植株根系及叶片的生命活动时期,表现为活秆成熟,促进灌浆,提高粒重,增加产量10%-15%,甚至更高。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玉米对微量元素锌的反应比较敏感。尤其是盐碱地,玉米容易缺锌,玉米缺锌的显著症状是白苗花叶,也叫“白花叶病”。玉米的缺锌症状一般从四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淡呈黄白色;五至六叶期时,

8、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1015天后,紫色逐渐变为黄白色。叶肉变薄,似“白苗”。缺锌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枕重叠,顶端似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拔节后渐转淡绿,喇叭口期,中下部叶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基部重新变白,半透明。抽雄后,自下而上呈“花叶”状,发育受阻,抽雄和吐丝都比正常植株迟23天,空秆多,果穗缺粒秃顶。 缺锌地区,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那么,玉米该怎样施肥呢?二、玉米平衡施肥原则相对于其他作物来说,玉米植株高大,根系要发达得多,玉米的主体根系分布在0-40厘米的土层中,根系横向分布在0-20厘米的范围内,玉米在

9、生育前期,以浅层根系吸收养分为主,而到后期则深层根系作用大。且10-20厘米范围内根系吸收活力最旺盛。所以,施肥上,玉米基肥要深施15-20厘米。以利于根系吸收,追肥,实行深施肥,深度应在,10厘米以上,距离植株10厘米左右。可为玉米吸收养分创造方便条件。目前,玉米在化肥施用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化肥氮磷钾配比不合理,重氮肥,轻磷钾肥。有机肥施用较少甚至不用,存在重基肥轻追肥现象,追肥多采用“一炮轰”,施肥时期不讲究,以致肥料利用率偏低,施用量偏高,浪费现象较严重。根据玉米需肥特点,玉米平衡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实现玉米平衡施肥还要看肥、看地、看庄稼

10、 一看肥料的特点。对于玉米来说,铵态氮好于硝态氮,同样含量应优先选用铵态氮肥。 二看土壤性质。低洼地和盐碱地要选用硝酸铵、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酸性土壤应选用尿素、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对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沙土地应选用不易挥发的哨酸铵或尿素等肥料 三看生长需要。根据玉米各个生育期特点按需施肥,施好基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巧施粒肥,苗肥不宜过早,穗肥不宜过晚,粒肥不宜过多。 四看种植方式。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轮作方式不同,生长周期不同,施肥要求也不尽相同,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加春玉米和夏玉米需肥曲线图)三、不同种植方式玉米平衡施肥技术(一)、春玉米春玉米生长周期长,通

11、常在110-130天, 前期生长较缓慢,需肥量小。后期生长发育迅速,需肥量大。春玉米平衡施肥用量及配比可参照图表确定 春玉米不同地力条件平衡施肥推荐用量目标产量kg/亩推荐施肥量kg/亩NP205K20土壤有效磷mg/kg土壤钾mg/kg3010040010-1200050050012-142.51.5065560014-1643.02.0886亩产500千克玉米的参考施肥量为:农家肥2000公斤,纯氮911千克,五氧化二磷23千克,氧化钾56千克,锌肥1千克。 施肥方法基肥,可结合冬春耕,施用人畜粪尿、土杂肥、堆沤肥等优质有机肥,每亩亩用量不少于2000千克,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12、提高地力水平和抗旱保墒能力。直播露地春玉米:可结合耕耙,把所需的磷、钾、锌肥和约三分之一的氮肥,一并与农家肥施入,下余氮素肥料留作追肥。现在,复合肥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化肥品种,它使用方便,省工省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推荐使用真正经过测土配方的玉米专用复合肥,每亩用量为20-30千克。作基肥或种肥。 地膜覆盖直播玉米:要把全生育期所需磷、钾、锌肥和70%氮肥作底肥或种肥。起垄覆土播种。追肥 直播露地春玉米追肥一般施2-3次。追肥要前轻后重。 苗肥苗肥也称拔节肥应在小喇叭口期即67叶期施用,选用氮肥,用量占氮肥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拔节肥可在距茎基部1520厘米,机械侧深施于1015厘米,或

13、人、畜力开沟条施、穴施并及时覆土。垅作区也可结合趟施,于趟地前点在两株之间,后起垅。 穗肥穗肥在大喇叭口期即1011叶期,抽雄前施用。肥料用量占氮肥总施肥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根据长势和地力可酌情留下少许氮肥作粒肥基肥施用玉米专用复合肥的地块,追肥玉米专用复合肥20千克左右。大喇叭口期玉米已基本封行,施肥操作起来不如拔节肥方便。有的人图省事,把化肥直接撒在庄稼根部的表面上,然后盖点儿土就算“完事大吉”了。这样施肥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夏季温度高,如遇上持续几天不下雨,肥力极易蒸发掉;如果遇到大雨,肥料会随水流失。此外,化肥撒多了,还会造成“烧苗”现象。最好的办法是沟施或穴施,化肥撒入后盖土

14、埋严。这样施肥容易下渗,利于庄稼吸收。地膜玉米:因底肥用量足,肥效长,每亩将未施的30%氮肥在喇叭口期一次追施。方法是每隔两株玉米打施肥孔,施入肥料。 粒肥长势好的玉米一般不再施粒肥。玉米长势弱,地力稍差的地块可酌情使用一些粒肥,粒肥一般在授粉以后灌浆前进行,用量一般不应超过氮肥总用量地五分之一。(二)夏玉米夏玉米生育期较短,一般70-90天,夏玉米生长发育快,出苗20多天即可拔节。对养分吸收的高峰早而集中。因此,要想玉米获得高产,及时追肥是关键。夏玉米施肥要点:根据夏玉米的生长和吸肥规律,尽可能施足氮磷钾基肥或种肥,重施苗肥和拔节肥,猛攻穗肥,夏玉米因抢种不能施用基肥的,可在前茬作物地多施基肥,利用其后效。早施磷钾肥追肥,具体施肥量如下: 土壤养分小麦玉米施肥量 (千克亩)施肥方式施肥量 (千克/亩)施肥方式碱解N(mg/kg)N:N:802015速效P(mg/kg)P2O5:P2O5:30230速效K(mg/kg)K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