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之九下(精品).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98445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之九下(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之九下(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之九下(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之九下(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之九下(精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之 九下一、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2、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1、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两处) 舜发于畎亩之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吴既赦越 与百姓同其劳 3、翻译下列句子。 女忘会稽之耻邪?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二、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5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

4、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注释】 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成列:指摆好阵势。既:尽,全部。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陈:通“阵”,指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神弗福也 福: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2、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弘

5、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5、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4题。【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6、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太宗罢朝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隋唐嘉话)【注释】罢朝:停止了早朝 会:必然,一定 田舍汉:庄稼汉 文德后:文德皇后 忤:触犯 廷争:在朝廷上争谏 具:穿戴好 备数:充数(谦虚

7、的说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皆以美于徐公 皇后何为若是 王之蔽甚矣 时时而间进 2、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共同点:_更欣赏谁及理由: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3题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

8、释】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士:朝中官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 (2)悔不穷问 穷: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五、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3题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注释: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气索:气短。不韵:不雅。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前后类如此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翻译下列句子。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3、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