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981149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258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8页
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8页
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8页
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8页
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2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文学活动教案40篇正文(1)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树真好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欣赏散文诗,并尝试创编。2、了解树木的用途与好处,体验树木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4、引导幼儿在散文诗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感受、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学用散文诗中的句式有序、连贯、清楚地进行表达。(模仿、根据提示图创编)活动难点:创编散文诗(凭空创编)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看看、说说幼儿园里的各种树木、看看树木的不同叶子材料准备:PPT、背景音乐、录音、图片、照片活动过程:一、聊树(知道因果关系,为理解、创编散文诗做铺垫)重点提问:1

2、、你见过什么树?它是什么样的?(预设图片:柳树、枫树、铁树、银杏树、椰子树、桑树、橘子树。幼儿说到哪里点哪里)【回应:长长的柳枝像小姑娘的辫子;火红火红的枫叶;尖尖的像针一样的叶子;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扇子;椰子树像一把又高又大的伞;桑叶是蚕宝宝的食物;橘子树是一棵会开花结果的果树】2、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幼儿随意说喜欢的理由)3、还有谁会喜欢树?为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结: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离不开树,树真是大家的好朋友。二、感受、欣赏散文诗(片段欣赏、分段欣赏、完整欣赏)1、(出示大图片)让我们听听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树真

3、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树真好,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重点提问:树真好,好在哪里?(让幼儿充分说:引导幼儿用散文句式回答,有序、连贯、清楚表达即可,不一定要与原文相同。幼儿回答可能是这三句内容,也有可能已出现创编。)2、(提供图片)在后面桌子上有一些图片,请你们两个人选一张,试着模仿散文诗说说看。“树真好,”幼儿说到一张,贴一张(第三列)3、完整欣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散文诗,听听散文诗中是怎么说的(播放PPT)三、尝试创编(句式:树真好,谁喜欢树,为什么?)放轻音乐,老师示范说第一句,引导幼儿有感情的用散文句式创编(幼儿一边说教师一边贴,

4、并引导其他幼儿一起说)小结:原来树有那么多的好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活动反思:在第一个环节聊树时,我的PPT中没有预设到所有孩子可能说到的树,影响了孩子们的关注点,打乱了孩子们的思路,其实这里完全可以不使用PPT,而选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凭空说。在感受、欣赏散文诗的环节中我还可以多让孩子欣赏几遍,把这一环节放大,并提供一些讲述性的提问,如我家屋子里为什么会清清爽爽?天热了我和我的小猫咪为什么喜欢躺在树下睡午觉?等等,帮助幼儿理解、丰富记忆散文内容。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我竟可能丰富了孩子们关于树的形容词,及时帮幼儿提炼语句,使幼儿的表达更有序、连贯、生动。在散文诗的处理上我们也打破了常规

5、的学念散文诗内容,而是更尊重幼儿,提供一些图片、简笔画,提示幼儿完整、清晰地表述散文内容,并不要求幼儿的回答与散文诗内容一模一样。另外在创编环节我在想假如我不给孩子们提供固定的句式,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孩子们会更有话可说。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老师及时帮助幼儿提炼语句、丰富词汇,让幼儿的创编更有价值。(2)大班语言说课稿教案月亮船含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教案月亮船一、说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故事月亮船讲述的是蒲公英迷路后回家的经过,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是幼儿从事语言活动的好教材,同时故事情节中涉及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单纯

6、的故事学习增添了几分生气。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阅历,对地理知识也有些基础了解,本教材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拓展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时值建国六十周年,我选择本活动,意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运用语言表述。二、说目标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主心骨,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于: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爱祖国的热情。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

7、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这两个目标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融合的一方面。同时我认为故事的题材所要表达即祖国地大物博这一信息,重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因此我确定本次活动重点: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并用语言进行表述。难点为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四个世界之最,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三、说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主要作了以下准备:图片月亮船、课件月亮船、图谱(我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四、说教学法本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四种方法: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技术运用法、图谱法及游戏法。这些教法也是幼儿的学法,能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1、

8、启发提问法:教师应力求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想说、敢说、大胆说。结合故事教学本身的特点,我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启发提问法,设计许多层次不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引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促使其得到程度不一的提高。2、多媒体技术运用法:本教材情节生动并涉及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此我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的感官,深入感受题材本身,为本活动重点解决垫下一定的基础。3图谱法:图谱法其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深受教师喜爱,并在大程度上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内容,本活动借助图谱法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并记忆我国的世界之最,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进而突破本次活

9、动的难点。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寓教于乐,本活动借助一简单的说唱游戏,意使认知不变成为重复跟读学习,而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学,幼儿的“乐”学。五、说过程:本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引出主题初步倾听,了解内容结合课件,突出重点巧用图谱,突破难点活动延伸,说唱歌谣。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打开幼儿的话匣子是语言教学的关键,活动开始我出示月亮船图片,并设计问题“如果你坐在天上的月亮船里,你会看到什么”?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本环节需要23分钟。2、初步倾听,了解内容。本环节为幼儿初步欣赏故事,简单了解故事内

10、容。教师先以生动的语言完整地讲述故事,再结合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你听了有什么感受?在本环节中,幼儿可粗略地了解故事内容,并简单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听后感,同时我根据教学需要在本环节对教材本身进行简单修改,即故事结尾不点出蒲公英的家是中国,此环节大约占用8分钟。3、结合课件,突出重点。紧扣幼儿的初步感知,本环节重在结合课件帮助幼儿逐段理解故事内容,大致需要12分钟。由于提问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并刺激其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本环节中,提问法也是运用得最多的一个环节。我将故事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蒲公英迷路。所设计的提问为:(1)蒲公英为什么会到很远的地方?(2)它遇到了谁?第二段为

11、仙女与蒲公英的对话。结合提问:(1)谁来帮助蒲公英?(2)蒲公英是怎样介绍它的家?第三段落是蒲公英回家的经过,我所设计的提问是:(1)仙女带着蒲公英找到这些地方吗?(2)你们猜猜,蒲公英的家在哪儿?通过三段课件的欣赏提问,幼儿已能基本了解故事内容,本次活动的重点得以解决。4、巧用图谱,突破难点。承接环节三的猜测,“蒲公英的家在哪儿”引导幼儿说出中国,教师可及时续上故事结尾,并结合图谱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引导幼儿运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结合提问“为什么蒲公英与仙女道别时,在她的花瓣上有几滴泪珠,闪着银光”?“你们喜欢蒲公英的家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挖掘作品的内涵,并迁

12、移到自身,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借以突破活动的难点,本环节约占6分钟。5、活动延伸,说唱歌谣。有了对故事的基本认识,本环节继而借助图谱,运用35分钟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说唱蒲公英的唱的歌谣,借助幼儿对游戏的天性喜爱,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自然结束。反思(二)之前对于语言活动的理解比较狭隘,就拿故事活动来说,通常很片面的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回答老师提出关于故事中的问题,而却忽视了很多语言活动的精髓。通过这次月亮船活动的实施,自己对语言活动的认识有了一些提升。下面我结合这次语言活动月亮船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1要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学会移情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第一次实施时,没有注意到这

13、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么样?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们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它是多么想快点回到自己的家呀!自然地导入了接下来的故事。2在初步欣赏故事时,设置的悬念、提问要抓住主线,要让孩子们听完故事就能记住大概。3教师要勇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及时给予回应,丰富孩子的经验我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孩子们在回答老师的提问以后,我们置之不理,或者说只是用一些无效语言如,“恩”,“你说的对”而没有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给予孩子积极的应答。4师幼之间要有互动性,以“幼儿为主体”在提问蒲公英的

14、家有哪些世界之最时,教师通过ppt超链接了相应的图片。“蒲公英的家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吗?”“天安门广场。”孩子们回答完以后,教师就直接把一些有关天安门的知识告诉了幼儿,却一直没有给幼儿说的机会,其实孩子们对于天安门可以说出很多的话题,可是说话的机会却被老师所忽视。成了老师讲,孩子们听,自然失去了课堂的活跃性。5.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在最后的环节,原来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祖国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孩子们的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气氛也不活跃。当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的家乡太仓有哪些美景时,“南洋广场”,“人民公园”,“金仓湖”,孩子们一个个都争先恐

15、后地想发言,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于他们而言,太仓才是他们所熟悉的,有话说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在他们发言的时候,老师可以感觉地出一种作为太仓人的自豪感从孩子们的动作、语气中透露出来。这才是成功的。总之,语言活动要以幼儿为主,创设一个幼儿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同时要将情感渗透在活动之中,而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活动准备: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活动过程:一、阅读封面,产生探究朱家故事的兴趣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和家人起合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2认识朱家成员,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师:这是一张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