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97784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1.0 可编辑可修改第十章 诉讼时效与期限一、单项选择题1、甲向乙借款10万元,借款期为1年。半年后,乙出国深造,3年后回来,向甲要求还款,甲还款了。后甲听朋友说,该借款已经过了诉讼时效期间,遂要求乙返还。乙不返还,甲诉至法院,对甲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 )。A、不予支持 B、予以支持 C、不予受理 D、支持一半2、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丧失( )。A、实体权利 B、胜诉权 C、起诉权 D、起诉权和实体权利3、甲于1995年5月12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保管处。5月14日,该包裹被盗。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至何时届满( )A、1996年5月14日 B

2、、1996年5月25日C、1997年5月14日 D、1997年5月25日4、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 )。A、重新计算 B、不再计算 C、继续计算 D、届满5、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将在法律上引起(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C、诉讼时效的延长 D、诉讼时效的改变6、甲租用乙的房屋,半年后甲拒付租金,乙请求甲支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 )。A、1年 B、2年 C、6个月 D、9个月7、甲出售一批奶牛给乙,双方约定,甲于1999年11月4日在其养牛场向乙交付奶牛,乙于一个月后向甲付款。一个月后,乙没有付款,而甲也忙于其他事务无暇

3、顾及。2001年7月4日甲因车祸受伤成了植物人,因对由谁担任其监护人发生争议,迟至2001年8月4日才确定了由丙担任甲之监护人。2002年2月3日丙清理甲的财产时,发现尚有乙的欠款没有追回,遂向乙主张权利,因乙认为该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已过不愿偿还发生纠纷。则依法,甲向乙请求偿还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至何日届满( )A、2000年12月4日 B、2001年12月4日C、2002年1月4日 D、2002年2月4日8、1974年3月1日晚张某被人打成重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于1993年6月30日张某掌握确凿的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李某。这时,张某应在什么时候之前向李某提出要求赔偿的请求( )A、1994年3

4、月1日 B、1994年6月30日C、1995年6月30日 D、1995年3月1日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诉讼时效是法律事实 B、诉讼时效是法律事件C、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 D、诉讼时效是事实行为2、村民甲将自己一辆旧车出售给村民乙,甲谓乙:如存在问题,应在半年之内提出请求。乙见该车外表新颖,甚爱之,遂欣然应允。八个月后,乙在一次修车过程中,发现该车之发动机非约定之品牌,遂与甲发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时效期间已过,乙已丧失胜诉权B、时效期间未过,乙仍享有胜诉权C、时效期间已过,因乙已放弃时效利益D、时效期间未过,因乙未放弃时效利益3、

5、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A、不可抗力 B、起诉 C、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D、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4、下列有关期间的立法表述中,属于除斥期间规定的有(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中,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B、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C、赠与人的继承人对赠与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D、租赁期间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5、诉讼时效期间是( )。A、法定期间 B、约定期间 C、可变期间 D、不变期间6、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各项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A、身体

6、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7、1996年6月3日,某甲向某丙借款30万元,由某丁作为保证人。某丁和某丙约定:只有在某甲于债务届满两年还不还款时,某丁才代为履行。1997年6月3日,债务期限届满,某甲没有还款。到了1999年8月4日。某丙向某丁要求代为履行。某丁的一个律师朋友告诉某丁,该债务已经过了时效期间,不用还了。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债务已经过了时效期间 B、债务没有过时效期间C、时效期间应到1999年6月3日 D、时效期间应到2001年6月3日8、甲于1998年9月10日向乙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借

7、款期限为1年。1年后,甲没有还款,但表示将在一个月内还清款项,乙表示应允。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9月10日届满B、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10月10日届满C、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断D、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延长9、甲于4月1日与乙签订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乙应在合同订立之日起6个月内交货,交货时甲付款。则关于合同履行期间的计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期间应从4月1日开始计算 B、期间应从4月2日开始计算C、期间至10月1日届满 D、期间至10月4日届满三、名词解释1、取得时效 2、诉讼时

8、效 3、除斥期间 4、诉讼时效期间 5、期限 四、简答题1、简述诉讼时效制度的作用。五、论述题1、试比较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异同。六、案例分析题1、1987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两年,因办离国手续一时钱不够用 ,遂向朋友张某借款三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时将钱还清。但胡某直到1988年7月27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字未提。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1990年8月,胡某回国。1990年10月6日张某因买房急需钱,找到胡某,胡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月底还清,并在原来的字据上对此作了注明。11月5日,当张某再次

9、来找胡某要钱时,胡某却称,他的一个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不已,第2 天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胡某偿还3万元的本金和利息。问:(1)胡某在1990年10月在字据上对月底还钱作注明的行为有何种效力(2)张某能否通过诉讼取回胡某欠他的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C 5、B 6、A 7、C 8、A二、多项选择题1、ABC 2、BD 3、BCD 4、ABC 5、AC 6、ABCD 7、BD 8、BC 9、BD三、名词解释1、取得时效,是指占有他人财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限,即可依法取得该项财产权的时效。取得时效因其事实状态必须占有他人财

10、产,又称占有时效。我国民法通则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2、诉讼时效是指因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即依法发生权利不受法律保护的时效。外国一些立法例将诉讼时效称为消灭时效。3、除斥期间,又称预定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4、期限,是指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时间,分为期间和期日。期间,是指从时间的某一特定的点到另一特定的点所经过的时间。期日,是指不可分割的一定时间。 四、简答题1、(1)促使权利人行使权利。诉讼时效制度的作用之一在于促使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权利人如不及时行使权利,就可能导致权利的丧失

11、或不受法律保护,这就促使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2)避免证据灭失。诉讼时效制度的作用之二在于避免证据灭失。一种事实状态长期存在,必致证据湮灭、证人死亡,此事实状态是否合法,殊难证明。实行时效制度,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即认为权利人丧失权利或不受法律保护,即以时效为证据的代用,避免当事人举证和人民法院调查证据的困难。五、论述题1、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是以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和一定期间的经过为条件而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都属于法律事件。其目的都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及维护法律秩序。但二者又有不同,其主要区别是:(1)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的经过

12、和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要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2)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债权请求权;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为形成权,如取回权、放弃权、撤销权等。(3)法律效力不同。依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届满后,实体权利本身并不因此而消灭;而除斥期间届满后,消灭的是实体权利本身。此外,时效利益不能预先抛弃,但对于已完成的时效利益,可以抛弃。如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时效限制。抛弃诉讼时效利益的行为,可视为权利人权利的实现,而不是创设新的权利。至于除斥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了实体权利,抛弃利益的行为则可创设某种权利。(4)期间性质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诉讼

13、时效期间可适用中断、中止、延长的规定;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不可适用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六、案例分析题 1、(1)胡某1990年10月在字据上的注明是放弃时效利益的行为,自行为之时起发生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法律后果。依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该规定,民事权利一般在2年后法院不再予以保护,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本案中,张某请求胡某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于1988年7月28日起算,至1990年7月28日届满。但是,根据民通意见第171条,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此处义务人履行义务不仅仅指义务人实际履行义务,也包括义务人对履行义务重新作出承诺。本案中,胡某1990年10月6日在字据上的注明即是一种重新承诺,其实质是债务人自愿放弃因诉讼时效期间经过而给他带来的利益,自行为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2)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因胡某放弃时效利益,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张某对胡某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至1992年10月6日届满。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