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之儒释道150句经典名句洞见人生儒释道150句经典名句洞见人生【儒家】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粗心: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一直,明确它们的先后序次,那就靠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粗心: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弘扬光明磊落的道德,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涵养自己的身心;想要涵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正直自己的心志;想要正直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明自己的诚心;想要证明自己的诚心,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3、君子有诸己尔后求诸人,无诸己尔后非诸人《大学》粗心:君子关于长处,要自己身上拥有此后再去要求他人;关于弊端,要自己身上没有此后再去责备他人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粗心;使意念真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诈自己要像憎恶腐臭的气味同样,要像喜欢漂亮的女人同样,全部都发自内心。
所以,道德崇高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必定会谨慎5、天数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粗心:天分予人的道德叫做性,按照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令人涵养按照道就叫做教6、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粗心:宽泛地学习知识,详尽地咨询事物发展的原由,谨慎地加以思虑,明确地鉴别是非,扎实地去实践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粗心:因为诚心而理解事理,这叫做本性;因为理解事理而做到诚心,这是教育的结果真挚就会理解事理,能够理解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挚了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 粗心:对上不诉苦老天,对下不责备他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候天数,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9、勤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粗心:勤学不倦就靠近理智了,努力行善就靠近仁义了,懂得羞愧就靠近英勇了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粗心: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此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按照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粗心:学习知识而又能常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快乐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认识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涵养的人吗?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粗心:我每日多次地进行自我反思:为他人做事全力以赴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教授知识专心仔细地复习了吗?13、巧舌令色,鲜矣仁!《论语》粗心:甜言蜜语、假装和蔼的神色,这样的人极罕有仁德的!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粗心: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定了,仁道也就产生了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粗心: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粗心:只念书而不思虑就会感觉迷茫,无所收获;不过思虑而不念书,有时就会幻想,百思不解17、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睦《论语》粗心: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睦友好的关系,但在对详细问题的见解上却不用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见解上逢迎他人的心理、附和他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其实不抱有一种和睦友好的态度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粗心: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19、敏而勤学,不耻下问《论语》粗心:聪慧而喜欢学习,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讨教,并且不感觉羞愧20、三思尔后行《论语》粗心: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而后才去行动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粗心: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宁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粗心:三人一路同行,此中必定有能够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假如有就要更正23、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论语》粗心:全军的统帅能够被夺去,却不可以够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24、岁寒,而后知松柏以后凋也!《论语》粗心:假如不是天气严寒,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粗心:智慧的人不会诱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英勇的人无所恐惧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粗心:敬爱自己的尊长,从而推行到敬爱他人的尊长;爱惜自己的子女,从而推行到爱惜他人的子女27、悲天悯人,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推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粗心:怜悯心就是实行仁的开始;羞愧心就是实行义的开始;推让心就是实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2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孟子》粗心:所以上天要把重担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会先使他心意烦恼,筋骨劳苦,使他忍饥受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毅,增添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粗心:行德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可以德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3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粗心:脑力劳动者统治他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他人,统治者靠他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31、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严不可以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粗心:金钱和地位不可以使自己诱惑腐化,贫困穷因、地位低下不可以改变自己的理想,势力武力不可以让自己折服叛变,这就是真切的大丈夫。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以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以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粗心: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假如这两种东西不可以同时获得,那么我情愿舍弃鱼而选用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假如这两样东西不可以同时获得,那么我情愿牺牲生命而选用大义3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粗心:玩弄人会丧失道德,玩弄物会丧失志向34、敖不可以长,欲不可以从,志不可以满,乐不可以极《礼记》粗心:骄横不可以滋生,欲念不可以放纵,理想不可以自满,享福之情不可以无尽35、玉不琢,不可以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粗心:美玉不雕琢,不可以成为好的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理解道理36、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粗心:开头固然只有毫厘的差异,到此后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37、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粗心: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发奋图强大地的气概宽厚温顺,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含,增厚美德,容载万物3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粗心:累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隔离,家族的后辈也会享受福报。
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常常发生灾害,甚至拖累后辈3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粗心:君子以学习来累积知识,以多问来是非分明,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40、二人齐心,其利断金齐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粗心:两人齐心,像刀那样尖利,能够切断金属齐心的话,像兰花那样清香41、穷则变,变则通,公则久《周易》粗心: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以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公则可以长远4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粗心: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不过道路不一样;达到同一个目的,不过思虑多种多样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粗心:不累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累积恶行达不到灭身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粗心: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4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粗心:处在尊贵的地点上不要骄傲,处在低下的地点上不要忧虑4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粗心:君子怀才以等候发挥的机遇47、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左传》粗心:多行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我导致消亡48、度德而处之,量力而为之《春秋左传》粗心:揣测道德如何,以便决定自己如何办理事情;估计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如何行动。
4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左传》粗心:哪个人没有犯过失误呢?有了过失但能够更正,就是最大的好事50、安不忘危,思则有备,有恃无恐《春秋左传》粗心: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范,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害佛家】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内心并无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点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气度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利处时,这个家伙应当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人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同样的忘记它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点比如说要做一点善事,出一点钱,或许救援一个人,而后说救援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4、不可以够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够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地,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
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6、不该取法,不该取非法《金刚经》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7、法尚应舍,况且非法《金刚经》南怀瑾:全部真切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扔掉况且全部不是法呢!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必定在佛经上啊!人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疏开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以取、不可以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以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10、全部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异《金刚经》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余的宗教,否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