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96973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备课素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是本课重点。学习时,可通过列表等方式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通过“改革是强国之路”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及改革与沙俄扩张之间的关系。2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是本课另一个重点。学习时,可从“农奴制存在”“资本主义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理解改革的背景;通过列表或者绘制图示的方式掌握改革内容;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从“积极性”“局限性”两方面归纳改革的影响。3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及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本课难点。学习时,可引导学生纵向理解两次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即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成为后来1

2、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用辩证的方法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两次改革的作用及意义。1问题探究法。通过教学过程中一些适当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掌握彼得一世改革与俄国扩张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层深入,讨论和探究问题。2史料解读法。通过一些相关史料的学习与分析,使学生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和内容,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感知历史、了解历史,并最终形成结论。3活动与探究学习法。运用表格、图表、图示、漫画等多种方式来探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图片导入俄罗斯于2020年2月1日发行了主题为“俄国农奴制改革150周年”的纪念金币一枚。这是2020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发行的首枚纪

3、念币。该币为俄罗斯法定货币,由莫斯科造币厂铸造。正面图案,中央为俄罗斯银行标志双头鹰图像,下方为“ ”(俄罗斯银行)字样。纪念币的外缘上方刊面额“ ”(1000卢布),下方刊年号2020,左侧为材质和成色,右侧为纯金重量及莫斯科造币厂标志。背面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景象,背景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和云朵图案;右侧为一支呈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左上缘为俄语“废除农奴制”字样,右下缘为锁链修饰,下缘中央为废除农奴制的时间“1861”字样。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经过这次改革,农奴真正获得解放了吗?故事导入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

4、前期,俄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帝王,他就是彼得一世。彼得一世4岁丧父,10岁时和异母兄伊凡五世被伊凡的姐姐索菲娅当作傀儡共同立为沙皇,索菲娅任摄政,掌握实权。幼年的彼得一世酷爱学习,对机械、船炮、地理充满兴趣,而其最乐此不疲、如痴如醉的还是军事游戏。彼得一世成为俄国沙皇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措施给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奠定了近代工业的基础,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彼得一世的改革。影视导入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共12集。其中,第八集寻道图强再现了俄国强大的历程。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

5、。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一世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促进俄国强大的彼得一世改革。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教材P6)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封建国家的形成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莫斯科”这个词是在1147年,当时它还是奥卡河的支流莫斯科河岸上的一个小村子。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并处于东北俄罗斯各公国的中央。这些情况为莫斯科公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2371240年,蒙古人征服了大部分分裂的俄罗斯,把俄罗斯东北部并入金帐汗国。蒙古征服者保存各公国的封建政权

6、,并册封王公中的一人为“弗拉基米尔和全俄罗斯大公”,负责征收东北俄罗斯的贡赋。1328年,绰号“钱袋”的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13251340年在位)从金帐汗那里取得这个称号,获得了征收东北俄罗斯对金帐汗国的贡赋的特权。伊凡一世利用金帐汗国,打击和削弱其他公国,并请大主教将驻节地从弗拉基米尔迁到莫斯科,提高了莫斯科在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地位。到伊凡一世死时,莫斯科公国已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国,为统一全国积蓄了政治和经济力量。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对内展开对封建主的长期斗争,对外于1480年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不久又收复了被立陶宛人占领的失地,基本上

7、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并在斗争的过程中设置了中央管理机构。其后,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并掌握了国家的全部权力。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封建国家终于形成。2.农奴制的形成早在10至11世纪,在基辅罗斯就出现了农奴制。基辅罗斯的王公、贵族、教会夺取村社的土地,建立大庄园,成为大土地所有者;与此同时,不少农民被迫处于依附地位。不过那时封建主对农奴的人身束缚还不那么严重,同时也还存在着人数众多的自由农民。当时的农奴制还处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12世纪基辅罗斯的分裂和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一度延缓了俄国农奴制的发展。14世纪,随着莫斯科公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8、外来骚扰减少,俄国的封建经济出现较快的发展。到了15世纪,农村的阶级关系便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封建主以取得服役为条件,把部分新获得的土地分交其臣属掌管。这样便出现小封地占有者阶层,称为地主贵族或小贵族。地主贵族为了在服役期内从封地上榨取最大收入,必须有足够的劳动人手,因此都竭力把依附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他们规定农民只能在犹利节(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之间离开主人到别的地方去谋生。1497年,伊凡三世把这项规定定为法律,推行到全国。到了近代,沙皇们多次制定法令,限制农民的迁徙。犹利节离开地主的权利被取消了。地主有权在一定的限期内把逃亡的农民追寻回来。这个限期开始规定为5年,后来又逐渐延长到15年

9、。1649年,沙皇阿历克谢米哈依洛维奇颁布法典,规定农民不论逃亡多久,只要被找到,就必须连同其家属和全部财产都归还原主。法典从法律上确立了俄国的农奴制度,标志着俄国农奴制的最终形成。 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教材P8)1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1855年继位之时,正值俄国在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国力急剧下降之际。当时,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农奴制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提高俄国的国际地位,亚历山大二世迫切需要解决农奴制危机,发展生产力。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经过多方考虑后宣布废除农奴制。这使大批农奴得到解放,有利于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久,他又在俄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

10、实施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例如,实行地方自治局、市杜马、司法、军事的改革。这些改革标志着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由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的要求,反而由于农奴制改革加重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剥,引起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在此期间,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8631864年),亚历山大二世派兵进行了残酷镇压。他还加强对外扩张活动,不仅在高加索、巴尔干等地占领了大片土地,还侵略亚洲广大地区,特别是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由于亚历山大二世对国内反对派的严厉镇压,遭到了反对派的激烈反对,1881年3月,他在首都圣彼得堡被炸死。2.克里木战争克里木战争又名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

11、是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语)沙皇的失败,使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使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克里木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在战争中赴前线护理伤员,使伤病员死亡率下降,

12、由此引出战场医疗的改善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1彼得一世(16721725)(教材P7)彼得一世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年在位)。彼得一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对外发动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为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彼得一世的改革有关。2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教材P7)在欧洲,16世纪中期,伊凡四世在位时,俄国吞并了伏尔加河下游

13、地区,控制了通向里海的亢道,稍后兼并乌克兰。彼得一世时打败瑞典,取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二世打败土耳其,取得黑海的出海口。在亚洲,16世纪下半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17世纪中期曾侵入我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到19世纪晚期,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从18世纪中期开始入侵中亚哈萨克西北部,到19世纪侵占了高加索和中亚广大地区。俄国通过一系列扩张,到20世纪初成为拥有2200万平方千米土地、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3兴建新都圣彼得堡(教材P8)1703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下令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市名源自耶稣的弟

14、子圣徒彼得。它坐落在波罗的海的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由涅瓦河三角洲上的近百个岛屿及河漫滩组成。1712 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圣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时间里,圣彼得堡都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圣彼得堡。4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教材P8)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主要内容有:宣布农奴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但在农奴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之前,农奴

15、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还须继续受地主的奴役和支配。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必须先付赎金的1/5至1/4,其余由政府从国库拨款付给地主,农奴在以后49年内,每年附加利息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国家。但授予农奴的土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 (教材P9)1答案 向西方学习( )加强中央集权( )创建新式常备军( )废除农奴制()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 )2答案 列宁这句话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实质的评价。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这次改革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掠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