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总结.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96920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典诵读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典诵读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诵读总结现代学校追求个性化办学,而学校个性,就其本质而言是这所学校的文化 个性。学校文化是这所学校的内涵,是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这所学校的精神 积淀,是这所学校的核心优势和生命所在。因此,在“以书香为伴,与生命同行” 办学理念和“打造现代的书香门第,培养有文化底蕴的新人”办学目标的引 领下,我校选择了书香、墨香这两条基本的重要途径来营造一种适应生命成长的 校园文化, 并努力地追寻着书声琅琅、 文墨溢香的校园文化品味。 十几年的探索, 墨香已成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近几年,我校又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 体,引导师生与经典对话,让经典滋润师生精神生命、养育心灵睿智,不断丰富 和拓展书香学

2、校的文化内涵和外延。 一、我们这样走进经典 最初, 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 拓展学生的视野, 结合课堂教学, 旁征博引, 走进经典,引领经典诵读。他们有的以格言警句、成语为主题,有的以唐诗宋词 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得到提升。 特别是在习作、表达、理解、分析等方面优于其它班级。在实验班的影响下,部 分班级也相继开展了诵读活动:读三字经,诵唐诗宋词,读经典美文等。在探索 中,老师们形成了共识:经典诵读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006 年,在 “以书香为伴,与生命同行”的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启动了营 造书香学校,提

3、升生命质量课题,确立了“诵读经典,润泽生命”的诵读要旨, 明确了各年段诵读的内容和要求;设置了“读书课”,将地方课时进行分解,让 晨读、午读等阅读进课时,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具有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经典诗 文、妙词佳句,让它们滋养学生的语言,激活学生的心灵。 随着实践的深入,其认识也不断得到升华:经典诗文诵读不再是语文教学的 延续而是成为建设书香校园的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师生生命成长的 需要。从关注课堂,到关注课程,再到关注生命;从关注语文知识的积累,到关 注语文素养的发展,再到关注人文素养与生命品位的提升,经典诵读实现了质的 飞跃。 二、我们这样润泽生命1、与环境结合。 在红星路小学到

4、处都可以感受到由墨香、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 校园走廊、橱窗上的名言警句,经典诗文等书法作品,浸润着学生的心灵,每天十分钟的配乐诵读,陶冶着学生的性情,红领巾广播站的诵读栏目,开拓着学生 的视野。诗意盎然的班级,丰盈着学生的生命。2、与活动结合。 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 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在每年的读书节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与 “古诗文诵读”有关的活动。有“走近诗人”的探究活动,通过研究古诗词的文 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有“古韵童声”的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文艺活动,来激

5、发学生的诵 读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以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 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 一面。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 “六一” 儿童节 “诗意童年” 的经典诵读会, 舞台上孩子们绘声绘色的吟诵, 让人感受到了诗的意韵;有的古诗配画,把人引进诗的意境;有的古诗配唱,似 乎是诗人在千古绝唱;还有“三字经”配“花巴掌”,唱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和浪 漫。“点颂诗歌”是孩子们最后的一个展示节目,观众点那一首孩子们就吟诵那 一首,点一个主题

6、,孩子们就吟诵一组诗。在这里,孩子们是诗人,引领着我们 一起走进诗的意境。3、与学科结合。 ?与语文学科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 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 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良性互动。如在识字中积累成语;在阅读中品读诗文;在习作 中引用诗词名句等。 ?与音美等学科结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的创作实践;音 乐教学中配乐吟唱古诗文或舞蹈;体育教学中将古诗文诵读融入跳绳、踢毽子等 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辅导学生编辑电脑古诗文小报等。我们常常会看到音乐 课上孩子们或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上一段精彩的说唱,或者在优美

7、的 音乐声中深情吟唱、舞蹈;美术课上,孩子们常常以诗为内容,争相描绘诗中的 意境。 ?与写字教育结合,“写字教育”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将“书法”与“经 典诗文”两件中国文化瑰宝加以整合式地开掘,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根 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每周的写字课上,师生共同书写 诵读的内容,教师把集体诵读的篇目工整地抄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在诵读本上临写。在书写中,学生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那或娟秀,或刚劲的 字迹;或独具个性的低吟着实体现了他们对经典的喜爱。4、与班级工作结合。 为全面推进诵读工程的开展,学校对诵读工程建章立制,规定各班黑板报设 有每周一诗专栏。学生每天

8、背诵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要求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推 出一诗进行赏读,班级周周考核每周一诗,每学期以古诗考级的形式对学生的诵 读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考核的情况,作为班级、教师、学生评优的条件。制度 的完善,检查力度的增大,进一步促进和保证了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活动效果。5、与校本培训结合。 指导学生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厚的人文素养。因此, 围绕古诗文诵读我校组织了各类专题培训,如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课、古诗文知 识竞赛、古诗词诵读比赛、古诗词赏析沙龙等,夯实教师的古诗文底蕴,激活教 师的教学智慧。 三、我们这样收获快乐 经典是民族永恒的宝藏。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诵读活动开展

9、得 丰富多彩,充满生机。1、以诗育德,塑造人格美 古诗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国守法, 将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思想艺术化,以诗词曲赋的形式记载下来,其本身就包 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教育内容。通过诵读,让学生在了解、比较、品析、 参悟和创造的活动中,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形成善的心 性,雅的情趣和美的人品。2、以诗启智,渗透智慧美 古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与智慧的能量。大 量的诵读和积累能够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 创新精神。同时诗歌语言都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

10、料。 因此,孩子们在诵读中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积淀人文素养,还能发展 智力,陶冶情操。3、以诗品美,感悟艺术美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 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蕴涵着丰富美学价值,有着特殊 的审美功能。吟诵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 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4、以诗怡情,促进和谐美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 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无不以其抒情的美、技巧的美来感染人,以其丰富的 意象和美妙的意境, 对人的性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净化、 延伸和升华。读之则朗朗上口,诵之则心领神会,吟之则意气飞扬。在诵读中生 命的能量在无比的欢愉中得到释放, 心灵在自由而舒展的意境中获得怡心的体验 和感受。 对学校教育而言,通过古诗文诵读营造一种适应生命成长的“书香”只是一个点 的突破。它正像那宣纸上的一个生动的墨点,通过全校师生反复濡染,才让我们 闻到了书墨飘香,听到了生命律动,看到了满园春色。它带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 今天的收获,更是明天的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