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96593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神木县沙峁九年制学校 郭静)一、教学内容数与代数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

2、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空间与图形1、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

3、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好玩(分扣子和填数游戏)的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二、学生情况本班共有 26 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

4、任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能用自

5、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

6、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四、教学重点:1、 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2、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五、教学难点:1、20以内退位减法。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六、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及时

7、进行学习水平反馈,及时查漏补缺。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1加与减(一)(4/9)52加与减(一)(5/9)53测试一(3/3)、观察物体(2/2)54测试二(2/2)、生活中的数(3/7)55生活中的数(4/7)、测试三(1/3)56测试三(2/3)、有趣的图形(3/4)57有趣的图形(1/4)、测试四(3/3)、整理与复习一(1/3)58整理与复习一(2/3)、加与减(二)(2/9)49加与减(二)(5/9)510加与减(二)(2/9)、反馈五(2/3)411反馈五(1/3)、数学好玩(1)、加与减三(4/10)612加与减三(5/10)513加与减三(5/10)514反馈六(3/3)、总复习(2/5)515总复习(3/5)、反馈七(3/3)、统计(2/2)516反馈八(3/3)、整理与复习二(2/3)417总复习518总复习519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