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965921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组单元简析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安徒生、泰戈尔、契诃夫他们创作的不朽作品,早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

2、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本组编排的目的,一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二是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本组教材的编排方式与众不同,特别是梗概加精彩片段应该如何教学,估计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本组教材,应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

3、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

4、方式及表达的效果。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前置学习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2板书课题。3.关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

5、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三、点播释疑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天气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

6、打她的。)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四拓展延伸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现实与幻想形成

7、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烤鹅圣诞

8、树奶奶3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4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3比较句子:(1)啊

9、,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五、总结写法与读法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

10、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六、拓展延伸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11、。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安徒生)美好的幻觉残酷的现实命运悲惨15凡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真切细致的描写,深刻感人的内容,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主要讲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旧俄时代。凡卡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一鞋铺当学徒。他受尽了种种折磨,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他写信告诉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流露出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向往。2教学重点和难点:(1)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

12、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2)这篇课文的难点是课文把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初次接触。这是教材的难点。三、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过程前置学习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背景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请齐读课题。通过预习知道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

13、把这种体会带进去,再读课题。2知道作者是谁吗?(课件屏示)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自主学习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新词。出示:撇嘴揉眼抽噎 指望祷告楦头 摩平一铺暖炕2整体把握主要内容:通过读课文,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除了写凡卡写信给爷爷,还写了什么?课文哪些段落写信的内容,哪些段落写凡卡的回忆,请同学们标注出来。点播释疑品析语句,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读,看看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说。2交流后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

14、都不如!”3凡卡到底遭遇了什么。(1)品析:“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谈谈你读了这段话的感受。你是从哪个字或哪些字感受到的。品读“揪、拖、揍”。联想画面:你看到凡卡被打得怎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再指名、齐读。凡卡因为这样的小事而遭到这样的毒打,难怪他会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2)品析:“这个礼拜,拿鱼嘴直戳我的脸。”谈读这句话的感受。你觉得哪个字最刺眼?“戳”字。用什么戳?你好像看到凡卡的脸被戳得怎样?太可怕了,一个九岁的孩子,本来还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宝宝,可现在,我们分明看到凡卡被打得难怪凡卡会伤心欲绝地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15、!(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齐读。这是凡卡在挨打,他还遭遇了什么?(4)品析:“吃的呢,才大吃大喝。”请你们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凡卡被饿得怎样了?(有气无力、骨瘦如柴)请你读出这种感觉。全体练读,齐读。凡卡每天挨饿,难怪他会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除了挨打、挨饿,他还遭遇什么?(5)品析:“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只好摇那个摇篮。”引导:同学们,你知道吗,莫斯科的夜晚又长又冷,最冷时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而我们连城最冷时才零下三四摄氏度,你想凡卡睡在过道里,会冻得怎样?怎样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同学们,一个九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在外,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随时遭毒打,这样的生活过得下去吗?所以他会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你听到凡卡沉重的叹息了吗,听到他痛苦的呻吟了吗,听到他苦苦的哀求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